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严格落实房住不炒 确保楼市平稳运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日前,有网友提交多份材料举报社交媒体上名为“深房理”的深圳炒房知名大V,对此,深圳住建局等七个部门联合发布通告开展联合调查。

  举报材料显示,深房理教唆和组织炒房人通过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方式骗取购房资格,并提供“一条龙”服务,教唆协助借款人骗取信贷资金,违规用于购房。更严重的是,深房理App的业务模式存在着用非法的金融手段将炒房证券化的问题。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严格落实“房住不炒”的原则,通过各种手段防止地产炒作。在深房理被举报之前,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刚刚公布经营贷流入楼市的调查结果。

  自1998年住房商品化改革后,“炒房”现象几乎伴随着中国楼市发展全过程。在此之前,海南曾经历过地产泡沫的破裂。2000年以来,中国“炒房”热潮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和两种模式,在每一次楼市上涨周期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一阶段以“温州模式”为主。2000年到2012年,一部分温州炒房客从本地开始炒房,然后在2001开始大规模进入上海炒房,随后扩展至多个重要城市。温州炒房团(还有类似的福建等地炒房团)以同乡为组织单位,募集资金大规模集中购买特定城市的特定楼盘,通过快速推高当地房价进行套利。温州炒房团短时间内炒高房价产生的暴富效应,吸引着一些个人和家庭参照模仿。

  在炒房之前,一些温州投资客曾炒煤矿,炒大宗商品。炒房兴起以来,这部分群体在消耗了大量个人资金与贷款后,又开始放高利贷支持炒地炒楼,并通过互保融资方式,将大量企业拖入这个高杠杆游戏当中。最终,在2012年金融政策收紧后,温州泡沫破裂,出现了局部性的金融危机、工厂倒闭、老板跑路以及楼市崩盘现象,而房价至今依然没有起色。

  2012年后,一些城市陆续出台住房限购措施,温州炒房团这种外地人团购模式失去存在基础。第一阶段主要依靠传统媒体组织看房团和炒房团,专家学者则以批评楼市泡沫的舆论导向为主。2012年“炒房热”进入第二阶段以后,随着社交媒体崛起,炒房进入网络大V主导的模式,其中一些教授和专家则成为炒房的旗帜性人物,不仅提供各种理论和舆论支持,还积极组织炒房。

  网络大V通常以一线城市为基地,借助社交媒体组织成员,鼓吹炒房理论,全面解读各种政策利好和区域因素,包括学区房、货币政策等等,给成员创造一种理性投资假象,以各种成功案例为诱饵。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上海的 “水库论坛”以及深圳的深房理等。

  在上述第二阶段,炒房必须绕过城市限购门槛,同时还需要获取炒楼杠杆资金。一些网络大V会帮助其成员解决这两个难题,而他们的背后,则是部分中介机构和银行的支持。当这些网络大V通过社交媒体宣传和组织炒房把楼市的氛围调动起来后,某些中介机构和银行则成为了楼市交易繁荣主要的获利者。深理房的危险在于,它组织客户通过证券化的方式用过高杠杆的方式炒房,而深圳的房价已经存在泡沫化的问题,且会对当地实体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房住不炒”不应只停留在制定政策的层面,而是要作为目标落实,尤其是在房价已经过高的城市,相关部门更要时刻监督楼市有序运行。深理房坐拥140多万粉丝,有专门的App组织购房者突破各种政策限制炒楼,这种现象亟需严格的监管与惩治。

  温州炒房团的命运告诉我们,投机者往往依靠违法金融手段加杠杆维持击鼓传花的游戏,最终容易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目前解决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以及炒房证券化等问题需要有关部门进行严厉打击,这不仅仅是一线城市的任务,而是大部分房价过高区域的集体任务。在严厉打击炒房的同时,更要解决楼市的结构性供需失调问题,为楼市长期平稳运行打下基础。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