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洋:推进期货金融衍生品发展 需要建立原油期货市场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时间:2012-07-25 16:21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参加本次论坛,受郭树清主席委托,很高兴参加北京大学2012中国资本成长论坛,借此机会就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谈几点想法。因为我在中国证监会分管这方面工作,所以在这与大家交流一下。

  “十二五”规划对我国未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出了要求,其主要任务是深化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改革,继续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和加强金融监管,内容十分丰富;坚持金融创新,推进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是深化金融市场改革重要内容之一。下面,围绕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作用,我国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机遇,以及推进我国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等三个问题和大家交流。

  一、期货与金融衍生品作用和影响。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三个市场相互影响,是现代金融的特征。“十二五”期间,推进我国期货与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是一项重要任务,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因为对这场危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名声不佳,但是G20峰会认为应该继续发展期货与金融衍生品市场,只是强调监管应该更加严格。

  美国去年通过《金融改革法案》,明确在对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进行严格监管的同时,强调不能以牺牲美国金融衍生品的活力,效率和竞争优势为代价。另外,还对场内金融衍生品市场,期货市场积极作用给予充分肯定。要求场外金融衍生品进行标准化,和到场内进行清算。由此可见,金融危机没有使美国放弃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而是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进行发展。发展期货与金融衍生品既是我国市场建设需要,也是国家战略需要,从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和实现经济金融强国角度,有两个方面认识。

  1、实体经济需要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发现价格和风险管理功能,从发现价值角度来看,由于金融衍生品市场,尤其是期货市场和场内集中竞价的交易机制和完好灵动性,为市场提供完全透明,延续、及时的价格信息。其发现的价值广泛用于农业,工业,贸易,宏观经济等部门。比如说我们现在原油,农产品,贵金属定价基准,我们按什么来讨价还价,期货上有一个价格,也就是定价的基准。那么从衍生品市场发挥功能来看,商品期货功能,发现价格功能比金融衍生品更突出。

  2、从管理风险角度来看,各种实体经济主体需要来做,我国企业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比较少,期货市场相对来讲比较弱,比如我们量小,金融工具相对较少,得到的服务还不能够有一个充分满足。

  3、期货和金融衍生品是市场经济必备的风险管理工具,风险管理工具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逐步产生和完善,金融业本质上是经营风险管理的行业,在西方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其风险管理工具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利用生产分散化,商品积压进行风险管理,第二通过立法,坚持法人有限责任制进行保护以及等级制度进行风险管理,第三个阶段是利用债券,股票等可交易工具和债券交易所出现,利用分散化进行风险管理。第四个阶段是金融工程普遍化和衍生品商品化,70年代以后,美国金融自由化使衍生品大行其道,这个时候商品化就非常强。

  由于金融工程出现,使期货交易所和金融机构定制衍生品,把大量风险从基础资产当中分离出来,比如股票相对衍生品来讲就是基础资产。按照投资者偏好购买,重组,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风险作为商品在期货交易所和OTC市场上大量买卖,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广泛使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期货和金融衍生品为实体经济,降低社会成本,管理风险,提高效率,从而大大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二、虽然金融衍生品对美国金融危机起到坏作用,全面来看,美国在这个市场上是得到好处的,我下面来分析一下美国得到了什么好处。美国是金融衍生品创新过度,监管不足,客观分析,他在这个市场上得到的利益大于产生的弊端。

  1、美国金融衍生品收益和损失,为了发展金融衍生品,美国政府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支持创新和法案建设,金融衍生品大行其道。目前,其金融衍生品交易占全球份额的40%,成为全球商品金融交易中心、定价中心,美国的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发展迅速,金融机构普遍参与使用,使得美国金融风险进行转移分散,美国取得巨大收益。从而助推了美国金融模式全球化。

  那么,我们在这看到一组数据,金融业占美国企业数据占比逐年大增,80年代平均为17%,90年代为25%,2000年到2010年为33.2%,从这里头美国获得巨大经济利益,同时也输出了商业文化和游戏规则。

  2、为美国全球资本扩张管理风险保驾护航。美国的利润三分之一来自于海外,现在海外经营需要有管理工具,比如说现在我们国内有很多外资企业在国内注册成法人,他们在我们期货市场上做期货,我问过他们,他说我是在全球平台上来综合考虑我整个企业集团收益,而不仅仅我这个子公司。那么,他运用的非常好。

  3、美国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成本让全球进行分摊,美国70年代和80年代进行金融改革,也进行结构调整。利用这个市场来使他的这些工作得到一个很好保护,或者很好的推进。据IMF09年10月份统计,这次金融危机全球损失2.8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占57%,其他都转移到其他国家,分摊了43%,但收益美国全得。

  4、实现美国大国金融战略,通过大量推进期货与金融衍生品市场强化了美元地位,巩固了全球定价中心、金融中心、金融霸权的地位。当然,美国也算了一笔帐,金融危机引发了股市暴跌,包括雷曼这些百年老店破产,经济发现明显衰退,失业率大增这都是他的问题。但是,相对于欧洲,欧洲实际上是他转移衍生品,转移那去,现在欧债主权债务,相当于欧洲的损失,美国比例就要小。股市从2007年高点以来,到2012年1月12号下跌17.8%,属于全球股市跌幅的中等水平。2011年末消费信贷比2007年下降1.8%,2011年三季度家庭财富与2007年下降7.3%,但比2000年增长40.8%。

  目前,这场由美国引起的金融危机仍未结束,美国经济在缓慢复苏当中。但是,欧元区,欧洲解决体倍受主权危机困扰。美国把本应由自己全部承担风险当中的43%,通过期货与金融衍生品转移到欧洲和世界其他国家,我们中国也受到一些影响,我们一些国外套期保值企业也受到影响。

  美国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对我国的启示:

  1、金融衍生品帮助美国金融结构调整和金融改革,美国金融强大我们应该总结经验,来发展我们期货与金融衍生品市场。2、美国推进了金融衍生品大发展。但其放松监管和过度发展金融衍生品教训,值得我们在推进期货与金融衍生品市场时吸取经验。3、我国推进期货与金融衍生品发展,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正确利用期货与金融衍生品市场已经成为增强我国实体经济和金融行业竞争的一个必然选择。

  我国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现状、问题、机遇:

  我国期货和金融衍生品现状,一是目前这个市场有27个品种,根据美国相关的统计,商品交易量连续3年名列世界前茅,我们交易活跃,量看上去很大,还有我们商品期货量很大,但是我们金融期货很小。美国是商品期货小,金融期货大,金融期货占整个交易金额的90%,我们主要还是商品期货。还有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风险控制和监管框架,主要市场机制已经建立,期货与现货市场容易融合,期货的经济功能在逐步发挥作用,这是我们现在中国发挥期货市场这些年的作用。

  但是,尽管如此,我国期货市场如此比较弱小,有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潜力。从场外市场来看,包括银行间市场,柜台市场,这两个市场是2004年以后得到的一个较快发展,主要在银行系统。这些产生总的来讲相对量不大,总的来讲,我国是场内市场比场外市场大,国外上场外市场比场内市场大。而我国期货与金融衍生品存在的主要问题,1、如何协调发展场内和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战略眼光,全局统筹,长远规划;2、在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市场开放度不够,套期保值企业被动接受境外衍生品;3、现货基础产品市场,市场化程度不高,以至于我国期货与金融衍生品发展受到影响;4、创新不足,服务实体经济金融工具太少;5、期货与金融衍生品市场在投资结构上失衡;6、总体规模小,定价能力弱,在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体系上缺乏话语权。

  总体来看,期货与金融衍生品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中短板和薄弱环节。

  二、我国发展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的机遇,也是我国属于世界制造中心,正处于经济崛起阶段,国际贸易量大,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安全需要有一定规则。三、实体经济发展需要衍生品为更多金融产品提供支持。四、我国集中性资本增多,外汇储备,养老,保险等需要进行风险管理,五、可增强金融市场深度和广度,六、发展国内外金融衍生品教训进行。

  例如美国石油储备,除了战略储备,商业储备之外,还有在全球大型投资银行手中握有大量期货,他储备的市场,中国属于亚洲四区,但是我们石油进口企业按照这几个市场来看,我们每进口一桶原油要高2到3个美元,这样非常不合理,我们在国际贸易经济上带来了相对损失也是不核算的,这样我们就需要建立一个原油期货市场,对我们国家长期发展战略也是必要的。

  这些例子就说明,要从国家战略高度和实体经济角度,推进期货金融衍生品发展,正式基于这个认识,我们积极支持我国期货市场对原油,国债,其他大宗商品金融期货进行研究开发,为增强我国整体竞争力和满足实体经济需要,提供更多工具和手段。

  1、从发展思路上要统筹全局,统一规划,协调处理好金融与金融衍生品关系,利用后发优势,推进期货与金融衍生品发展。

  2、从发展路径来看,要稳步推进场外金融衍生品到场内清算,继续稳步推进商品期货,使不同规模、不同业态企业都能得到与之匹配的市场服务,加快信息机构监管。

  3、从发展保障来看,要积极提高市场透明度,加强监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强化金融监管协调机构和国际监管,谢谢大家。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010042号
Copyright 2012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