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陈德贤:投资端风控全面加码 “新经济”将是重点关注主题

齐金钊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齐金钊)日前,中国平安披露半年报,截至6月底,公司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近3.7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但受资本市场波动及减值计提增加等因素综合影响,其年化净投资收益率3.8%,年化总投资收益率3.5%,相比以往略有下滑。

  受华夏幸福相关投资资产减值计提的影响,上半年中国平安的净利润和投资收益都有所承压。作为3.79万亿元险资投资的主要负责人,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陈德贤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以来,中国平安在投资端已经全面“风控加码”。面向未来,在继续践行长期投资逻辑的基础上,中国平安会重点关注新能源、环保节能、碳中和、制造业、产业升级、医疗健康等“新经济”领域的投资机会。

  投资端风控全面加码

  “华夏幸福事件以后,不仅是针对地产,我们在投资端已经全面风控加码。”陈德贤表示,华夏幸福债务危机爆发后,除了宏观环境的影响以及华夏幸福本身公司的管理之外,平安也在反思检讨内部的管控流程。

  陈德贤介绍,在防范信用风险方面,平安险资从2003年开始建立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当时专门成立了一个工作组去学习国外包括穆迪、标普的信用评级方法。此次投资端全面风控加码后,平安险资对于投前审批、尽调报告、投前条款,都有了更严的要求。在投中的管理方面,平安派驻的董事对公司的监督要更严,追踪要更加紧密,能够为公司提前预警、防范风险。同时,平安内部也开始加强集中度管理,每一个单一项目对平安的净资产、总资产以及对公司当年利润的影响,公司都制定好了相关的规定。

  除了关注信用风险外,流动性风险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对此,陈德贤称,目前平安险资在流动性风险方面的压力并不大,但是中长期来说,保险资金还是要留意流动性。他介绍:“平安险资存量资产的变现能力相当强,假定有一个极端的情况需要现金,我们可以5天内马上把资产变现6600多亿元出来。”

  看好“收租性”资产投资价值

  对于外界关心的平安险资投资不动产的情况,陈德贤介绍,目前平安险资在不动产领域的关联投资是1855亿元,在公司投资总规模里占比不到5%。以公司持有的写字楼物权为例,目前总投资成本大概是666亿元,这部分写字楼物业的租金回报率达到了7%。长期来看,它有两个功能:一是匹配平安险资的长期负债;二是可以穿越周期。所以平安险资非常看重有租金收益的资产,写字楼只是一种,包括基建、公租房、长租公寓、产业园等都是类似这种。

  “大家对保险资金的战略性资产配置可能有一些误解,险资与一般的基金投资不太一样,有很多约束条件。”陈德贤表示,险资本身有精算、财务以及产品收益定价的诸多约束,投资是在这些约束下做一个平衡的过程,不是单纯根据对市场的判断去做的。平安险资每一年都会做风险预算,通过模型去计算最优化的配置,对每一类资产都有特定的配置比例,这是按照险资的风险偏好去配置的。

  “我们是长期投资,不是用来短期炒卖的。”陈德贤表示,为了应对资产端利率的下行,平安险资一直在寻找新类型的资产,能够穿越周期的资产。在这其中,收租性的资产对平安险资来说尤为重要,像写字楼、基建、公租房、长租公寓、产业园、物流、数据中心等。

  布局“新经济”主题投资机会

  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期限长等特点,在服务实体经济和支持国家重大战略方面拥有天然优势。面向未来,陈德贤介绍,除了在“收租性”资产方面继续开拓创新外,平安险资也在积极参与“新经济”领域的主体投资。

  “按目前统计,我们参与到新经济里面的资产规模大概有7000亿元,已经有相关的资金投到关联项目中。”陈德贤介绍,在“新经济”产业兴起的当下,市场给平安险资提供了一些长期资产的投资机会。具体到行业方面,平安险资重点关注的投资主题包括新能源、环保节能、碳中和、制造业、产业升级、医疗健康等诸多领域。

  “平安每一年需要配置的资金规模相当大,未来3年每一年要投资出去的都有约5000亿元,所以要找到足够资产去匹配我们的负债。”陈德贤表示,过去多年平安险资一直努力提升资产久期,资产久期与负债久期的缺口已从2013年的8.6年缩减至去年末的4.1年。而在前述“新经济”领域中,无论股权、债权、物权,都可以与保险资金找到投资匹配的机会,因为这些类别都属于长期投资。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