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针尖对麦芒——青稞与青绣共绘致富蓝图

刘绪尧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17日电(刘绪尧)青稞与青绣,两个在高原上传承了千百年的物种,一个饱含高原味道,一个纂绣出青海特有的文化符号。

  他和青稞有个约定

  7月的青稞田是安静的,这个时节介于黄绿之间的青稞几乎不需要人打理,汲取阳光和雨露,在山野间静待麦熟。

  青稞生育期短、耐寒性强、种植简单,在高原上已经有3500年种植历史,哺育了高原上一代又一代的儿女。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青稞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农作物和第一大优势经济作物,全县种植面积近1.74万公顷以上,年产量达6.48万吨,商品率达70%以上。

  记者走进贵南县茫曲镇加土乎村的王永顺家庭农场大院内,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青稞加工、打包及运输。7月贵南,天气忽晴忽阴,却丝毫不影响工人们的热情。

  一粒粒脱了壳的青稞在轰鸣的机器声中滚进编织袋,临近装满时,工人双手麻利地扎口封装,一拧身将袋子递到同伴肩上,同伴腰身一挺,双手扶正,扛起装车。

  王永顺也曾是村里的贫困户,“那会没有(贫困户)建档立卡,我就会种地,只能从土地里找出路。”王永顺讲述道,那时候家里只有几亩口粮地,种的是土品种,一年到头剩不下什么。

  在贵南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背景下,王永顺看到了青稞致富的希望。他以自家五亩青稞田起步,借助政策契机,用村上担保的贷款流转了数百亩外出打工者的荒田,积极响应县里号召,试种“昆仑号”青稞新品种。短短几年,他成立了村上第一个青稞加工作坊。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王永顺夫妇在自家青稞地里劳作。 新华社记者赵玉和摄

  在政策扶持下,王永顺有了自己的家庭农场,王永顺除了雇人种植还踊跃尝试机械化种植和收割,大大提高劳动效率,有了富余时间他还在自家院子里养起牛羊,攒了钱就买机器,自己做起了青稞加工,再也不怕被收购贩子压价。

  从青稞种植起家,逐渐发展成集种植、仓储和销售的“王老板”。乡上的干部介绍说,他们家已经拥有了一支完整有力的收储、销售队伍,并建立了一个联系省内外的购销网络,他的青稞除了供青海省内,还销往四川、西藏、甘肃。

  当上“王老板”,这个双颊带有高原红的青海汉子依旧一副工人打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帽子上沾满了青稞壳,身上套着一个带牛饲料广告的旧围裙,开着叉车和工人们一起劳作。

  从2017年开始,在政府的指导下,王永顺的家庭农场走上了“农户+合作社+仓储基地”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先富起来的王永顺圆了自己青稞梦的同时也带动了村里的贫困户共同致富。不再远走的壮劳力在家庭农场打工就能享受到和在外打工差不多的收入。仅装粮工人,王永顺就雇佣了6个,2人是村里的贫困户,平均年收入超2万元。

  她与青绣的两次相逢

  从贵南县驱车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到沙沟乡,这里是青海腹地,傍着黄河,土地贫瘠,周围的山秃的发亮。很难想象,绚烂非凡的青绣发源于这样的山沟沟。

  青海藏绣、土族堆绣、撒拉族刺绣、蒙古族刺绣等传统民族手工艺统称“青绣”,其中,藏绣与唐卡、堆绣并称藏传佛教三大艺术,是青藏高原特有的文化象征。图为贵南县沙沟乡德茫村绣娘在刺绣。新华社记者 赵玉和 摄

  贵南藏绣又称贵南针线,是青绣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南藏绣作为一种民族民间工艺,创作的各种佛像唐卡和传统图案色彩艳丽、线条流畅、人物活灵活现、做工精美绝伦,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在沙沟乡德茫村,记者见到了青绣传承人拉毛叶忠。她和青绣的缘分可谓一波三折。拉毛叶忠自小在奶奶妈妈教育下学了刺绣手艺,但15岁的时候,因为不甘心在大山里做绣娘便跑出去闯荡,在藏餐厅的后厨帮忙。

  几年以后,父亲给拉毛叶忠定了一门亲事,她却坚决反对,拗不过父亲的她又跑到外面打工去了。

  在外面的世界,她发现很多受欢迎的刺绣产品,比起家乡的刺绣好不了多少,有的甚至还没有家乡的好看。她发现自小学习的刺绣技艺有了用武之地,小小的针尖给自己扎出一条新生路。

  青绣和她的人生有了第二次交集。从厌倦到热衷,小小的针尖刺破了拉毛叶忠的裹缚。回到家乡,她付出了加倍的努力学习刺绣,当自己遇见瓶颈又向苏绣老师求教,取长补短,在2018年被评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在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沙沟乡德茫村,青绣传承人拉毛叶忠在刺绣。 新华社记者 赵玉和 摄

  有了名气,拉毛叶忠并没有忘记德茫村的贫苦乡亲,她带领家乡藏族妇女系统学习刺绣,通过手艺摆脱贫困。

  2015年,拉毛叶忠和父亲自集资金在德茫村建立藏绣研发基地,自成立以来,已经免费培训了1000多名绣娘,其中200多人已经转成职业绣娘,每人每年可有4万多元左右的收入。

  收入不仅为德茫村的贫困户解决了温饱问题,也提升了藏族妇女的家庭地位。拉毛叶忠不仅教绣娘们绣工,也告诉她们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在德茫村的绣房里,绣娘们每天要有两次体育活动,上午跳操下午踢毽子。

  “我希望村里的女人的生活过得越来越丰富,不要像过去一样生下来被父亲安排,长大了由丈夫安排。让她们心中有家庭,也要有自己。”拉毛叶忠对记者说。“也许我能做的只有往前推一小步,总得有人推着她们往前走,不能让旧思想压她们一辈子。”

  从散户种植到大规模集约化种植,古老而又朴实的青稞在政策暖风的帮扶下,藏区日常的口粮变为脱贫致富的经济作物。祖祖辈辈手口相传的民间艺术,已经成为声名赫赫的青海新名片,色彩艳丽且品类丰富的青绣终究让这美丽幸福的色彩照进现实的生活。青稞,青绣,与青海相伴相生的经济作物、文化符号,通过王永顺和拉毛叶忠们勤劳的双手在高原上谱写出致富赞歌。

  一个是针尖,一个是麦芒,针尖对麦芒,是一种较真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流淌在青海高原儿女不甘于贫困向往美好生活的血液里,正是这种精神,凝聚成青海山野中脱贫的内生力。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