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全球多头并进推动可持续交通

经济参考报

  

  ▲近年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着力打造绿色城市,发展可持续交通。维也纳在该市很多街头停车区域安装了公共充电桩,以满足越来越多的电动车充电需求。据维也纳市公布的数据,该市还有约1400公里长的自行车道(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乔治斯·施耐德 摄)

  10月14日至16日,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将于北京举办。本次大会在“可持续的交通,可持续的发展”主题下,聚焦可持续交通与减贫脱贫、民生、国际互联互通合作、绿色发展、区域发展、创新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城市和政府治理9项议题,同时还将讨论保障国际交通运输畅通对促进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作用。

  会议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开幕式、部长论坛、技术创新论坛、企业家论坛、全体会议、主题会议和闭幕式等活动,旨在推动全球可持续交通发展,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早在1992年,联合国地球峰会通过《21世纪议程》,首次确认了交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在2012年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各国领导人一致承认交通运输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地位。2016年,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于11月26日至27日在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举行,这是联合国首次就可持续交通举行全球性会议。

  可持续交通应该以安全、负担得起、方便、高效和有弹性的方式,为人员和货物的流动提供服务和基础设施,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造福今世后代;同时确保将碳排放和其他排放的影响,以及对生态环境尤其是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降至最低。

  世界资源研究所与运输脱碳联盟今年6月在研究了新冠肺炎疫情对运输的影响后表示,运输业是需要大变革的关键部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4%和碳排放量的24%。与此同时,每年有超过100万的交通死亡事故,数百万人在道路上受到致命的空气污染,许多城市的大部分居民——通常是最穷的人——在出行的一小时距离内无法找到工作。这和联合国对可持续交通的定义相距甚远。

  以美国为例,2016年,美国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量超过了电力部门,成为碳排放量最高的部门。

  科技博客《商业内幕》9月17日援引Greenling研究所政策副总裁阿尔瓦罗·桑切斯的话说,“我们正在经历运输业的一场革命,由于气候变化,我们必须紧急行动。”

  国际道路联盟(IRF)预计,到2050年,与交通运输相关的能耗量将比2016年增加21%-25%,各国交通运输部门需要改变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度,逐步改变交通运输部门的能源消费结构。

  当下,全球交通领域的碳排放主要涉及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等多个部门。报道显示,各国正在以不同形式发展可持续交通,推动交通运输业的绿色转型。

  新能源汽车对脱碳运输至关重要,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已经设定了各自新能源汽车转型目标。据EV Sales统计,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12.48万辆,同比增长41%,同期全球汽车销量为7803万辆,同比下滑13%。市场机构Canalys预计,今年上半年全球电动汽车(包括全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将达到260万辆规模,比2020年上半年增长约160%。

  为了实现欧洲绿色协议的目标,并适应不断增长的公路货运量,欧洲道路运输的脱碳化正在推进中。卡车制造商或可能因不遵守碳减排目标而支付巨额罚款。重型车辆,包括卡车和公共汽车,占欧盟公路运输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五分之一左右,约占欧盟碳排放总量的6%。卡车制造商正在大力投资氢燃料电池等新技术,以开发零排放重型卡车。

  一些城市制定更广泛的交通政策来管理出行需求。例如伦敦的拥堵费去年总收入接近3.03亿美元。这些措施在减少排放的同时,增加了公共交通的收入。

  据统计,新冠肺炎疫情后的经济刺激支出中有近300亿美元用于铁路扩张。高铁每公里的能效是飞机和汽车的12倍,各国规划了超过32000公里的城际高铁。印度等国家正在谋求实现高速铁路连接。德国德乌特什-班铁路公司宣布,计划到2024年试用零排放氢动力列车。

  在航空领域,法国投资15亿欧元(合18亿美元),支持研发人员到2035年推出清洁燃料飞机。

  全球很多城市还借助新冠肺炎疫情的机会大力推动骑车出行。包括利马、巴黎和亚的斯亚贝巴在内的数百个城市在疫情期间正在增加新的自行车和步行设施。自2020年3月以来,超过200个城市推出了400多个自行车和步行项目。哥伦比亚波哥大建立了84公里的紧急自行车道,计划在四年内在现有的550公里自行车道上再增加280公里。

  可持续交通运输对经济的推动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可推动包容性增长,推动地方、区域及全球市场的发展,并为贸易和旅游业增长带来动力。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