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中央企业供给侧改革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央企业供给侧改革研讨会”于2016年1月20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主题涉及中央企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瓶颈问题预测、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供给侧改革的关系、供给侧改革市场的新机遇,从产能过剩的产业机会到资产配置、供给侧改革下的金融政策趋势、借助新型资本市场,推进国企并购重组等。

更多>>精彩观点

会议信息

时间

2016年1月20日

地点

北京锦江富园大酒店

主办协办

主办方

中国国资国企产业创新战略联盟

协办方

国资报告

北京华诺信诚财务顾问有限公司

更多>>现场图片

top文字直播

以下文字由速记稿改编,未经发言者审核,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谨慎!中证网不承担引用以下文字所引发的任何后果。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大家在这里欢聚一堂,首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是来自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闻中心的苏桂锋,很荣幸由我来主持今天下午的会议。外面是冰雪非常寒冷,里面温暖如春,加强供给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那么供给侧改革的提出,目的上是想解决中国发展面临较为严重的供给约束和供给抑制,因此供给侧改革大家在各方面讨论都比较热,特别在当前推进国有企业供给侧改革,我们认为在这方面也势在必行,今天研讨会在探讨和研究,中央企业供给侧改革的创新思路和发展路径,也希望对大家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出席今天会议的嘉宾有,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国国资国企产业创新战略联盟首席顾问邵宁,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还在路上,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巡视员李保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陈道富,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新创,中国国资国企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士传,协办单位北京华诺信诚财务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找项目网首席市场官李晓芳,欢迎你们!还有出席会议央企、国企、地方国资各个领导,在此我代表会议主办方中国国资国企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国资报告向莅临本次论坛的领导和企业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作为会议的第一项内容,首先有请中国国资国企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 张士传 先生致辞,掌声有请! 

  张士传:尊敬的邵主任,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这次机会与大家见面,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探讨和研究中央企业供给侧改革与创新思路和发展路径。为此我仅代表中国国资国企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向参加本次研讨会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表示真挚的欢迎!向一年以来对联盟的建设和发展给予热情的关怀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近期供给侧改革成为经济政策表述中的高频词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0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改革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侧体系质量和效率。去年10月11日国务院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培育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会议时强调,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两端发力,对“十三五”开局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也强调了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党中央这么密集提出供给侧的改革表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十三五”期间,甚至在更长一段时间内,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将为中国未来健康活力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前,要清楚内涵和核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富有成效,什么是供给侧改革,为何要进行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如何落实,这一层层的疑问都是在今后中央企业实施改革的时候,是探索的新的课题。所谓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的改革,与需求管理相比,供给侧改革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供给侧改革强调发挥企业和创业者作为市场主体作用,而需求管理政策主要强调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二是供给侧改革强调中长期健康和持续发展的问题,而需求管理政策更多强调解决短期经济波动的问题。三是供给侧改革要强调制度和变革的完善,而需求管理政策主要强调短期的政策调节。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更正在兴起,技术应用产业竞争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企业创新的成果和水平从围观到引领,在国际上具有了很重要的影响力,但是我们同时也感受到了经济下行压力。2007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下滑,全国出口增速十年逐渐回落,过去三年持续零增长,我国也难得独善其身,而低成本优势不在,低端制造业转型不可避免,发改委新体基建项目规模超过两万亿,而是在消费领域当中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供需配错,国内消费增速持续下滑,对我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国内航空客运缓缓下降,但跨境出游持续增长,我国经济并不在短期需求,是长期供给,推动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习主席在财经领导会议中明确指出,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的,促进产业优化,降低低成本,帮助企业保证技能优势,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发展,加快形成功能健全的股票市场,落实供给侧改革将分别在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四条主线上推进。

  由于时间关系,下面我仅从劳动力和资本两个方面讲讲和供给侧改革的关系。

  我国过去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于充足的劳动力,但从2011年开始人口结构出现拐点,2012年开始15到60周岁劳动年龄总数出现下降趋势,同时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接着2014年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2.12亿我们看到“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要生产未来劳动力要素改革的基础,在进一步释放计划生育同时,增加劳动力供给,同时我国城市现在有7.5亿常住人口,其中2.5亿左右人口还没有在城镇落户,2.7亿农民工买房比例仅为1%,户籍制度改革将是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中之重,其目的在促进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

  从资本要素看,改革的方向之一就是提高资本回报率,高成本是给供给侧的,2014年底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成本占高达86%,而在需求整体不加大背景下,靠降低成本改善企业盈利,提升资本回报,2011年以来我国工业企业产能利润持续下滑,企业盈利也同步恶化,资本使用效率低下,我们相信伴随今后产能导向的逐步落实,未来企业盈利有望得到回升和改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十三五”时期,甚至更长的时间将处在突出位置上,将为我国经济未来的健康活力发挥作用。回到国企改革这个话题,供给侧改革是中央企业实施改革重点发力的方向。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国企改革关键之年,今天我们十分荣幸邀请到国企改革的专家学者,以及常年从事国有企业管理的领导来做主讲,我想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我们也能够对今后国资国企改革发力方向有所把握,最后预祝这次研讨会圆满成功,新春佳节将至在这里给大家拜个年早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张秘书长热情洋溢的致辞。正如张秘书长所说,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十三五”时期甚至未来更长的时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处在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上,将为我国经济未来的行稳致远、健康活力发挥重要作用,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中央企业实施改革措施重点发力的方向,那么如何突破中央企业供给侧改革的瓶颈,它有哪些难点,我们如何进一步做得更好,那么我们下面在这方面有请,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国国资国企产业创新战略联盟首席顾问 邵宁 做关于“中央企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瓶颈问题预测”主题发言。大家鼓掌欢迎!

  邵宁:同志们,大家下午好!今天非常高兴参加中央企业供给侧改革的研讨会,并且对供给侧改革的概念来谈一点个人的看法。去年的11月10号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那么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供给侧改革的这样一个概念,而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认可重申了这个概念。我个人感觉在当前宏观经济非常复杂的形势下,经过多方向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正确的工作切入点。

  那么当前国民经济的下行压力很大,企业的困难非常多,趋势不好,那么如果任这个趋势自由发展下去,那么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如果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降得过低,不但事先确定的经济发展的目标不能实现。一些社会矛盾还会尖锐化,就业风险,财政的风险,金融的风险都会集中爆发。所以政府需要对当前的这样一个经济运行进行必要的干预和调节,关键是怎么调节才有效。当前中国经济下行趋势是相对于前些年我们的高增长时期而言的。中国长达三十年的高增长时期离我们还不远,我们还记得那一段大家都觉得很宽松的这样一个时光。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大概是由四个原因,四个因素促成的:

  第一个规模巨大,而且长期处于结构性短缺,因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是从短缺经济起步的,一开始我们很多商品需要供应,日后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居民这边一个消费热点接着一个消费热点,从一开始日用消费品家电一直上升到现在的住房和汽车,所以在这发展中实际国内市场始终存在着一部分没有被满足的也就是结构性短缺的这么一个部分,这是第一个因素。

  第二个因素,国内的高储蓄率,储蓄高是华人的特点,中国人是不愿意借钱的,负债生活很难受,无债一身轻。即使在改革初期,我们国家国内的总储蓄率就超过30%,在2000年前后又超过40%,2008年超过50%。那么这个高储蓄率的特点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一个国家内部积累来源,这是第二点因素。

  第三点,国外的技术来源。这个要形成一个产业,一个新产业光有钱是不行的,只有资本和技术相结合才能够形成产业,那么在高速增长时期,前一个高速增长时期,我们国家的技术起点比较低,和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基本不在一个层面上,所以那个时候我们买技术很容易。因为那时候中国企业需要的技术往往都是国际上成熟的,甚至是过时的技术卖给中国企业大家都觉得挺好。那么国外有技术来源,我们可以很容易买到技术,使我们国家的新产业的发展非常容易,可以建立在一个现成的可靠的技术基础上,你用不着自己搞自主研发了,因为你要自主研发第一个它需要时间,第二个它本身有风险,你有可能研发成功,也可能研发不成功,这是第三点国外的技术来源。

  第四点低成本要素成果,低成本是中国产业传统优势,尤其我们低,低在人工成本和环境成本上,那么低成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大,低成本使得有产业有企业,你的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就会非常强。而且这个低成本的竞争力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竞争力,就是你的竞争对手即使知道第一个他没法跟你抗衡,第二个你也没法抗衡,他不可能把成本压到前些年中国企业那样,低成本优势是非常天然的也是非常特殊的优势。那么这四个因素相互作用就促成中国前三十年经济高速增长。一开始我们国家消费者短缺,那么消费者市场短缺,加国内储蓄所形成的资金,加上国外的技术来源,这三个因素加在一起就促成了中国消费者工业的大发展,这我们在80年代可以看的非常清楚,而形成的中国消费品工业一旦形成我们竞争力很强,因为我们成本很低,别的国家没有办法跟你竞争,所以我们不断可以迅速的控制国内市场。而且我们靠着低成本优势可以迅速的占领相当份额的国际市场。

  所以前些年中国的消费品工业成就了中国到现在为止是一个消费品的制造大国和出口大国,竞争没有办法竞争过你,那只好用人为办法把你挡在外面,这是为什么中国前些年我们所遇到的贸易摩擦是世界最多的,因为这是把别的国家同类企业迫使他采取这样的措施,因为真是正面竞争是竞争不过中国企业的。那么中国消费品工业大发展,实际对中国的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这些部门发展造成非常大的压力,导致上个世纪90年代上半期,中国能源紧张,原材料紧张,交通运输紧张,那么这种紧张,这种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同样也是它相关产业发展的市场条件。所以这种待满足的需求,再加上国内储蓄,再加上国外技术,同样三个因素结合,促成了中国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大发展。

  所以从90年代开始中国进行了一轮空前规模的重化工业化的过程,而且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我们也达到了世界的最大,世界之最。那么这种循环实际是正反馈良性循环,速度高的时候,我们有时候压都压不住,这个循环就成就了中国连续三十年的高速增长,而且在这个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中国的产业结构我们上了好几个台阶,从起步阶段的轻纺工业、家电产业、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到目前的汽车工业和住房产业,就这中国三十年高速增长不是在一个技术层面的高速增长,这过程中产业结构上了好几个台阶,或者我们可以这么讲,产业的升级是基础,经济的高速增长是结构。那么这样中国成为一个上中等收入的国家。

  那么在这三十年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在每一个具体阶段上,我们国家的产业结构都是不一样的,那么每一个阶段上所面临的产业结构的结构性矛盾也是不一样的。那一般的讲在某一个具体的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重复建设或者某种程度的重复建设都是很难避免的。尤其是我们国家在改革的过程中,那么这种重复建设可能更难避免,比如说在消费品工业大发展的时期,大家可能还记得我们也曾出现过出现过非常严重的重复建设。那么那个时候家电产业大发展的时候,我们曾经引进国一百一十多条彩电生产线,引进国八十多条冰箱生产线,现在还存在的也几乎没有多少。那么这些过剩的生产能力哪儿去了,实际都是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逐步被消化掉了。

  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主要是在高速增长的后期形成,那么这个特点我们产业结构特点是这么两个,一个消费品工业的规模基本是适应,与它形成五年之前当时的生产成本水平和市场份额基本是相适应,但这个过程中我们淘汰很多企业,我们主要产品的几乎全部为于世界第一位。当年我们曾经很自豪的说这我们是世界第一,那个我们是世界第一,但现在看是偏大的。那么之所以偏大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这一时期形成的产能过剩,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把它消化掉,因为它是高速增长后期才形成。

  另一方面也在于这些年政府反复的用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这种方式去带动经济增长,反反复复在做这个事情。那么实际也给这些行业,这些产业某种程度需求方面的支持。所以我们目前产业结构就是这种状态。

  在中国经济三十年高速增长之后,我们现在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一些重大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要素成本在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人工成本和环境成本。这个与中国已经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国情基本是一致的。要素成本的上升是中国产业和企业的成本优势被大大削弱,一些低附加价值的产业现在我们已经很难维持。

  第二个中国国内消费市场的结构性短缺可能将永远被消除,我们现在的消费层次已经到住房和汽车这样一个消费层次。那么在住房和汽车这个消费层次的后面,我们现在似乎已经看不到有足够规模的实物性的消费热点,发达国家在住房之后也没有,私人飞机,私人游艇都很难构成有足够规模的消费热点。

  第三个变化我们的外部技术来源开始出现问题,经过三十年国民经济的持续高增长,现在中国和国外产业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小,中国企业现在购买技术越来越困难。这就给以后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出了一道很大的难题,如果外部买不来技术,我们下一步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基础在哪里,如果没有外部技术我们只能靠自主创新,但是我们自主创新的能力到底怎么样,这是一个很大的一个问题。

  那么这些变化从结构上讲,都是要求现实的产业结构要顺应这些变化进行调整。它的具体要求就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同步提升国家的产业结构层次。就是你的产业结构层次必须和你的人均收入水平对应,你要不对应那这个经济运行就没有办法做,尤其是当一个人的收入水平已经上去的情况下,你再想运作一个低收入的背景下的产业结构那就会非常的困难。那么在这样一个结构背景下,短期经济调控,如果仅仅从需求侧进行,不但很难实现预期的目标,而且潜在的代价会非常大。我们经常讲需求这边是三驾马车,那么这三驾马车中消费和出口是很难调控的。那么用行政补贴的办法,比如说我们以前做过家电下乡,用行政补贴的办法虽然可以刺激出当期的消费增长,但实际上会透支未来的消费需求,所以它是根本不可持续的。那么我们用本币贬值的办法是可以促进当期的出口,但是国民财富缩水的代价可能要远远大于你能够刺激出的出口额。投资是政府唯一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的这样一个需求变化,但是它的效果你投资调整的结果到底怎么样,要看你需要缓解问题的严重程度和调控力度之间的比较,以及这种调节它是不是符合我们产业结构调整未来的方向。大家也注意到全国工业生产出口价格指数仍然是连续64个月的负增长,而且这个幅度在增加,12月当月是负5.9,这个数据说明尽管我们的政府已尽了全力,但是相对于我们国家产能过剩的程度我们调控力度仍然不够,过剩生产力太大,刺激需求去适应过剩的生产能力实在强人所难是做不到的。

  在这种情况下,把工作重点转到供给侧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因此我们讲供给侧改革概念的提出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那么当前要推动供给侧改革包含两个大的方向任务,一个是结构调整,一个是体制改革。

  结构调整需要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使这个产业结构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第二个是体制改革,要激发各类经济主体尤其是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以便我们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实现我们的产业发展变化。

  在这个结构调整方面又包括两个方向的具体目标。

  一对现有产业结构中的不合理部分进行处置,以缓解经济生活中的困难。我们国家现有产业结构中有两个部分是需要调整的。

  第一个是附加值不足以承受成本上升的低附加值产业。主要是一些劳动密集的消费品工业,这些产业向要素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它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那么对于这个产业转移的过程,我们国家应尽可能加以主导。

  二是附加值并不低,但是由于产能过剩过度竞争导致行业性困难的企业,主要是重化工企业,比如钢铁、煤炭、造船等等,由于这些行业过剩产能过大,只能够通过淘汰一部分产能使行业的供需趋于平衡,这个是今后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做起来难度很大。对于这些行业中的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尽可能的我们要采取市场化的办法去依法处置。但是其中的国有企业你政府放开手让他自己做,通过市场的办法是不现实的。所以对这些企业政府要把淘汰过程能够组织好,使这个下岗职工有人管理,基本生活有人保障,并且帮助这些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而且在银行呆坏帐还要专门有所准备。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目前企业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优势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是我们国家面临另外一个难题,就企业之间的税负差异非常大。如果我们这次调整最后把交税多的企业最后都淘汰了,可能也不是结构优化的一种表现,所以可能我们主要逐个的行业制定出合理的淘汰规则。

  那么国外的经验表明重化工业结构调整需要相当长的一个时间,国外淘汰钢铁,淘汰煤炭,能淘汰十几年二十多年,我们国家可能不需要这么长时间,但是也有一个打一个持久战的思想准备。结构调整第二个方向目标是培育一批高端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支撑国民经济增长责任,这一点在我们国家传统的主导产业竞争力已经下降,市场份额已经减少的情况下,对保持今后我们国家经济增长合理速度非常关键。这几年由于制造业状态低迷,服务业开始成为我们国家经济增长带头的产业,这是从2012年开始,2012年我们的GDP里面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超过第二产业,但这实际上主要是第二产业的低迷和第二产业的萎缩,那么这个是好趋势,在今后若干年中国第三产业会继续成为国民经济主导的这样一个带头的产业。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们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并不高,而现在一些高层次的应该说是宝贵的消费需求和生产服务需求,已经开始转向境外。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服务业要加快高端化这样一个进程,尤其是要大力发展高端的旅游业,要发展医疗保健业、教育培训业、健康养老业,以及创意产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服务业外包新型的服务业等等,一部分是对高端需求去,消费需求,一部分对着生产性服务,那么把这些高端的需求能够留在国内,为中国的国内的经济增长所用,这是一个要发展高端服务业。

  第二个要发展新一代高端的制造业,这是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目标,也是我们国家中长期经济发展面对的最大的挑战。如果这个目标能够实现,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就能够很快的摆脱目前的低迷状况,我们国家就不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我们国家实现预期的经济发展目标从而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在这个方向上,我们现在面对的最大的难题是外部技术来源越来越少。而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所以当前要坚持把创新放在经济工作的中心位置,突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这样一个地位,围绕企业围绕产业化要重新构造和设计中国的科技创新和科技管理的体制,以提高我们政府科技投入的产业效率,实际上我们国家每年政府的科技投入并不少,但是由于没有以企业为中心,所以产业化的效果是有限的,同时要支持企业走出去,通过国际并购取得技术,这一点是中国企业现在面临一个难得的机会。

  现在我们的企业困难国外的企业更困难,所以我们现在一方面我们买不到技术,但是我们有很多的国际并购的技术,我们买不到,技术你不卖我们把整个企业买来,这是中国企业现在面临面对非常好的机会。那么在这个方向上,中央企业实际是有重大责任的。因为中央企业大多数都是大企业,大企业在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体制里面,大企业是要发挥核心作用,应该说这个方面前一段中央企业做得不错,一些重要的我们对外讲的我们有实力的地方很多都是中央企业,包括高铁、包括核电,包括工程施工,所谓“一带一路”是跨国的基础设施,依托是工程施工的能力,这都跟中央企业有关,但是应该说我们需要做的更多,现在我们还不够。

  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传统产业竞争力全面下降的时候,我们现在特别需要有一批企业能够站出来,能够挺身而出去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突破现有产业层次把国民经济能够带动起来。企业在这种特殊时期的这种特殊的作用,是其他如何的经济主体都不可能替代的。而不管这些企业是民营的还是国有的,所以在这个时期我们企业的状态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供给侧改革以实施最后的效果。

  那么前一段社会上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争论很大,那么虽然中央20号文件写得不错,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再次肯定了集中监管体制,并且把集中监管制度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事实上集中监管的体制现在已经被突破了,多部门共管的局面现在已经形成。那么多部门共管国有企业本身并不是问题。前提是你相关的部门必须对改革的方向和一些重大的改革措施能够认识一致。否则国有企业改革就很难推进,企业也会感到非常危难,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强高层的协调背景,使这个各个相关部门在改革方向上能够形成合力。当前特别需要强调要按企业的发展规律办事,能够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为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创造尽可能好的宽松条件,在这个基础上在推改革。那么可以按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允许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措施,应该说以前已经做过,关键是做到位,做到位跟企业家的精神状态有很大关系,只有企业这一侧有了动力和活力,那么供给侧的改革就有了扎实的基础。当然我们现在从需求侧的管理转到供给侧的改革,应该说我们的难度会大得多,需求侧的管理主要是一些宏观的财政金融的调控作用,而供给侧改革需要做很多这样微观层面的操作,那么难度是不在一个层次上。

  所以下一段我们觉得提出供给侧改革措施的同时,我们需要把相关的微观层面的操作它的具体政策,能够具体的操作把它落实到位。那么这个也说明通过供给侧改革是我们摆脱当前的困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我们感觉也是唯一的出路,但同时它也是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不是一件非常容易做的事情。那么简单的说点看法,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邵主任的精彩发言,邵主任深入浅出地对当前国企改革面临的瓶颈问题做了分析,邵主任对这些问题分析是深入浅出,有表及里,每次听邵主任的讲话,我们都感觉受益匪浅,收获非常大,所以我想我建议我们再次以热烈掌声对邵主任精彩演讲表示衷心的感谢!众所周知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实际上也是在于企业的结构性的调整,通过调整结构从而激发企业的活力,那么当前我们还讨论比较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那这些问题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资源整合,优化产业结构及也是为了增强企业的活力,所以对企业的活力从供给侧改革方面,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都是达到一个同样的提高企业活力的目的,那么供给侧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两个之间有联系和区别等等,我们国有企业改革下一步的思考是什么样的,我们下面有请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 季晓南 主席做主题分享,“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供给侧改革的关系”,大家热烈欢迎。

  季晓南:那么很高兴参加中央企业供给侧改革研讨会,根据会议主办方的要求,我就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跟供给侧改革谈点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讲三个问题,第一个供给侧改革要求 增加企业的活力和动力。第二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核动力。第三以整体上市为着力点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

  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第11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划界,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发展 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公共产品,着力提高供给体系和效率,更好满足人民需要,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所以从第一次提出供给侧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供给侧改革做了系统的阐述和 全面的部署,大家看到这两次重要讲话都强调了一次,就说你要推进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那么大家知道我们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通常讲 三个主要标志,一个就是增速换挡,从过去高速转向中高速。另外一个结构转型,第三个动力转换。

  那么这个动力现在中央讲的动力刚才邵宁主任提到了,我理解它主要指两个方面的内涵,一个就说制度创新,体制改革结构转换,通过改革释放进一步的改革红利,特别是激发企业以 及大众创业创新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活力,尤其是要进一步发展企业家的作用,使企业家在供给侧的改革中能够进一步的适应市场的需求,提高创新发展的能力,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 方面就是结构调整。

  所以现在结构调整的含义上增长动力我理解它也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个培育新的能够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型企业,现在房地产有人认为过剩了,传统的相应的钢铁建材等等,都陷入比较困难的地步。

  另外一方面就是新兴产业你怎么去加快培育,现在这个一般认为就说最大的未来拉动经济增长突破点,就是数据化产业,就是信息产业,现在普遍认为是这个,上个星期我在中央党校参 加他们一个研讨会议,也是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经济发展突破点在哪儿,讲到了新的技术,新的模式,新的平台,经济发展哪个是支柱行业,或者若干个支柱行业,显然将来信息产业是重要 方面,不仅仅信息安全,包括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另外将来旅游业,老龄产业都是很重大能够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当然这里面刚才邵宁主任提到了要有退有进加减乘除,首先做好 减法把过剩产能解决掉。讲到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和供给侧改革的关系,它实际上就说两句话,可以说两句话,因为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一个重大的产权制度改革,显然是通过改革提供红利 ,本身就是供给侧改革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另外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更好激发国有经济活力竞争力,更好的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实现两个共同发展。这样子也使我们更 好的过渡这个中等收入陷阱,迈过这么一个坎,所以它是为供给侧改革也提供动力,一方面是重要内容,另外一方面体动强劲动力。简单的我的体会就是两句话。

  具体来讲要推进供给侧改革无论是自主创新,无论是结构调整要做很多工作。那么最近刚结束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王勇国务委员到会做了重要讲话,讲了三个半小时,其中第二部 分着重就讲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加大改革制度,国资委主任张毅同志在会上做了报告,2016年明确工作,提出六篇大的文章,一个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第二处置僵尸企业,第三深化国有 企业资产改革,第四深度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第五持续推进国有化经营,第六强化监管防范国资流失。很重要都是最终落实到企业干,通过自主创新激发活力,这是一个供给侧改革要求 增强企业活力和动力。发展混合经济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秘诀,第二混合所有制成为国企改革的特点,第三推进混合所有制具有重要意义。最早提出混合经济,目前经济学家认为萨缪尔森提出 ,欧美20世纪50-70年代快速发展的秘诀,从混合经济制度中找到一条能迅速而持续发展的道路。当前萨缪尔森讲的混合经济是指的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后来专家学者讨论,也有人说国有资本 和民有资本两个方面融合。

  那么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个概念,应该是我们国家学者首创,国内意识形态比较强,一讨论问题往往跟所有制挂钩,实际国内经济专家学者就把混合经济跟所有制融合在一起。混合所有制 经济这个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如果说从混合所有制经济包含这个思想来讲,十四届三中全会,就是22年前中央明确的白纸黑字文件里具有这个精神,就是经济相互发展,相互融合产生新的 形态,实际就是22年前就有这个思想,但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成了一个热门话题,而且普遍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国企改革有三大亮点,一个就是分类改革,一个是混合经济,还有一个是 新的国有资本授权体制,而这三大亮点中最大的就是混合所有制经济,而且不但是媒体专家学者,国企民企都给予很大希望。为什么22年前的一个老概念,三中全会后它成了个热门话题。

  那么这里面我理解几个方面,

  一个就是寻找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因为社会上有种观念认为2002年以后国企改革,十年徘徊,甚至认为倒退这个看法肯定不全面,但是也代表了一部分人的观点,怎么来推进国企 向纵深发展,突破多年没有解决的体制障碍这确实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二个混合经济是重大产权制度。

  第三这个混合经济这个部分不仅仅是放在国企改革中间,你们大家可以看它是放在基本经济制度里面提出来的,它是强调两个毫不动摇,在坚持公有制同时各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不仅 仅激发国企活力和竞争力,还要调动民企的活力和创造里,相互融合。

  第四也是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动力。

  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起草说明中强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特故、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 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三中全会也是强调以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014年李克强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加快发展,所以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好像混合经济就是国企改革,我个人认为这个侧重点是国企,但是它还是考虑到着眼于两个毫不动摇。

  那么这里面回答一个为什么混合经济它有它的作为经济持续发展一个秘诀呢,它就说尤其就我们国家讲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怎么实现优势互补,国有资本由于产权属性更容易实现国家属 性,民营资本天生就是市场经济产物,它更好适应市场竞争要求也更加充满活力。另外从我国状况来看,因为多年一直坚持公有制为主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民营经济在进取创新做得更好 一点,现在老讲创新发展,现在民营资本不但在就业,新增就业92%是民营资本吸纳的,今天在座好多国有资本,也要对混合经济我个人认为要采取积极的态度,GDP的60%,税收的55%左右都 是民营资本社会资本创造的,大家一定要注意现在创新成果的75%来自于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95%是民营企业。这个就需要我们引起注意了,你讲创新发展,创新发展75%是民营创造的,不是 我们国企。

  国企很重要,刚才邵宁主任讲的完全对,上天入海,我们神州,都是我们中央国有企业生产的,确实跟民营企业讲若干年内你们做不到,但是从整个创新数量讲民营企业超过我们,所以 怎么把两者优势结合起来,民企在体制机制方面更有优势怎么实现更好融合,如果更好解决这个难点我国企业新的竞争优势就形成了,而且就有利于提高我们供给侧的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

  因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去年9月13号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主导意见,第五章专门讲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是整个框架,我们讲22号文,8章30条 第一板块导言第一章至三条,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这里面可以看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讲了一个是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改革的目的,原则措施,第二个引入非国有资 本参与国企改革,第三鼓励国有资本入股非国企,第三探索混合企业员工持股。如果我们混合所有制经济能够中国经济企业活力动力明确会提升。

  以整体上市为着力点推进混合改革,怎么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为供给侧改革助威,添砖加瓦,为什么以整体上市为着力点推进混合改革,这指出一个新的概念出来,我们现在讲 讲整体上市,整体上市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都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特有现象,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特有概念,也都是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

  什么叫整体上市呢,一般我们指整体上市是一个企业全部资产或绝大部分资产都进入上市公司,不留存续企业的改制方式。集团公司有多个主业的,其中某一主业全部资产装入上市公司 成为主业资产整体上市。

  那么什么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呢?混合所有制经济本质就是不同所有制资本之间的融合,本质就是不同,它的属性就是公有制与非公有资本的融合,重点是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融合。它 的本质一定是不同资本,属性是公有和非公有,重点是国有和民营。

  这里给大家解释几个,现在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虽然讲了二十多年,但是专家学者包括企业高层专家,理解不是太一致。

  你们可以看这张就我们现在很多混合所有制经济股权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股份制这几个概念是什么关系,这个图就可以把它看得很清楚,

  公有对公有是同一类型的资本融合,属于产权多元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只有公有资本跟非公有资本融合构成混合所有制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跟混合所有制企业不是一个概念,你们看 十八届三中全会用了混合所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企业,我们现在一般人不是区分的太细,现在有个观点,说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股份制这个概念是不对的,你们从这个图可以看出来,它可 以是公司制可以股份制,只有公有和非公有的结合部的是股份制才叫混合所有制。 只要符合两种不同资本的融合,它就是混合所有制,不一定是股份制,也不一定是公司制。

  我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强调整体上市跟这个有关,整体上市跟混合所有制什么关系,涉及到前面中央国务院下发的22号文件了。再来回答整体上市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什 么关系,这次下发22号文件也叫指导意见,十分强调推动国有企业整体上市,同时第二章强调积极实现股权多元化,着力推进整体上市。第三章是讲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强调加大集团公司 公司制改革力度,大力推动国企改制上市,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

  十八届三中全会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序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稳妥发展混合 所有制经济。发挥它对供给侧改革重要促进作用,那么什么原因,从积极加快要有序到稳妥,导致社会上有些专家学者,有些媒体认为中央关于混合所有制提法是国企改革倒退,到底怎么解 读。

  为什么中央这个提法会变化,我个人认为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第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一系列生产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混合所 有制想快也很难快。第二个就这个指导意见按要求应该在最晚2014年底出来,一直到2015年中央财下发,这个意见十分重视整体上市,第二十分重视混合改革,地方认为量化,不能没有考核 ,到2010年混合所有制经济要达到多少比例,整体上市要多少比例

  下面就介绍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什么会变化,面临哪十大矛盾问题和问题。第一国有资本民营资本积极性,第二民营资本怎么跟巨额民营资本相配,第三双方经营管理上一系列的差异 和不同,第四企业员工持股。第五员工担心失去职位,第六一些地方政府也担心国有对国有肉烂在锅里面,用人分配适应混合,国资监管适应混合,资本市场如何支持,防止国资流失,时间 关系不都讲了。最主要是双方混合积极性,国有企业世界五百强,混合以后有合并报表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说民营企业混合的积极性不叫唯利是图是追求高额利润的,民营资本国有资本不 太一样,这是它的本质属性,你也不能指责他,他合理追求利润是正当的。你必须拿出优质资产高效资产他才有意愿跟你换,所以你问题出在这点。混合经济不是拍脑袋光靠热情的问题,我 今天讲的不仅仅是混合经济也是整个国企改革艰巨性复杂性要有思想准备。另外一个控制权到底为谁。

  所以正是因为混合经济面临一系列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所以改革也既要突出问题导向也要讲求实效,我们对混合经济认识在做出深化,但是也要强调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国有企业改革 重要方向是没有变的,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能快就快,不能快就稳。另外混合所有制经济取得积极进展是国企改革重要目标,外界把混合所有制中央提法解读为倒退,这个应该说这个是 没考虑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复杂性,这个不是喊口号。文件强调发展混合所有制思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把引资本与转机制结合起来,完善制度,保护产权,保护混合企业各类出资人等 。

  中国提出整体上市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改革途径和整体创新。混合是不同资本融合股份制,整体上市就是一种不同所有制融合的混合性质的股份制,话多说一点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那么为什么中央强调整体上市要加大力度呢,推进整体上市意义呢,一个体现在它是国企股份制改革的重要方向,第二个也是混合所有制经济重要形势,第三真正意义上的整体上市有利于较 好解决国有企业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弊端,有的时间关系不讲了。

  这里边主要讲两点,一个是混合经济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第二整体上市意义十分重要。从中央企业及子公司改制面从2003年30%到2014年已经达到85%,2014年末国有控股上市 公司达1075家,原因之一:集团公司未改制上市,我们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到底发生什么根本性变化。所以整体上市也是混合经济重要实现形势,我这里边给大家看一看,整体上市特别是上市 是大型企业普遍采用资本组织形式。整体上市也涉及到一系列多方面的改革,也有一系列复杂深层次的问题。

  第一个非主业资产处置,还有社会职能分离移交问题怎么解决,另外谁直接持股。

  第二个证券市场容量,大家知道去年股灾以后,导致要求国有大股东不得减持高管增持,还有注册制两大因素,现在至少要严格限制。所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好,整体上市也好,既要产 权制度改革,实践证明还要有产权结构优化,解决一股多大。有效解决一股多大问题,有利于为混合所有制创造条件,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人提供制度性保障,有利于建立市场化公司治理提 供扎实基础,这些问题都要解决。

  从上面介绍大家可以看,无论是整体上市还是混合经济都是我们的发展方向,但是改革也面临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但是我们还是要按照从中国特色出发释放国企改革,进一步增强国有 企业的活力,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实现两个毫不动摇,为我们更好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强大新的动力,我这个有些解读是个人意见不一定对,仅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季主席,刚才季主席清晰地论述了供给侧改革与国企混改之间的关系,这是时下最前沿的话题,也是较难理解的话题,感谢季主席的分享。(茶歇)

  主持人:咱们准备进行下面的会议,刚才前一个环节我们是相对宏观角度分析探讨国有企业中央企业供给侧改革的问题,那么接下来我们将有侧重的对改革中涉及到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比如说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之一便是去产能问题,我们知道当前我国经济中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特别像钢铁一些各大领域过剩严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不断下滑、工业价格持续回落,产能过剩是症结所在,怎么才能化解过剩产能,妥善处理保持社会稳定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系呢?

  接下请大家欢迎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李新创 先生做关于“供给侧改革市场的新机遇,从产能过剩的产业机会到资产配置”的主题发言,大家欢迎!

  李新创:尊敬的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非常感谢给我这个机会介绍一下从行业角度如何看待和适应供给侧改革,前面两位领导从宏观上做了很好的报告,行业怎么办,特别是钢铁这个行业一直受大家关注。

  在座有我们钢铁行业的领导,可能更多是其他行业的,那么我把我们行业一些想法和理解给大家做个简要汇报。按照以下从以下四个方面,一个对供给侧改革的认识。第二个钢铁应该进入减量发展时代,不是简单的去产能,应该是减量。第三个如何化解产能过剩。这也是国家行业和我们企业共同探讨的问题。最后是钢铁发展方向。

  我认为任何一个产业它都有不断升级,不断更好的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价值。

  首先对供给侧改革认识,像刚才两位领导谈的,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加入世贸之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目前经济总量已经全球第二位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制造业,我们在2010年就是全球第一,正是我们经济发展、市场拉动,包括制造业快速发展也拉动钢铁快速发展。

  钢铁为什么这么强壮是我们自己需要吗?不是,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巨大的市场,更主要是我们融入世界之后,给我们带来一系列发展红利,带动了钢铁快速发展。任何产业无论它在发展初期,还是在最后的成熟期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谈总量可以,一人均特别是我们城市和农村,我们城市变化差距非常大。

  这几年研究的京津冀,尽管我们有困难,并不认为我们发展就到头了,包括这些过剩产能,问题是我们发展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知道总书记的话要全面理解,是在试图扩大总需求同时,着力加强改革,着力提高企业经营质量和效率,所以我们不要忘记前一句话。

  我们研究一下全球经济体的变化,全球以投资为主经济体增速相对较高。那么中国现在我们就按2015年情况我们的第三产业超过50%,我们的服务业对经济拉动超过60%,经济发展体里面,它的第三产业超过70%、80%,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包括韩国和日本等等,它的服务对经济拉动超过投资,增速不可能过高,你消费和出口很难控制,这是一个普遍规律。因此我们对这个事情也有客观的认识,经济增速回落,如果有质量有效益,我认为低到5%也不可怕的,这是规律没什么可怕的。

  过去从短期来讲三驾马车,从供给侧来讲,我们至少在劳动力、土地资本基础上加入创新,根本就是你注重眼前还是注重长期的,这是我们要按照总书记讲的在保证总需求稳定增长情况下,加快供给侧改革,不要忘了拉动经济的需求的三驾马车,你这个经济发展不能过于波动太大。

  钢铁过剩过于严重,但是我们钢铁投资,钢铁50%与投资相关,我们投资增速20%几,降到17%降到10%,包括以钢铁为主的煤炭,一系列产业带来巨大影响,你本身投资降速过快缓慢增长,是因为我们整体经济出现大问题。我认为投资增速回落过快也是造成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原因之一。应该缓慢增速,有人分析第三产业上去,制造业降幅过快,消费增长60%是投资过快,如果投资增长5%那是不有更大问题了,这是我们对经济思考全面系统还要针对中国国情客观的来分析,这是我对强调供给侧改革我的一个理解。

  当然了确实也是要强调加强供给侧改革。我们投资拉动确实拉动不起来,拉动不起来也有因素,资金不到位,真正能够让投资人资金到位,让这样划分,我们投资增长率不到10%。另外投资的效益,边际效益递减,那么简单的关注需求侧,确实对经济增长也有问题,平衡增长,既注重需求侧,也要注重我们的供给侧。

  钢铁行业为什么发展那么快,现在钢铁行业60%,央企和地方国有,真正拉动我们钢铁发展的不是我们国有企业,我认为是民营企业,当然了话又说回来这些企业都有什么问题。从供给侧方面国家税太高,我们对比一下,我们企业综合税40%远高于其他国家。我们国企改革活力不足,我们改革红利既有让国有企业活力释放,也有民营企业活动规范,不光简单把国有企业改革,还要把民营企业规范。民营企业不规范也影响我们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强化供给侧改革能给经济长远发展带来活力,我们应该借鉴,而不是简单的学习。如果不顾中国国情,我们简单的拷贝,不但起不到作用,而且带来灾难,包括熔断非常有意思的,就900秒,包括我们损失了1800亿,这就是简单地把西方东西拿到中国来带来了灾难。

  我看到很多我们分析西方供给侧改革,完了套中国怎么做,我想可能不符的,中国国情包括中国国有企业,中国民营企业和国外也不能简单对比。所以我们一定结合中国实际,这是我们的观点。

  当然了从目前供给侧改革四大层面,一个产业界、税收面、调控层面、资本层面。

  习主席强调抓落实是根本,我们企业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不是简单的发文件开会议。

  对钢铁行业去产能,降成本,如何能够政策落实到位。那么再进一步分析会对我们存在影响供给侧改革,新兴产业能起来吗,能够嫁接传统产业下降给经济带来的整体的经济社会冲击吗,包括我们降低企业成本,降税,能降吗,能落实到位吗等等,所以这就是我们从产业角度比较担心的事情。

  我们在座的更多是央企,我们企业的问题,如果客观真实的反映,不是简单,上边对着企业不吭声了,把问题直接的迅速的互动起来,真正解决我们问题,这是我们宏观的理解。可能在座的比我更深刻一点,感觉我们口号式东西太多,我们真正落实到位的至少在我们这个行业真正落实比较困难。

  这几年钢铁亏损严重,比如去两亿产能几乎有一百万职工重新安置问题,讨论安置职工的钱就没有落实处,还不谈债务,我们感觉不是没主意,真正拿出主意让企业落实到位,让企业看到希望,否则也就是口号。

  那么对钢铁行业来讲,到底有多严重,我简单介绍一下,对钢铁要客观认识,钢铁是最重要的结构材料,功能材料。

  第二个讲钢铁产业本身的贡献,上下游对国民经济贡献也大。另外钢铁它是一个绿色产业,从建材来讲,如果更多水泥用,绿色发展来讲更多钢结构。

  我们认为首先对钢铁的判断,这张图反映中国钢铁进出口变化情况,2015年我国钢材出口量达到11240万吨,创历史新高,是1979年钢材出口量的305倍。去年2015年全国的计划中,我们的进出口贸易增加7%,钢铁保证高增长,钢铁仍然是我们中国最具全球竞争力产业。

  有人拿进口加工钢材对比,进口肯定是高附加值,中国钢铁为什么有竞争力,是我们技术进步,降本增效等等一系列进步结果,能够在全球具有竞争力至少三个要素。

  第一个满足用户要求,第二条市场经济磨炼,可以说全球最好的在中国,最差的也在中国,因为我们太多了,我们拿最好代表中国,不能拿最差代表中国。

  应该说现在钢改开放的政策,这是我们供给侧改革要降税的原因,固定了上游,所以对企业不能拿简单价格对比。当然我们出口都到哪里去了,钢铁还是有销售半径,韩国、越南、菲律宾等等国家占一半以上,满足用户就是最好的产品,总比我们出口原料强,日本韩国100%进口矿石,100%进口煤炭,我们不能简单的对比,而且他们钢铁也可以做绿色发展,关键执法严不严,企业是不是按照绿色发展的要求来做。这几年钢铁效益不好,这也是大问题,所有行业钢铁是负的。我觉得我们所有产业,把金融拉出去就下降很多,金融行业销售利率超过65%这又是体制问题,金融行业并不具有全球竞争率还是利率最高的。

  我前面讲以亏损为主,但是我最根本的我们行业简单发展,并不是不发展。

  为什么这么讲,2015年我国钢铁行业标准转折点,产量8.038亿吨,同比下降2.3%,国内消费下降5.4%,到2030年中国钢铁是什么状况,我们预计到2030年中国国内钢材需求至少5亿,任何国家不可能超过中国,以这个总量下降更让我们关注是结构变化,人工成本增加,电钢比例大幅度提升,今后还需要,但它结构变化了对我们产业会有重大影响。

  钢铁我简单归纳一句,规模巨大,占世界一半的生产消费,具有比较优势不会轻易放弃。第二个钢铁产业地位重要,第三个分化严重,再一个未强先减,再一个产权复杂,还有一个环境扭曲,我们知道减量发展的过程必然是几个规律,不能太急,不能希望一夜之间,我们都要行动起来对于大企业来讲是漫长过程。

  西方在去产能过程二十多年解决,我认为我们不可能一两年就解决,我认为至少十年以上。如果犯了急躁会带来问题。我们还做好思想准备呢,政府企业到职工还没有减量这个大背景。第二个流程调整的过程。第三出口扩大的过程。第四个优胜劣汰的过程,第五个多元并举的过程,第六创新发展的过程,包括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等等,不是一方面创新的。

  那么根据我们行业状况,我们认为至少以减量化为核心,很复杂化,以简单出路不能够根本解决问题。

  慢慢调,第一要绿色化,我们所有企业要绿色化,如何做好绿色化呢,我们在跟钢铁企业做规划中提出六个一体,绿色矿山、绿色采购、绿色物流、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绿色产业,要深刻理解绿色化一些内涵,是产业整体绿色升级。

  再一个有序化,有序发展。钢铁是最无序化的,为什么其他行业有效益,钢铁亏损这么严重,钢铁集中度不到40%,我们下游行业汽车行业90%集中度,我们上游四大矿80%以上这就是差距。

  再有我们要更好品牌化、品质化,品牌跟增长同时重要。

  还有多元化,钢铁行业流通较长适合多元化发展。另外差异化、智能化、服务化、国际化同时进行。

  互联网仅仅解决高效透明问题,并没有解决钢铁工艺流程过程中的问题,如何更好适应“互联网+”。钢铁本身制造要智能化,这是我们钢铁行业最有条件最有希望做的,同样面临更大问题,那么就业大问题,钢铁企业混合所有制做得非常好,原来26%,职工持股48%,目前仍然改革困难,我们如何更好使用,我想是全方位的,包括钢铁职工能力不强的要被淘汰,第二个没有新的招工来源,年轻人不愿意干艰苦行业,所以我们在“十三五”规划中用机器人和自动化代替简单重复劳动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我们强调智能化。

  这个行业不能简单化,一定是全面发展,包括我们如何更好适应国际环境,包括我们如何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一样的。

  在去产能过程中,一定会引起社会影响,我们已经有些企业去产能过程中欠工资,职工上街游行。保证职工的权益还有维护社会公平竞争。开放一带一路是一方面,一带一路是战略问题。还有对外开放,我们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还有协调。

  钢铁行业和其他不一样,我们讲究布局,去年全球的钢铁产量来讲,在我们江苏省产量增加11%,进出相对物流成本比较低,不能简单一刀切。

  创新我讲过了,一定是贯穿减量为主如何落实是我们面临的挑战。钢铁如何去产能降成本,时间关系不展开讲,点点题目。目前产能利用率比较低,钢铁绝对过剩,绝对过剩存在结构问题,不同品种产能利用率不一样的,另外确实要找到产能过剩主要原因,有针对性的解决。中央指导指示,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政策都非常好,落实不到位影响非常大,由于时间关系我不详细讲了,在座更多不是钢铁企业,我要强调一下市场还是根本的手段,政府要做托底,政府不托底我看很多问题难以解决,有个企业中央批了淘汰,如何安置好职工,几千职工,最根本成败关键在于落实,由于时间关系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主持人:李新创院长也是我的好朋友好领导,结合中国当前产业特别钢铁行业以此为例谈了供给侧改革的问题,他特别提出来结合中国的实际来推行供给侧改革,这个确实现在很多照搬外国的还不行,必须结合中国实际,供给侧改革面很广,不仅有产业方面还有金融方面的,所以下面我们有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 陈道富 主任做关于“供给侧改革下的金融政策趋势”主题发言,大家欢迎!

  陈道富: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下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参加下午的论坛,我是第一次来国有企业做交流的,很荣幸有这机会从金融的角度来谈谈供给侧改革以后的变化,最近变化比较大,我想因为时间有限,我想从三个角度跟大家谈谈。第一我对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理解,第二个就是供给侧改革在金融领域要求和它的表现。第三个结合各位我理解对国有企业可能在未来供给侧改革推进过程中可能碰到一些问题。

  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应该来说中央在五中全会提出大的部署,我认为是理论框架和未来政策一个体系一个展现。在过去这几年中国特别是从1997年开始,一直都是基于需求侧的管理,特别2008年、2009年以后采取需求侧的管理,其中面临很多困难,这个时候寻找新的理论来解释来指导中国的这种经济的运行和调控去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怎么样来调控中国自己新常态这个实行转型时期经济,所以这个时候提出供给侧改革我认为是答案,不仅仅指导2016年的工作,而是未来相当长时间作为基础的,这是一套比较完整一个体系,它提出包括五个发展理念,五个政策支柱,五大中坚任务,非常多的论述,我想说的是适用于比较长期的理论框架需要从中长期看这个问题。

  第二我觉得这个事情提出来有两点是需要我们更加引起注意的。

  第一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想最后应该着眼于改革,也就说中国所有实践一直都是在改革、发展、稳定三个之间进行协调,供给侧结构改革更加突出改革和调结构的重要性。在当前这种情况下,重新来认识改革重要性,重新来看待调结构重要性,这是一个信号。

  第二个从另外一个角度,供给侧,我们知道改革其实有很多方面改革,中国一直从来没有停过改革,但是这次特别强调供给侧的改革,供给侧的改革其实有中长期的,特别在当前这种情况下,在当前这种新常态历史时期,特别是它提出三降一去一补这样一个任务情况下,其实更加强调是一个去的概念,实际上是愿意忍受或者直面在调结构过程中产生镇痛和风险来取得中长期目标的。因此对风险对这个过程阵痛是认为说必须来承担是要直面,只是需要用一些政策来平滑这个过程。我觉得这个过程,强调供给侧改革一个理解,从这三个角度来理解。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那么对金融来说提出一些要求来了,对金融来说各位可能不知道对金融的概念,对金融来说,金融就需要在供给侧这种要求情况下去实现它,并且在为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产生风险提供很好化解的过程。所以你可以看到金融体系改革一方面需要把我自己本身事做好,我把金融体系把它改造成一个更加的稳健、开放、可持续的金融体系。但是同时它还是能够很好吸收金融体系,经济体系在转型过程中分析,能够更加稳健,实现更好经济体系转型,为经济转型提供积极的环境,这个供给侧结构改革其实给金融体系提出更强的问题,也就说金融体系要坚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话,现在为实体经济哪个服务,供给侧结构改革重大服务,会做出很多调整。

  金融本质是什么,金融实际上说的很简单,金融体系只是一个把资源从资金富裕机构配置到想要资金的过程,为什么大家愿意把资金交给你,由你来支配资金投到哪里去,背后是我相信你的判断,资金给你我今后要拿回来的,我相信你去选择未来的方向,未来能够得到回报,未来是有潜力的一个项目,然后最后能够把钱拿回来,所以它最后运作最根本问题是信任。

  而信任同时它还是界定杠杆的过程,我发现机会不会只有我一个人在干,金融体系我借大家的力,大家认可你取得大家的信任,就是把资金交给你,你来配置资源,这个背后是信任,同时是大家共同来做事的过程。这个过程,别人发现这个金融体系,金融体系这种命题,在供给侧的时候它就会提出对经济转型来说,中国经济现在面临最大问题是。

  钢铁这种行业里面可以看到传统行业一个下降,看到了一个很多产能过剩的问题,很多企业的困难。与此同时我们又可以看到现在经济体也体现很多不同新的产业形态都在冒出来,所有这种背后根据什么来选择,未来应该往哪个方向走。金融体系没有创造一个价值,只是去挑去认可,去把某一个价值不被认可被忽视变成主流,变成让大家认可让资金往这个流动。金融体系能不能发现价值,发现这种整个经济体系已经存在一些价值,并且能够获得大家认可,这是一个供给侧改革给金融体系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我不想展开,这个东西比较理论化了,在这个问题我想说供给侧一个结构性改革给金融体系提出很大问题,金融体系跟大家有关系可能会有这几个命题。

  第一个命题就是产融结合,大家在往金融走,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P2P非常活跃,每三家就一家P2P成为问题的平台公司。中国一方面我待会讲另外一个层面,金融体系是有风险的行业。

  但是怎么来看该不该进,对一个产业来说,现在产业也很困难,每个行业都面临产能过剩都很困难。要进金融行业,要不要进,怎么进,进跟不进,非常重要的一个判断标准是你进金融业,你能不能创造出独特的一个价值,我们知道所有大家在做事情的时候,其实核心是想要赚钱,赚钱的前提是你要看到钱,你要看到赚到钱的价值,你自己在参与,要进入金融业你可以提供的价值点在哪儿,产业进入金融非常大一个优势在哪儿,就是你对产业的理解,即使是钢铁行业,从我们外行人来看,我们分不清楚行业很多一些技术,或者一些内部的情况,所以对我来说只是看到平均的情况,我们看到企业破产,看到行业价格下跌,看到你们的亏损,从社会一般频率来看,你在行业里面对你来说你非常清楚知道这个行业它的风险点在哪儿,谁是有价值,谁没有价值,你有非常好的对行业理解,对你来说你来投资你的风险就是6%,意味着说你来做这个产融结合的时候,你可以来获得这个社会10%给你风险补偿,我只承担6%的成本,在中间获得4%的收益,如果真想进产融结合需要跟一般人士不一样的视角,你仅仅觉得金融业比较好赚你进去,你要熟悉这个行业,你看到的都是别人已经看见的市场,那么这个时候你亏钱的可能性就很大,你要了解产融结合关键,有没有看到价值点,而且有价值存在的,还会讲到一级市场等等,我就不谈了。

  第二个金融业发展,各位有一些已经进入金融业了,再想想金融集团金融板块怎么发展,金融板块的发展各位在做的时候,会涉及到两个问题,第一金融板块为谁服务,为本集团服务还是为外服务,金融板块怎么来产生一个对你来说能够产生增加值一个东西。第二个就是金融板块未来往哪个方向它自我的发展逻辑在哪儿,对于这些国企央企来说已经进去就需要来思考第二个层面问题,我的金融板块到底只为我本板块服务,或者为本板块服务同时继续往外来给社会提供服务,那么这个过程就有一个第二层面产融结合,金融我为什么要有自己来提供,而不是通过其他专业的人士专业的机构来提供,我仅仅只是来分析风险是另外一回事。我能够得到量身订作的产品这个服务对我有效。

  对金融来说,金融未来的发展,如果进入金融板块,根据中国现在这种金融行业的发展,你会发现金融将会往三个方向在走。

  第一个你会发现金融开始在走,金融未来不可避免,现在就是开放和市场化,它的准入会越来越放开,无论是金融、银行、证券、保险,还是各种理财产品业务,还有市场产品开放,它的市场开放会越来越大。

  第二个是对国外的开放,也就说这个过程,这种传统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另外一个你会发现这种定价能力,真正这种专业能力价值会体现出来,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专业的队伍,或者找到专业价值点。第二个特点在这个过程会呈现出第二个特点它的交叉、融合和分层。

  未来这种金融体系它的价值其实整个价值会出现在三个层次上,第一个层次一般来说我发现我独特的价值点,我看到别人看不见赚钱的机会,这是金融领域企业家的精神,我们需要很高的水平的。第二个就是简单的投入,未来这个过程,这个已经在做了,中国金融体系非常大的特点,它给自己不同的部门不同的领域加了很多闸门,金融体系不像自由流动水可以在不同领域流的,是通过各种阀门在阻碍流动的,这是一个困境,中国金融体系如果非常流畅的话会发现它非常有效率,跟它同义词一旦和有效率的时候发生风险传递也是非常迅速的,随着自由化跟开放过程以后,它的作用是什么,就把阀器减速下来,一个是交叉一个融合,交叉看到不同的水,不同的水位这种水位原来是套不了利的,原来看不见摸不着的,把阀门打开,批发跟零售,直接资产跟间接资产开始慢慢融合起来,这种套利价值就会出来。第二个在融合过程中,就会产生创新。就是原来只能用一个工具来服务于客户的,现在我发现两个结合起来以后,这种创新就会活跃,所以在这种灰色地带结合地带这种创新就会出现。现在分层,竞争到顶层会出现分层,这个过程机会是展开的,所以在过程中可以通过金融板块取得这部分价值,中国金融一直被压抑一直被管制又是通过各种阀门分解开,一旦把分割阀门打开以后,那么产生自由化的去寻找机会的这种空间就打开了,但是打开同时风险就来了。

  我再讲另外一个观点,这个观点跟现在不完全一样,在中国到底是直接融资间接融资这有点抽象了,以现在银行证券保险这种机构模式存在,还是以股票债券,隐性担保跟刚性对付,刚性对付我在投资的时候不为自己投资责任负最终责任,一旦亏损会找政府,政府会兜底。间接融资,你相信我,我来帮你投,如果我亏了拿资本金帮你补上,各种理财产品是直接融资,但是逻辑是间接融资,在往这边市场做必须面临中国,中国是以这种运行的真实模式。

  金融体系的改革我点到不展开了,一定会横轴纵轴打开,中国金融横轴是财政和商业性,中国这么多年金融体系一直没解决问题财政金融化,好多财政通过金融体系来实现的,我觉得这个未来会再处理。另外纵轴上跟国有企业一模一样就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到底谁的责任,商业机构正常情况对一个独立主体为自己的行为负全部的责任,对自己行为有一个绝对支配权才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金融体系为了给它冒险,在制度设计上好多方面不为自己负责,你资本金耗尽不需要负责任,其他责任债务人来担,金融体系还加了好多,等等一大堆的东西,这个过程中会发现他把你决策权拿走,这个过程出现匹配跟安全的问题,这个过程就会出现一个商业性中间的监管,整个国家宏观调控关系,跟这个有关系的我想再谈一点风险。

  金融体系最近给大家的感觉就是风险,从钱荒开始来一把从去年开始两次股跌,接着又是一把,汇率也是,你可以看到股市在过程又放到易租宝的问题,怎么来看这个风险。我觉得这个风险,其实风险来源我从两个角度阐述,金融体系风险来源三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实体经济的风险,实体经济在转轨过程中,实体经济失败了,那我在金融体系显示出来,这是实体经济转轨成熟的代价跟成本。

  第二个层面是我金融改革,我用金融体系从本来僵化管制比较严的转到市场化。

  第三个宏观调控。

  从另外角度来看,金融风险有一部分风险是应该要承担的,就像对不确定对风险来说事实上是不确定性,一个层面完全未知就是企业家精神,开拓未知可能的收益,这是企业家经常展现。第二个有收益风险平衡的,为金融可以承担风险获取收益的。最后对大家有用的,大家看到汇率大幅度波动,我讲几个观点,我觉得汇率首先大家先关心第一个汇率会不会贬值,第二选择什么样的机制,其实汇率水平我想谈一点观点,汇率水平由什么决定,汇率是什么,汇率实际上说白了就是大家拿人民币还是拿外币一个平衡点。我到底是要把人民币变成外币,还是外币变成人民币,是人民币跟外币的门,什么时候把人民币换成美元,什么时候把外币换成人民币,背后反映不是你的收入,而是反映我的信息,我的信息在哪儿,我的信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我对中国信息很有信心大家就愿意持有,如果是你没有信心,我们即使现在拿到一大堆人民币也会换出去,背后反映出信息,中国在前一波一直升值,其实前两年以升值为主的,一出国你去看,中国面临很大困境,去其他国家看他们比你还难受,比你工具还少,你虽然不舒服虽然很难受,你是矮个子中的高个子,你看到今天整个逻辑在发生变化。美国开始想加息,我要逐步回升了,中国大家看到股灾问题,看到经济下行问题,所以大家对边际效应经济下行的,经济风险高的,美国经济是回升的,边际效应在人民币贬值上有一定压力,大家怎么来释放这个压力,会想到制度的选择,汇率制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制度,所有大家看到现实展现一定是均衡的结果,一定是不同市场相互均衡的结果,汇率只是其中均衡一个点。这个过程你可以看到这里面就会选择到底是我可以通过汇率市场来调节这个压力,还是通过其他市场调节压力。

  最后讲讲利率,对国有企业来说,对利率担心没有民营企业那么大,一直讲融资难融资贵,背后逻辑是转型过程中信任的变化,中国现在在转型意味着什么,过剩产能在原有系统里面,大家对这种信心下降,因为都是亏损都是过剩产能。那么对新的系统,新的行业来说信心不足的没有经过时间检验的,所以可以看到整个社会这种以商业为基础的信任在萎缩,最后选择转向国家体制,国家会成为它的替代品,银行、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变成相对替代品,是一个大家信任的相对来说是容易的,整体来说这种信任更加昂贵,所以这个过程融资难融资贵是中国新常态下面临的问题,资源配置没发生的状态,只要让它发生,最后一句话,什么叫供给侧改革,价格本身只是一个评价,供给侧改革该发生就发生,价格就调就去调,价格下跌表面是坏事,是很痛苦的过程,是经济增长一个基础和条件,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陈主任因为今天时间关系我不多罗嗦了,供给侧改革围绕四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技术和制度)展开,而资本市场可发挥积极作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助于“技术与制度”的进步,资本市场为激活要素的活力提供平台。接下来,有请大会协办方单位北京华诺信诚财务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找项目网首席市场官 李晓芳 女士做主题发言:“借助新型资本市场,推进国企并购重组”,大家欢迎!

  李晓芳:非常感谢各位中央企业的领导,然后还能坚持到现在,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下午聆听了各位领导精彩分享我收益良多,能够站在更高位置看问题的角度也看的更远了,非常荣幸能够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一下,我本人关于供给侧改革一些体会。我分享的题目是借助新型资本市场推进国企并购重组。

  关于国企并购重组我相信在座各位领导都不陌生,而且都是每个人大家都有听说也都有感受,包括资产转让,所以在过程当中我也跟大家把并购重组这个背景简单的跟大家有一个回顾。实际上市场有这种需求变化,对当前有这种迫切需求,所以它才会需要这样的市场,对于产能过剩,市场竞争相对充分的行业,需要进行这种产业的整合,所以它就有通过并购重组减少企业的数量,建立有效的过剩产能的退出机制,减少这种僵尸企业,让资源要素重新流动。

  当前这个经济形势的压力是依然存在,这个部分行业深度调整的态势它还会即将持续。各类企业市场化并购重组需求是强烈的,这时候我们不得不提到一点就是产权市场,产权市场是发挥资源配置中绝对作用,并购重组是企业升级产业调整,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式,也是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和发挥政府作用的主渠道,它也是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2016年我觉得产权市场是新一轮产业重组,为中央企业提供市场化服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

  下面我分两个题目跟大家进行一个分享。第一是产权市场是并购重组的主渠道。第二是借助新型资本市场推进国企并购重组。

  为什么说产权市场是并购市场的主渠道呢,实际上它是四个方面的主要市场,它是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重要市场,是实现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市场,是我国现代市场体系中的重要市场,是各类企业并购重组的重要市场。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发挥市场绝对性作用,在理论重大突破和实践重大创新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紧紧抓住的主动方向。产权市场是由中国特殊国情所决定的资本形态,成立产权市场的根本目的就是利用市场手段实施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造。并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和国有资产流失,从制度上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产权通过公开的市场交易能够更好的配置资源,实现真实的市场价值,改变国有企业在改制当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最终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资产公平、正义交易的目标。

  下面我就是以两个交易所为例,我们统计了四年间中央企业在两个交易所股权项目和实物资产项目挂牌的这个数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就是我国主要地区的产权市场发展良好,虽然2015年挂牌数量略显下降,但是从两地股权项目还有实物资产这种挂牌项目的数量均是逐年递增的,结合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偏大国家倡导供给侧改革的趋势来看,“十三五”是国企改革落实力度最大时期,预计整个市场交易量会有大幅的增长。同时实际上产权市场也是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市场,为什么说它是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这个重要市场呢?因为实质上资产产权在流动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流动中实现增值,随着国企改革不断深入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之间兼并收购转让合资合营等方式进行产权流动,越来越广泛的被产权所有者和经营者所运用。从而推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盘活了存量资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权市场作为生产要素,是资源配置的重要市场。

  第三个它同时是现代市场中的重要市场,产业转型重点是市场转型,市场转型突破口是构建多元化的市场体系,随着我国经济体系不断建设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作为资本交易市场之一,多年来实践证明通过一个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使产权交易信息得到充分的披露,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实现国有资产防控风险有效退出。

  同时产权市场还是各类企业并购的重要市场,产权市场是中国独创的权益性市场,是新兴市场,是非标准化的,半标准化的,各种产权资源优化配置平台,随着混合所有制已成为中国基本经济制度表现形式之一,不同所有制之间参股力度加大,产生大量产权流动需求,产权市场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配合合适的重组对象。

  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一下,现在借助新型资本市场推进企业并购重组,因为大家现在可能都有感受,近些年可能资本市场当中已经不光是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还有一些新兴的资本包括一些新的投资体,也在资本市场当中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这种PE、VC,然后还有说这些企业实际上在各类企业交易的这种挂牌的宗数都在逐年增长的。我以2014年数据为例,企业国有产权项目的成交金额是931.55亿元,同比增长47.52%,在462项挂牌项目中,民营企业自然人,外资企业等非国有的资本受让334项,占比78.4%,非国有资本连续多年都成为国有产权受让的主力军。

  互联网思维加传播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并购重组,企业国有产权交易主要有三个环节进厂规范交易,公开披露信息,公平发动竞争。

  经过二十余年发展,产权市场已经构成了对内统一规范,对外开放竞争的市场平台,但产权交易有别于证券交易,它不像证券交易那样是一个标准化的,而且它的流动性也没有那么强,企业交易的标地涉及面比较广,政策性强,交割难度大,不同交易标地有不同的复杂背景。

  因此在产权市场中,要扩大资源配置范围,提高交易成功率,运用互联网技术搜索与社交优势可以增加转让项目信息预告,还可以有效把项目传递给客户,除了扩大资源范围,还有效降低搜索成本,从而促进产权市场发展。

  为此,华诺信诚构建线上金融超市互联网金融门户——找项目网——专注于国资资产处置项目,不提供信息双向选择,只提供被投资项目的匹配,及交易撮合业务,解决服务不对称的问题,在产业链中充当的是项目财务顾问的角色,实际运营中找项目网根据标地的实际情况,增加转让信息预告,通过社交和搜索针对大量投资客户进行有效的信息传播,起到把中央企业优势跟民营企业优势结合起来,根据各自优势不同,管理方式不同,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跨行业、跨所有制完全国企并购重组。为征集投资人降低边际成本,助于快速并购重组,这符合下一阶段产权交易处于买方交易的特点。

  产权市场是企业并购重组重要市场,经济创新转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已经具备了资本市场信息计算,要素流转,融资服务,交易结算,资源配置的典型特征,在今天仍主要服务于国企,华诺信诚财务顾问公司,在这个行业以辛勤耕耘了七年,并且被产权交易所也是连续评为十佳会员,在产权市场能够零失误完结实物资产、债权等权益类项目,我们期待在2016年为中央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会议手册中印了关于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全文,也可以作为你们将来下一步工作中的参考,然后为2016年打好国企并购重组这个攻坚战做一个基础。

  主持人:谢谢李总,并购重组作为市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和重要渠道,也是产权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要方式,通过并购重组为各类产权形成、运营、流转和增值提供市场平台服务也是国企改革下一步方向,李总结合她们公司一些实践,给我们提了很好一个方案,那么我们这次研讨会的发言环节就到此结束,特别感谢我们上述各位领导精彩发言,我们最后请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巡视员李保民同志总结发言,大家掌声欢迎!

  李保民:大家傍晚好,按照会议要求研讨会要求做个总结发言,大家通过整整一个下午时间,特别是我们6位领导专家致辞做了主题演讲,我们180家企业近300多名代表聆听了研讨会的主要内容和领导的讲解。

  根据大家在会上会下的探讨,我们深深感到这次由我们中国国资国企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主办,国资报告和北京华诺信诚财务顾问有限公司承办的这次中央企业供给侧改革研讨会是非常有意义的,到现在为止大家还认真在做在做聆听在思考。我觉得大家从四个方面认真做了探讨:

  第一个就是探讨了中央企业供给侧改革的内容和现实意义。那么我们会议标题叫供给侧改革,在元月16号省部级在中央党校学习总书记对供给侧做解释,从理论和实践实践来看,真正的原文他用的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说你们要这么简单就简单了,但是大家都理解,但是严格的讲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一个供给侧,一个结构,一个改革。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供给侧与需求侧是相对应的,供给与需求是相互统一有机整体。那么需求侧刚才大家都探讨,需求侧是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专家领导们都讲了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那么供给侧在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这些要素大家在探讨中谈的非常具体。四大要素特别是创新重在追求就是在优化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也就说中长期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再有刚才我们研究中心的讲更多是在中长期,特别是在供给侧这方面我们现在短缺可以说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大家都知道中央企业在2011年、2013年你们都是参与者,我们进行管理,我们用13个大的方面,坦率的说短板在技术专利这块,包括我们现在说的信息、互联网的应用等等这些方面我们还远远不够,这样例子很多,也就是我们在无形资产这方面我们还没有形成真正软实力,管理创新包括我们在座经营管理者,你们的经营管理,你们的品牌商用商标,这些怎么在我们新的时期发挥作用,特别在“一带一路”研究过程中,我们和欧美比较我们短板也是在这方面。那么制度创新公司股份制改制,包括优秀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包括大家在实践中都探索过不同的地方,股份制合伙制,更多我们新的平台是什么,打造供给侧改革新的平台是什么?季主席通过混合所有制给大家开拓视野。供给侧改革主要内容就是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这很难做到,主动减量很难做到,实际我们中央企业在一系列改革探索过程中,通过收购兼并重组改制,加强管理等等,我们一直在做,那么新时期下更需要我们深刻把握住它内容和现实意义,这样来提高我们行动自觉性,这是第一方面探讨中央企业供给侧改革内容。

  第二个大的方面大家探讨中央企业供给侧改革任务和实际举措。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五大重点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降成本。关键处置好僵尸企业,僵尸企业这次也是我们关键也是重点,那么在处理僵尸企业在做好四则运算的时候,企业要充分运用五大政策优势,大家通过讲解发言都提到了,宏观政策要稳定,特别涉及到我们企业一些政策,比如说企业实行减税,降低财政赤字率,包括专项资金,大家现在都知道中央经济会议已经定了,拿出一千亿解决地方性产能过剩问题或者僵尸企业,中央企业有国资委,具体政策出来了,宏观政策还很多,那么产业政策特别功能性产业政策要加以引导,哪些能做我们要明确,做和不做都不明确,这就是我们说投资明细目录到底是什么,微观政策要活,特别是我们企业供给侧改革的主体,那么怎么通过自己产品服务,创造有效供给和开拓市场有效的问题。那么改革政策要实,就是不仅要出台,对特色要独到,社会政策要托底,特别从意识、理念、资金、物资包括社保、安置就业等方面做好充分工作。也就说要切实守住民生的底线,我们探索的供给侧改革的任务和实际举措。

  第三个方面探讨供给侧结构问题和突破性方向,大家谈的时候明确讲我们借助经济新常态这个时期面临突破问题,已经不是总量,但是现在主要是结构问题。而结构特别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我现在监管一家企业,神华集团,整整多出10亿吨,商业银行流动资金会造成很大问题,所以刚才大家都提到了,煤炭、钢铁、有色、建材、水泥、玻璃、船舶等等,可以说传统行业遭遇了三十年以来最严峻的瓶颈时期。大的环境大家都知道,实际上整个金融危机世界八年了挥之不去,我们现在找不到一个产能过剩新的平台,所以我们现在挥之不去。特别是我们国家需求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消费结构快速升级,而供给结构却没有得到及时调整,现在供给过剩供给不足同时并存,这是我们当前最大的特点。一方面刚才讲到了煤炭、钢铁、有色、建材、玻璃等等,土木出现严重过剩,与消费升级创新不足,如新能源汽车,高端信息产品,以及优质服务,比如我们健康产业,美丽产业,绿色产业等等,导致消费大量外流,我在研究过程中我关注这个数字,就是据统计我国境外消费突破一万亿,光在外面消费,如果把教育、医疗、保健的消费,比如现在北京遇上西雅图的电影到外面去生孩子,把这种消费算上,到美国生个孩子,需要200万人民币,那么这种消费如果算上的话那规模就更为惊人翻一个跟头都不止,面临这些问题我们分析了我们瓶颈,特别邵宁主任他分析了四个瓶颈,一个是规模巨大,结构失衡。一个高额存款,我们没有独特产品和服务去引导他,独特产品服务缺失。再一个我们高新技术,新的技术和利润增长点没有找到。第四个方面人工成本和环境成本上升,我们要素成本优势下降。那么针对这些瓶颈问题我们急需加大体制性改革力度,扩大国内有效供给,提供供给体制质量和效率。那么怎么来突破呢,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找到新的平台,这是我们在各个文件讲的也是我们现实需求。那么从国有资本,从中央角度来讲,我们说更多的要往三重三新三科(音译)去配,现在梳理主营业务,剥离副业,处置无效资产。围绕五大建设三重三新三科分类的布局,大家也谈到了宏观上我们要突破瓶颈效应,那么在微观上大家经常都是和邵主任建议一样,要降本增效,妥善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第三要创新体制机制,第四一定要建立均衡约束机制,第五个投资决策机构,这是第三个供给侧瓶颈问题突破方向。

  第四个方面我感到大家探索中央企业供给侧改革的行业特点和特殊路径,那么中央企业它有特殊的作用和功能,也是重要的政治的经济基础,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探讨结合自己实际,说了一些途径和办法,充分体现了中央企业的特色,时间关系我不展开跟大家一一讲了。所以我觉得今天这个会,从这么三个方面探索的很有深度,范围也很广,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拿出更具体操作东西,我们相信有这次良好开局之后,而且大家也谈到我们供给侧的改革它是一个持久战,要有具体落实措施以后可以更多探讨,时间关系就总结到这里,总结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李保民主任,保民主任应该说对今天下午研讨会全面深入总结,也是我们进一步回顾前面嘉宾讲的一些精彩内容一些重点,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对供给侧改革对企业发展等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加深了解,今天下午的内容我觉得很好,角度选得好,质量也非常高,专家各位领导分享的观点也很精彩。现在我宣布本次研讨会结束,感谢各位嘉宾的分享,感谢各位耐心聆听。

top论坛日程

主持人:苏桂锋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闻中心副主任,《国资报告》总编辑
14:00—14:10 大会致辞
张士传 中国国资国企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14:10—15:10 中央企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瓶颈问题预测
邵 宁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国国资国企产业创新战略联盟首席顾问
15:10—16:10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供给侧改革的关系
季晓南 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
茶歇时间(16:10—16:20)
16:20—16:50 供给侧改革市场的新机遇,从产能过剩的产业机会到资产配置
李新创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16:50—17:20 供给侧改革下的金融政策趋势
陈道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
17:20—17:40 借助新型资本市场,推进国企并购重组
李晓芳 北京华诺信诚财务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找项目网首席市场官
17:40—18:00 领导总结发言
李保民 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巡视员
晚餐、互动交流(18:00—20:00)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41706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22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