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心理学如何影响金融风险管理

李佳兴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李佳兴

  风险管理是金融市场非常重要的命题之一,金融市场的信息通过个体作用发挥影响,对于发挥作用的详细过程,则需要研究人的心理行为,金融心理学对股市和金融业从业人员尤其重要。行为金融学重要的贡献,就是把心理学、社会科学和传统金融学的研究领域和思路连接在一起。

  心理学对风险管理的作用,无疑需要通过大量具体的案例才能得以体现,能够量化分析案例系统阐述金融风险与心理学的关联,在案例中找到个中联系,其意义不言而喻。《金融的冒险》就是通过梳理近期典型的金融风险、商业风险管理失败的案例,分析其失败根源,探究人类的基本心理因素、心理障碍、心理陷阱对个人及组织决策、投资收益、公司业绩和社会财富创造的深层次影响。在此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新的概念和方法,帮助读者制定强大的风险管理策略,以期提升未来风险管控的能力。

  本书的作者是被称为行为金融学的先驱,当今世界行为金融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之一,美国圣塔克拉拉大学列维商学院金融学教授赫什·舍夫林。多年以来,他始终致力于从不同角度研究风险,在金融领域的研究主要以风险心理学为重点。赫什·舍夫林曾经担任美国审计委员会主席,给大型金融机构提供行为风险管理咨询。

  耶鲁大学著名行为金融学家罗伯特·希勒曾对2007年次贷危机评价:“类似于历次泡沫,次贷危机本质上是心理因素所致……危机源于对相当明显的风险进行了错误的预测。”其实,很多投资者都明白,投资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很多情况下,即使我们知道所掌握的信息可能不充分或不准确,但在很多情形下也必须作出决策,而结果就是很多投资者往往在作预测的时候,会不断犯一些屡见不鲜的错误。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而言,风险管理失败的根源大都与人的心理陷阱有关,包括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其危机根源也与心理因素有关。

  全面梳理近年典型的行为风险的案例,将理论研究与实际案例结合贯穿始终,书中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研究行为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另一方面是研究行为心理学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作者赫什·舍夫林运用行为经济学,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和多种案例分析,说明风险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构建了风险干预模型。同时,赫什·舍夫林通过研究投资银行家、风险管理人员、评级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经常会犯的错误,强调要探寻这些错误行为背后的心理学因素,以及如何切实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风险。

  即使投资经验异常丰富的人,也难免受到心理偏差的影响,但是传统金融学却常常忽略风险管理与心理因素的关系,传统的金融学认为人是理性的,并告诉投资者如何去做使财富最大化。但是一个现实情况是,即使“聪明”人看到了不利的一面,他会潜意识认为那只是一种暂时的失常或者几乎不可能发生,而一旦利空消息不断出现,并且产生了实际的影响,他就开始估算未来可能还会有坏消息不断出现,这种预期本身会进一步促进坏消息的出现。

  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我们对风险的态度不一致,在有些环境下,我们厌恶风险,但是在其他环境下,我们偏好风险。风险容忍度在部分程度上依赖于我们对未来的预期,即预期是收益还是损失,实现的可能性是小还是大,以及我们所设定的目标。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维度实际上是心理学维度。心理学研究对于风险管理带来的一个重要经验教训是,人们的判断和风险决策随着环境不同而不同。在本书中,读者将学习到组织如何采取具体行动,从而将心理学的相关认知和行为干预融入风险管理实践。

  在本书所提及的案例中,对于心理学如何击垮全球曼氏金融的案例尤其值得我们回味,它可以从某种层面产生更多的警醒与反思。书中详细讲述了全球曼氏金融如何选择了一种错误策略,致使自身走向破产,同时违背了客户的信任。该案例说明了心理学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群体思维是首位。风险管理者需要了解群体思维如何导致风险承担的分化和对立。二是个体差异是群体思维动态的核心,尤其是诉求点。风险管理者需要了解不同情形下可能出现不同的矛盾,这主要是因为抱负可能此时具有内生性。三是把盈利作为业绩指标产生的框架效应对诱导风险选择至关重要,因为业绩指标在薪酬计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四是风险管理框架为衡量新首席执行官对公司风险管理结构、文化和行为的改变程度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保持积极理性的投资心理,毫无疑问是投资者对市场形成理性认识和实践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投资者发挥更强的思维能力和更高的效率,制定较为科学合理的操作策略并严格执行,提前防范投资风险。正如本书中所提及的,心理学对于风险管理尤为重要,该领域的研究已经识别出“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具体行为准则。对于了解心理学潜在风险,能够辨识出心理学在实践中表征的人们,他们有机会建立具体的行为准则框架,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相反,对于缺乏心理学认知、无法识别心理学在实践中影响的人们,他们遭遇更大风险冲击的概率也会更大。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