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产业政策利好不断 上海支持符合条件工业软件企业上市

吴科任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为工业4.0时代中生产系统的“智慧大脑”,工业软件产业再迎政策利好。为推动“上海制造”转向“上海智造”,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日前发布了《上海市促进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简称《行动计划》)。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工业软件产品体系,覆盖汽车、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电子、家电、国防军工等领域,但整体呈现高端少、低端多的产品格局。分析人士认为,未来若借助资本力量,加速产业整合,我国工业软件产品质量及服务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行动计划》提出,鼓励各类基金重点投资工业软件企业,加强资本市场对接工业软件企业,大力支持工业软件企业科创板上市;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软件企业挂牌上市和并购重组。三年内,上海将培育10家左右上市工业软件企业。

  打造工业软件创新高地

  工业软件关系到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聚焦工业软件的痛点问题,协同用力,持续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工作,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填补一批国内空白,推出一批打破国际垄断的高端产品,形成一批示范应用。”《行动计划》提出,通过三年努力,不断创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全面提高上海工业软件的研发能力,实现产业提升的跨越式发展。

  为此,《行动计划》明确了三大发展目标。一是增强产业供给能力。CAD、CAE、EDA等研发设计类软件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实现能用、好用;核心生产管理类软件具有领先优势;物性库、知识库、模型库、工艺库、算法库等基础要素不断完善;培育新型工业软件平台;强化工业数据赋能;提升工业软件智能化水平。二是做大产业规模。培育引进200家以上工业软件企业,培育10家左右上市企业,培育5家超10亿元的重点工业软件企业,上海工业软件规模突破500亿元。三是形成一批示范应用。核心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普遍落地应用;一批重点领域的工业软件经过验证和适用,在上海船舶、钢铁、石化、半导体、汽车、航天航空和重大装备等产业形成一批工业软件示范应用。

  到2023年,上海要实现工业软件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工业软件产品和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产业创新生态持续完善,基本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工业软件创新高地。

  值得注意的是,《行动计划》提出培育工业软件大企业。具体措施包括:推动央企、地方国资和大型制造业企业等剥离核心技术公司,围绕行业需求专门成立独立的工业软件公司;支持具备条件的龙头企业开展并购重组等,鼓励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等。

  推进国产工业软件应用

  国内工业软件厂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行动计划》提出,建立国产工业软件的应用推广机制,开展重点领域先行先试,以及研究软件“首版次”应用的保险补偿机制。同时,引导上海本地国资和在沪央企等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使用国产工业软件,发挥带头作用。

  《行动计划》明确,研究制定上海工业软件推荐目录,建立推荐目录产品的推广应用方与供应方反馈机制。以应用牵引,鼓励上海企事业单位应用工业软件产品,加大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力度,优先推荐工业软件创新产品列入《上海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

  根据《行动计划》,上海将加大工业软件验证和推广力度,较为成熟的国产软件,分阶段分行业加强应用。组织对接活动,组织相关企业研发。推动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工业企业强化工业软件供应链安全。结合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试点工作,在强化工业控制安全能力基础上,加强自主可控工业软件产品供给。

  同时,上海将探索推动出台首版次软件保险补偿政策,鼓励保险企业出台软件首版次质量安全责任险等产品,充分激发保险功能,帮助用户打消顾虑,支持推动首版次软件企业创新产品,突破在推广应用初期的市场瓶颈,尽快进入用户使用、优化体验、迭代提升产品质量。支持企业特别是重点行业优先部署,解决企业不会用、不敢用的问题。

  既要把握好国内市场机会,也要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行动计划》鼓励工业软件参加上海自主品牌专项建设,支持自主品牌的培育,推动重点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银河证券指出,我国工业软件发展中技术是一大掣肘,在众多领域与海外厂商存在差距。但近年,国内厂商在一些细分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与进步。而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云”的推进,国内工业软件厂商迎来历史发展良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