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申万宏源张剑:保荐机构要吃准吃透企业本质 讲好科创企业故事

林倩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林倩)7月22日,科创板开市满三周年。申万宏源证券公司副总经理、执委会成员、投行委主任,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剑表示,经过3年的发展,科创板在发行、上市、交易、退市、并购重组等重点环节形成了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有力促进了资本市场生态环境的深刻变化,为进一步实施全面注册制提供了宝贵经验。 

  科创板企业兼具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特点,张剑认为,要讲好科创企业故事,保荐机构要吃准吃透企业本质,将企业的信息如实、准确地传递给资本市场的广大投资者,还要加强关于企业核心技术的可理解性。

  积极变革主动应对市场变化

  科创板及注册制为券商投行业务收入贡献了重要增量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挑战和改变。张剑表示,一是券商承销职能被大幅强化。如在承销组织过程中,吸引足够多的投资者参与认购并保证发行成功是主承销商的基本职责;同时,券商还应发挥发行人、投资者、其他中介机构等利益相关方的协调和平衡作用,做好信息传递、价格发现、综合服务等工作,这对证券公司投行业务也意味着新的挑战。

  “二是注册制下对投行的业务拓展思路创新、研究估值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注册制下上市标准较为灵活且多元化,区别于主板的持续盈利要求,注册制板块更关注持续经营能力。因此,业务承揽思路也必然发生改变,对发行人的创新科研实力更加重视。”张剑表示,估值方面,科创板上市企业主要为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这类企业通常处于较早的发展阶段,传统估值方式往往不适用,估值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需要投行人员对行业、企业、核心技术、经营模式等问题有深刻的理解。

  三是对投行盈利模式和业务流程的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张剑表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保荐机构需要提供研究报告并参与战略配售进行跟投,实现保荐机构与发行人、投资者三方利益的结合,这对证券公司保荐业务水平、市场定价等都提出了新要求;同时,盈利模式发生了变化,通过创新产品及服务、优化整合,证券公司实现了对核心客户的聚集和引领,带动与投资、经纪、资管等业务,建立起共赢发展模式。

  对于市场出现的变化,申万宏源积极变革主动应对,强调深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客户。目前围绕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大西南、华中等区域开展重点布局,将包含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装备军工等在内的新兴产业作为重点聚焦行业,同时注重围绕行业头部客户打造大投行“生态圈”。

  同时,申万宏源强调全产业链全产品覆盖。以提供涵盖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并购重组、分拆上市和境外上市等在内的全产业链全产品服务为宗旨,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综合金融服务。跟投也取得了较丰厚的投资收益。申万宏源还建立大协同机制,提升承揽、投研、定价与销售能力。

  促进定价环节的市场化表现

  2021年9月,科创板询价新规实施。张剑表示,本次制度修订后,对于抱团报价的打击效果立竿见影,项目发行市盈率上升,部分企业发行定价突破了“四值孰低”。

  “交易所对科创板询价规则的及时调整,实质上赋予了发行人与主承销商在最终定价中的自主权,促进了科创板在定价环节上的市场化表现,整个板块表现出估值水平更加合理的趋势,消除了拟上市公司对科创板首发定价具有抱团报价现象的顾虑。”张剑认为,配合一系列对网下投资者行为处罚的相关条款,保障了科创板首发表现的良好生态,目前,科创板首发环节能够较好体现发行人、主承销商和投资者互相博弈的市场化定价过程。

  在维护新股发行市场稳定方面,张剑认为,投行首先要在提供《投资价值分析报告》的过程中,加强独立性和合理性,提供合理估值。在最终定价中也有一定自主定价权,在2021年9月之后发行的项目中,既有定价大幅高于“四值孰低”的项目,也有大幅低于“四值孰低”的项目,主承销商在注册制IPO发行中的定价责任和需发挥的作用进一步增加,大型主承销商发行团队均在加强人员估值定价能力的培养。同时,主承销商也在不断与发行人沟通合理定价的观念,管理好发行人估值定价预期,合理规划募投项目,在充分考虑市场、行业及承销风险后,审慎确定发行价格。

  我国承销制度自2001年9月证监会发布的《超额配售选择权试点意见》后,就已有超额配售选择权(“绿鞋”)机制的制度基础。张剑指出,此前在主板和创业板、科创板,由于破发情况不明显,且具有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数量需要达到一定较大的发行数量时才能使用的要求,应用情况较少。但在北交所的公开发行中,目前所发项目已普遍使用,对于保护新股上市表现具有积极作用。“我们认为,未来降低其他板块使用超额配售选择权的门槛,积极实施超额配售选择权,也将有助于实现一级市场向二级市场的平稳过渡。”张剑强调称。

  充分发挥保荐机构“荐”的作用

  三年间,作为我国注册制改革“试验田“的科创板,从开市之初的25家企业,到如今超400家企业,发展不可谓不迅速。张剑表示,科创板企业兼具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特点,要讲好科创企业故事,保荐机构要吃准吃透企业本质,加强关于企业核心技术的可理解性,清晰阐明企业、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信披文件提炼重点、挖掘亮点、传递价值,充分发挥保荐机构“荐”的作用,做好企业和投资者沟通的桥梁。

  在他看来,保荐机构既做到“保”,还能做到“荐”,要求保荐机构坚持走专业化道路,进一步突出专业能力的核心地位,不断提高专业水平,适应注册制要求,加快从通道化、被动管理向专业化、主动管理转型,切实提升保荐、定价、承销、督导等核心能力,为企业提供全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

  在项目遴选方面,张剑指出,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以及核心关键技术发展方向。一方面深刻领会审核监管对“科创属性”规定的精神实质。另一方面加强对企业、行业的研究和理解,结合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潜在市场,严格审核企业科创属性,从源头上挖掘具有真正“硬科技”的企业,讲好科创企业故事。

  同时,保荐机构还要完善投行业务系统,提升智能化水平,加快项目团队在应对客户综合金融服务需求的响应速度,提高公司内部日常管理与大数据分析的效率,提供更智能化、信息化的工作支持。此外,还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申请与反馈等文件报送的质量。

  “科创板已平稳运行3年,全面注册制未来可期,在汲取科创板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我们相信全面注册制改革将会更加行稳致远,将有更多优秀的高质量企业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注册上市,进一步推动创新型国家战略,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张剑强调。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