返回首页

中国经济的转型规律

姚景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70余年砥砺奋进,我国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这离不开经济转型。

  经济转型的主体是企业,因此要通过深化改革让企业将转型和升级作为根本目标,从而推动和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一家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整体经济环境,其发展战略也离不开对国家经济发展大局的把握。因此,回顾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对于把握各行各业以及企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国家宏观上的一些转变其实在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也都有所体现。本文主要从制度之变、结构之变和人才之变来进行宏观分析,相信读者也能在其中看到各行各业在这些方面转型求“变”的影子。

  制度之变

  40年来,我国从一个贫困国家发展到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的国家,我国的GDP总量从1979年的4100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990865亿元,翻了241倍。为什么能走到今天?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的本质是制度变迁,具体来说就是对市场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对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展望未来,改革开放再出发,在经济上最重要的任务是推动我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坚持以创新为根本驱动力的、绿色的、开放格局下的高质量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将取得比前40年更为辉煌的成就。

  结构之变

  1978年,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工业是第二产业。从2015年开始,我国整个的经济结构变成“三二一”,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产业顺序从最初的“一二三”、“二三一”到现在的“三二一”,是我国经济转型的根本性成就。现在,航空航天、机器人制造等高新技术产品的增加速度是整个工业增长和投资速度的一倍以上,正是靠一种转型的力量在推动它,而这种转型又会使中国经济稳中有进。

  过去的高速增长依靠的是什么驱动力呢?答案是靠三个大量投入,即大量的资本投入、大量的资源投入和大量的劳动力投入,都是靠要素投入。而现在的高质量增长靠的是创新。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是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的,只能是大而不强。强大起来要靠创新,创新靠人才。人才政策和创新机制都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高质量发展是以创新为根本驱动力的发展。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所以,在这个历史时期提出大力发展新经济至关重要。

  第二,高质量发展应该是绿色发展。不要单纯地把绿水青山当成生态概念,它不仅是生态概念,更是我们经济发展最根本的源泉和规范。新经济首先是绿色发展,绿色发展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新经济。

  第三,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推动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第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应当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目标。判定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老百姓的获得感。

  人才之变

  1949年,我国人民的文化素质整体不高。2019年一年,全国就有大学本科毕业生834万人,研究生毕业生57万人,这是了不起的成就。

  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长期积累的矛盾,中央提出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领经济工作的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的改革。人才的培养非常关键。

  我国经济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而且一定要实现人口数量红利向质量红利的转变。目前,人口数量红利在我国已基本完成消化,唯有打造人口质量红利才是治本之策。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要大力培养一大批具有相当文化水准的高素质人才外,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工匠精神,让精益求精成为每个生产环节、每个管理监督层面上的每个人的工作精神、劳动态度、质量意识、服务观念和职业道德,真正培养出大国工匠。

  近几年,各地已经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出台人才落户政策的速度明显加快。经济要有活力,人才要素的自由流动很重要,不断吸纳人才是城市发展向好的关键。对于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城市而言,未来应更多地吸引人才,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在我国经济已经开始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背景下,企业应考虑的是如何认清和把握转变机遇,更好地借助国家经济政策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各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成功实现转型升级。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