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股聚焦 > 大蓝筹专区 > 清华同方 > 新闻报道 > 高端专访

同方董事长陆致成的另类决策:凡事说四次基本同意

分享到微信2014-07-29 14:45 | 评论 | 分享到: 作者:来源:证券时报

  他不是个像唐僧一样耳根子软的领导,其实,陆致成的“说四次”里自有奥妙
  一套房子,说“产权归你,使用归孩子”。于是那些从村里到县城读书的孩子学习、吃、住都在那个房子里,那个屋子能住一二十人,离学校很近。
  陆致成说,做这一切,都只是知青的情结。
  所以肯定不行;第二次又说一次,说明你自己还惦记着呢,自己想清楚,我也听清楚;第三次,基本上这个事可以讨论了;第四次,他做了很清晰的方案了,你我都清晰了,当然OK了。所以一般的人为什么忽悠不了我,他忽悠不到我四次,我没有给他忽悠我四次的机会。”陆致成笑言。
  血脉里的产业报国情怀
  真正让他走上清华同方创业道路的是其血脉里产业报国的情怀。
  不为外人所知的是,陆氏家族的先人早在百年前就开始了产业报国理念的实践。陆致成的爷爷陆绍云1907年就在黄炎培的资助下东渡日本留学,考上了东京帝国大学的纺织专业。陆绍云那代人讲的就是工业救国。所以回国后陆绍云就一直在做纺织工业。
  据说,陆绍云墓碑后面刻着四个字——“创新为信”,这就是他当时从日本回来以后搞产业的宗旨,也是他们家族传承并坚守的理念。
  等到了陆致成父亲那一辈,兄弟五个人都在科研领域。他们全都是高知,主要在学校的科研单位,那一代人讲的就是以科研教育来报国。
  及至陆致成这一代,经过了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然后赶上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大时代机遇下,陆致成产业报国的情怀被激发出来。从高知家庭下到农村,看到了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是怎么生活的,等陆致成再回到清华,回到高地,就会有这样的责任感,就想要真正做一些对这个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事。
  从科研人员到同方董事长,陆致成从来不觉得自己的角色有什么转变。在他看来,一路走到今天,是对科研报国、产业报国的一以贯之。
  “我先做科研,科研成果要推广,推广的过程里需要一个机制,就顺理成章走到所谓的‘教授做老板’。”
  陆致成研究的课题是“空调的计算机控制”,为了推广课题研究成果,就成立了人环公司。所谓“人环”就是人工的办法创造一个环境,就是空调。后来,人环公司并入同方。
  而同方也是沿着这样的逻辑一路发展过来。
  “产业化的机制走到一定程度以后,是原始积累。上市之前我们大概有一个亿的净资产,一年一两千万的利润。那个时候再想发展,原始积累不够了,所以就上市了,就有了技术加资本的概念。”
  同方要做加法和乘法
  继任同方董事长以后,陆致成显然要转换角色,对同方的关注也从具体的业务层面上升到战略层面。在陆致成的规划里,同方未来两三年的发展战略,是要把相通的东西整合在一起,去做更大的事情。
  陆致成表示,加法和乘法是同方未来三年最重要的事情。加法很好理解,而乘法就是上市。陆致成拿同方国芯举例说,2001年同方投微电子公司一共3000万元。而上市后现在国芯的市值将近100亿元,同方占40%,同方的价值就是40亿元。10年大概增值了100倍,这就是乘法。
  陆致成坚定地认为,按照国芯的模式探讨同方的价值,同方就是十来个国芯。
  陆致成正在筹划着一盘清华同方产业重组的资本大局。当分拆上市已经走不通时,陆致成决定按照现在的政策环境调整策略。同方的策略是什么?“走国芯之路,重组产业。”陆致成回答得十分干脆。
  在陆致成看来,同方的主业就是科技成果孵化。这也是同方不被外界所理解的商业模式。因为一般的公司就是一个主业,很清晰。而同方是用孵化器的模式培养很多的科技公司,做这些科技公司的控股股东。把这些企业孵化大以后,让他们去上市,体现更大的价值,同方拿到价值,同时不断地培育这些企业,不断扩大孵化的产业群价值。
  陆致成告诉记者同方现在有四五家公司可以走国芯之路。而这些好的产业之所以还没有上市,是因为还没有完全地解决完团队的事情。团队的事一解决马上可以操作。
  对于同方的未来,陆致成的期许是顺着这条路,按照同方已有的商业模式不断地把它走好。
  真君子 自风流
  从科研人员到今天的同方掌舵人,陆致成一路走来洒脱流畅。
  他做什么都没有一定之规,也从来不较劲,不焦虑,用陆致成自己的话说就是“天塌下来有个儿大的顶着,该吃吃,该睡睡”。这种超乎常人的洒脱或许是源自他高度的自信。
  一位熟悉陆致成的同方高管说,陆总真的是那种大道无为的人,但实际上他又把事情想的太清楚了。他不是在一个小道上前行,他是放眼世界的往前去走。他是真君子,自风流。
  当记者问陆致成真君子怎么理解时,他飞快地回答了一句:“君子是什么事都没关系。”这看似摸不着头脑的一句话,差点让记者以为只是敷衍的回答,却在后来的某个瞬间忽然开悟:在这个名来利往的社会中,你能做到什么事都没关系吗?
  “其实他是一个非常有浪漫情怀的人,否则他不可能把这个产业做得这么大,但同时他在很多方面又很严谨。”陆致成身边的人说。
  陆致成喜欢草原歌曲。除了内蒙情结,还因为他喜欢草原歌的悠扬。“我只要唱歌,脑子里就自然出来一个画面,觉得很舒服。”
  记者注意到很多IT人都喜欢草原歌曲。陆致成认为,这是因为草原歌曲很开阔。IT行业的人多少有些理想主义,想象的空间也大,思维比较活跃一些。做IT的思想不活跃,就做不下去了。
  如果你仔细研究陆总办公室里的两幅书法,或许也能读出一个“诗情画意”的陆致成。
  一幅是爱新觉罗·溥杰送给陆致成的“振铎”二字,意为敲钟,对陆致成而言就是警钟长鸣。
  另外一面墙上则是舒乙送给陆致成的一幅钱绍武的书法作品。写了宋代陈与义《临江仙》里的一句词: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极静,极美。
  陆致成喜欢这样的意境。“虽然我也不会吹笛子,也没在杏花影里待过,但是我觉得意境特别好,特别静。不是风风火火的那种”,陆致成说,做企业需要这种意境,风风火火容易出事,尤其权力很大的时候,平静是很重要的意境。
  但挂在墙上的,都是不容易做到的。
  采访中途,陆致成点起了烟卷。据陆致成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他近几年的烟抽得厉害了。生性洒脱的陆致成,抽烟显然不可能是因为焦虑。那么,他在思考。
  所以,他需要杏花疏影的意境,需要小院种菜的安闲。
  院中闲度一日,光影已过百年。百年前的工业救国和百年后的清华同方,或许都曾在陆致成的思考中翻腾、平静和从容。
  要对投资有控制力
  上市以后,陆致成是上市公司的总裁,就不能只是考虑人环的事情了,他想的是整个公司按照人环走过的路,其他的科技成果如何产业化。
  而在众多的科研成果中如何选择项目投资,也是同方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陆致成告诉记者,同方在做投资的时候有一个基本思路:我投这件事,要对这件事有控制力。
  “这件事成了很好,这件事不成,能不能拐弯?因为做事的人基本素质是可以的,这件事往前走不通了,把这个能力转到另外一件事,也许就通。这是我做每个投资的时候都想到的,这就是我所谓的对投资的控制和把握。具体能拐哪去,也很难说。”
  说到这儿,陆致成给记者讲了同方投资威视的个中曲折。
  同方威视以辐射成像技术为核心,主要提供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安检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如今在机场、地铁站等重点安防机构,都可以看到威视的产品。
  在陆致成看来,同方投威视的时候,做事的团队好,运气也好。陆致成说,当时正值朱镕基总理抓海关走私,这是个大好时机。
  同方威视做了一段时间后,美国人炸了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我们政府本来已经跟美国厂商订货了,都考察过了,就差签协议了,结果大使馆一炸,不跟美国签协议了,而这时威视的产品也差不多出来了,于是就定了我们的货”,陆致成说,这些事有些都是有历史机遇。而有些事情就是运气。威视的运气是,当时是李岚清副总理和吴仪在主抓这件事。
  陆致成告诉记者,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后,他陪吴仪一起去北京海关看威视的一台正在试用的设备。由于在他们到之前10分钟海关停过一次电,陆致成和吴仪到了以后,那个设备没运行起来。
  在回去的路上,陆致成向吴仪解释,吴仪说:“没有问题,我是搞科研出身的,科研问题经常这样,我相信你们能搞出来。”
  有了这般懂行的信任,威视终于破茧成蝶,以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扬威世界,成了同方和中国的一个骄傲。
  “但当时我在投威视的时候,谁知道后面的运气什么样啊?”陆致成当时想的是,集装箱检测技术的用途有很多,比如加速器,医疗领域也用。如果威视的路走不通,还可以转向医疗、自动控制等领域。
  这就是他主张的对投资的控制力,这件事做成了最好,这件事做不成,还有能力去做别的。
  同方威视是团队好、运气也好的例子,而百事通就是一个典型的转向案例。
  同方最早有教育资讯这个项目,本部想做内容。但后来教育资讯部门就慢慢地开始做电视了,包括百事通内容加服务的公司、数字电视、游戏这一套东西都是从教育资讯的本部里分出来的。
  所以陆致成一直认为,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团队,有一批人慢慢地走,只要这批人能力是好的。“他这件事没成,有经验和教训,可以转弯的。一个产业搞十年,不断的转。说是一件事,其实和当初相比,已经不知道转了多少弯了。”
  陆致成 清华同方董事长
  ■本报记者 马 燕
  即使写过多篇人物专访,但要用一个词来描述清华同方董事长陆致成,对记者来说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你很少能看到一个人身上集合了那么多不同的特质:他洒脱流畅、大开大合,很多时候更像个开悟的哲学家,同时又铁腕决断,毫不迟疑;他是透明的,一切都坦承相告,但他又是触不到的,当你以为离他很近了,其实还隔着些什么。而这显然也并非陆致成刻意为之。就像太极高手一招一式间带动的风生水起,这个站在时间上的男人,已经由内而外生成了他强大的如金钟罩般的气场。
  好在这个金钟罩是透明的,记者才得以素笔浅描这位同方掌舵人。
  已经“退休”的董事长
  挺阔的身板、敏捷的思维和动作,以及充沛矍铄的精神头,让年富力强这个词用在65岁的陆致成身上也丝毫不嫌夸张,以至于记者在与陆致成初次见面时将其错认成了他的一位学生。
  陆致成正在享受他人生中最为自由的阶段,他认为自己已经“退休”了。陆致成向记者问道:“你脑子里的退休是什么概念?旅游?但如果让你天天去旅游,你去吗?”
  “不说有没有钱去,也没意思了。”
  陆致成说他最近在跟人讨论退休的事情,他认为,退休的真正含义是“你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包括官员都是这样,愿意种地的种地,愿意旅游的旅游,我现在已经‘退休’了,就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就行了。”于是陆致成便真的在自己郊区的院子里挽起裤管种起了菜。
  爱种菜,会种菜,倾心田园,对于来自高知家庭的陆致成来说,恐怕是那段上山下乡知青岁月的留印。
  曼色尔说,青年时期是要做一点什么事情及变成一个什么样人的一种时机。每个人的青年时期都是一生中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一定意义上,上山下乡的知青岁月成就了后来的陆致成,让他接了地气。
  20岁那年, 大时代洪流中的陆致成响应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在内蒙古草原一个偏僻的牧区一呆就是五年。
  对于现在的陆致成而言,几十年前的事情已经可以如烟。尤其是生活上的艰苦,更是不值一提了。但那五年所得到的对于中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和了解,却是陆致成颇为看重的一笔财富。陆致成告诉记者,知青岁月对于他了解中国是怎么回事非常重要。
  在记者所接触的经历过那个时代后来又有所建树的人物中,在这一点上,观念恰都不谋而合。同样经历过上山下乡的纳斯达克中国第一人徐光勋就曾对记者表示,在中国做事情,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很难找到正确的答案。“每个历史阶段转折点的特点是什么,今天所有的问题是怎么来的。如果不知道过去是怎么形成的,很多事情都解释不清楚。”
  如今陆致成仍然会每年回当年插队的地方好几次,核心问题就是想了解今天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农民怎么看政府,怎么想他自己的事情,想国家的事情”,陆致成认为,这个其实也是很重要的社会调查,通过这种回访,对社会更有深刻的体会。
  而把所谓“社会调查”选在当年的插队地,是因为在那里才能了解到一个真实的中国。用陆致成的话说,就是“他们和我不用瞒着,不用说官话,都是老乡。这其实是很重要的一条”。
  知青岁月了解真正的中国
  自己掏腰包助乡民教育
  陆致成的回乡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他最早为老乡们做的就是教育。
  上世纪80年代,离开内蒙十几年后陆致成第一次回去,那次回乡之行对他撼动最大的就是那里的教育。
  “那个时候没有电,也没有通信,房子还是老房子,路还是那个路。一帮半大小子在那块儿,什么事没有,就坐在柴火堆上聊天,也没有出去打工。那时候改革开放也不是很久,农村地区也没有那么开放,一堆半大小子也没活干,闲待着。”
  陆致成当时就决定让乡民们的小孩出来上学,让下一代一定要有文化。但那些半大小子已经来不及了。于是陆致成就给乡民们定了一个政策:所有小孩,从小学开始,只要出村念书,他都负责。吃、住、学费,一年费用几万元,陆致成个人全包了。
  二十年多年过去后,当年的孩子现在都结婚生子了。其中更是有好几个大学毕业生。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是一个达斡尔族的女孩,考上了内蒙医学院。
  后来有一次陆致成和旗里的书记一起回村子,在大队长家聊天,这个女孩的妈妈进去“噗通”一下就跪在了地上,把陆致成他们惊着了,这一跪包含了太多,一个人的命运,一个家庭的命运就此转折。女孩现在留在了呼和浩特,她妈妈也去了跟她在一起。
  据说,从达斡尔族女孩开始,村里大专学历以上的毕业生陆陆续续大概也有七八个了。
  陆致成说,这件事能成功,除了他有这个想法,还有很重要的外因。“从村里到县城,没有人张罗不行。我们一块下乡的当地知青,她后来在民族中学当教导主任,她负责张罗管理这些孩子。”
  陆致成个人出钱给这个老师买了
  责任心比任何制度都重要
  于是记者和陆致成的话题谈到了管理中千古不变的用人大计上。如何选才用将,是每个管理者的重要课题,也是凸显不同管理风格的关键所在。
  陆致成的管理风格是放权。同方一位高管对记者说,别的老总说放权可能只是说说而已,根本放不下,但陆总是真能撒手放权,说不管就是不管。
  陆致成说,同方经营的基本理念是,希望给每一个人平台,希望信任每一个人,让他发挥他的作用。“我不试图去控制每一件事,我希望你们控制好自己的每一件事。像老师对学生,希望你学会,不希望你学不会。我给你平台,你自己去努力。反而你会更加珍惜自己的平台和天地。”
  至于用什么样的人,陆致成最看重的是责任心。陆致成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比如他的签字权是5000元,但是他签了两个4900元,一点也没违反制度”,所以,有严格的内部制度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责任心,“要把这件事当成自己的事干。”
  陆致成知道,不可能所有人都有责任心,不可能所有人在每时每刻都有责任心。“但同方主要的核心人员对同方是有情结的”,陆致成认为,团队对公司的忠诚是培养出来的,这跟小孩孝不孝顺父母是一个道理。
  “小孩不孝顺父母,父母一定有问题。你对小孩这么多年的教育带来的他不孝顺,这是必然的。有基因的因素,从社会学来讲,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企业的忠诚度也是这样来的。孝顺不孝顺,忠诚不忠诚,一定是双方互相的影响。”
  陆致成说他没有看人的本事。所以同方基本没有空降大员。“你可能有很好的经历和阅历,但是那是过去,我不知道你会对同方怎么样,所以我一定先给你一点事,再给一点,再多一点,做的好的话,职位会越来越高,干的不好,平台越来越小。”
  老板只要说四次基本同意
  用人问题上独树一帜的陆致成,在决策上也很有自己的一套。
  陆致成说自己基本没有头脑发热一激动就拍板的事情。“我这个人很难忽悠,我有一个特点,你忽悠我的事我一般不做。”
  而同方员工在与陆致成的长期接触中也逐渐摸到了他决策的一些规律,“老板只要说四次肯定同意。想让老板做什么事,第一次报上去没反应。第二次老板多听一下,还是不行。第三次老板说讨论一下吧。第四次基本就行了。”
  乍听上去,似乎陆致成也并不是无法忽悠的,甚至是一个像唐僧一样耳根子软的领导,但实际上,“说四次”的过程里自有奥妙,这是一个理性思考的过程,并不是真的说上四次就行了。
  “第一次你没弄明白,我也没听懂,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金融市场
理财导航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