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提问环节,中国证券报作为专业媒体率先提问,中国证券报记者提出了两个问题:1、此次资产注入后,公司在军工资产证券化,特别是军民融合方面,还将有哪些设想与动作?未来对中电广通这一电子信息业务上市平台还有哪些规划?2、长城电子是中船重工潜艇业务的核心配套厂商吗?
中船重工董事、副总会计师张英岱在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中电广通将成为我国海洋经济、海洋建设的重要平台。未来,中船重工将继续利用好这个平台,并推动相关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平台。
本次重组标的资产控股股东代表张纥在回答本报记者关于关联交易的提问时表示,国家对武器装备的计划,分工不同,导致了相关的关联交易,但是相关关联交易经过了相应的程序,具有客观性和公允性。
关于未来的利润增长支撑和支持条件,张纥表示,支撑未来高速发展和盈利的最主要是一些重大项目落地。第一,军品,特别近几年中央多次强调要关注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国家也明确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包括军民融合战略,而且这个行业本身来讲也是海军水下战略、水下信息化作战核心和关键。
中船重工副主任吴荣斌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赛思科转让相关的股权,主要想解决两个问题:一,这两个股东相对分散,希望把赛思科股权相对集中,便于整个赛思科未来的管理和运营,提高它的管理和运营效率。第二,响应国家政策,在混改方面做有益的尝试。
本次重组标的资产控股股东代表张纥在对标的资产的行业状况、生产经营情况、未来发展规划、业绩承诺、业绩补偿承诺的可行性及保障措施等进行说明时表示,标的资产已经明确相关发展规划。
本次重组标的资产控股股东代表张纥在对标的资产的行业状况、生产经营情况、未来发展规划、业绩承诺、业绩补偿承诺的可行性及保障措施等进行说明时表示,军工电子行业属于国防军事领域,行业主管部门为国防科工局。
本次重组标的资产控股股东代表张纥在对标的资产的行业状况、生产经营情况、未来发展规划、业绩承诺、业绩补偿承诺的可行性及保障措施等进行说明时表示,优化军力结构要重点发展海军,而电子工业又是一切装备信息化的基础;电子行业的军品和民品在技术上高度重合,是最容易进行融合发展的。
中电广通独立董事张友棠在对评估机构的独立性、评估或者估值假设前提的合理性和交易定价的公允性发表意见时表示,本次重组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资产质量、改善财务状况和增强持续盈利能力;本次重组完成后中电广通与中船重工及其下属公司(或单位)不存在同业竞争情况。
11月23日,中电广通重大资产重组媒体说明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举行。中船重工副总经理姜仁锋在介绍本次资产重组目的时表示,本次资产重组旨在打造专业化电子信息业务上市平台,实现电子信息业务资产证券化;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增强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借助上市平台资本运作,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中电广通重组媒体说明会正式开始 中信证券介绍本次交易基本情况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现场
中电广通重组说明会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