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监管摸底明年保险满期给付风险 行业现金流整体充裕

黄蕾上海证券报

  保险业一年一度的满期给付与退保风险监测工作即将启动。上海证券报记者昨日获悉,近日,银保监会人身险部下发相关通知,对2022年满期给付与退保风险进行排查,重点关注业务调整期等重要时间节点的风险情况,完善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此项排查旨在测试人身险公司明年的现金流压力以及客户服务能力。据业内人士预判,近年来人身险行业持续不断地从拉长负债久期、优化缴费结构、降低负债成本、增加保障内容、提升绩优代理人占比等方面优化业务结构,因此满期给付压力相较于前几年持续回落,行业现金流整体充裕,风险基本可控。

  重点排查四类产品

  据了解,此次风险排查的重点业务和产品包括四类:一是5年期以下产品。从产品设计、销售策略、保单收益等角度充分、合理预估产品在较短年限内的满期给付与退保情况,分析和防范短期内集中退保可能造成的流动性风险,提前做好资金安排。

  二是长期期交产品。重点排查客户信息不真实保单、老年投保人保单、客户回访不成功保单、存在投诉纠纷的保单、失效保单、超过宽限期仍未缴费的保单等情况,筛查有风险的长期期交产品。

  三是保单收益可能低于客户预期的产品。重点排查红利分配水平显著低于客户预期的分红险产品,结算利率显著低于客户预期的万能险产品,存在较大浮亏的投连险产品等,防范因保单收益不及客户预期可能引发的投诉纠纷风险。

  四是既往销售中存在误导的产品。重点排查销售过程中已发现的“存单变保单”、承诺高收益、混淆缴费期与保险期、隐瞒真实缴费期等误导行为,筛查易引发消费者投诉或非正常给付与退保风险的产品。

  在风险排查的重点渠道和网点方面,银邮代理渠道重点关注以下几类网点:可能存在信贷产品捆绑销售保险产品的网点,可能存在销售误导、混淆银行产品和保险产品的网点,以及已终止代理合作关系的网点,特别是既往业务量较大的绩优网点。通过风险排查,掌握上述三类银邮网点的具体分布、主销产品等,并预估满期给付和退保期间、金额。

  个险渠道则重点排查针对是否存在套利空间进行测算,重点关注代理人团队集体脱落、个人代理人销售误导或对产品讲解不透彻导致的保单失效或退保风险。经代渠道方面,重点关注经代公司是否存在经营风险,是否存在销售误导行为、整体套利行为等,排查由此导致的潜在退保风险。

  给付压力逐年缓解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近年来人身险公司大量压缩趸交型低价值保险业务,努力提升期交型高价值保险业务占比,以提升新单业务价值。尤其是2017年以来,人身险业务保费增长出现放缓,彼时销售的5年期产品保费规模或小于往年,相对应的是,由此引发的满期给付对行业产生的现金流压力将逐年缓解。

  从过往的经验来看,人身险公司缓解现金流压力的招数,通常有以下几类:一是保证负债端有保费持续流入,且保费规模增速应原则上快于满期给付及退保增速,即不断有“新钱”去还“旧债”;二是有大量的资本注入,股东能伸手予以强大的资金支持;三是人身险公司逐步改善产品结构,虽然期间难免伴有阵痛,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这是最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

  业内人士认为,人身险行业现金流整体充裕,风险基本可控。不过,若干个体所面临的形势可能要严峻一些,尤其是过去几年在负债端、投资端一路“高歌猛进”的新锐险企,可能会面临进一步补充资本的压力。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