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把握金融科技未来发展趋势

郁东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金融科技和银行数字化转型是当前金融行业炙手可热的话题,很多优秀的业内实践也似雨后春笋般出现。市场普遍认为,未来十年金融科技将会高速发展,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应用市场。

  考虑我国经济体制的特殊性,结合当前金融业务实践背后经济改革和金融体系的建设历史,本书解读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和决策机制,对金融科技理论研究和一线业务工作实践进行系统化总结。在金融、经济、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基础知识之上,综合运用组织学、经济改革史、心理学等学科进行更高层面驱动因素的分析,力图更加深刻地认识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所把握。

  本书对金融科技的分析不仅局限于自然科学的规律和理性,还兼顾社会科学的成熟理论和研究成果,既有“事”的规律,也有“人”的驱动,通过对金融科技的本质思考和见解的系统性论述,帮助读者对金融科技的理解更加全面、系统和深刻。例如,金融服务于实体企业,本书认为,金融科技应该更倾向于扶持创新型企业而非套利型企业,应该鼓励勤劳致富而缓解扭曲的资本和经济结构。再如,本书认为,人口是财富而不是负担,重视和解决我国当前人口问题,才能持续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和金融长期兴盛,才能更好地发挥金融科技赋能行业的作用。

  遵循“业务、历史、理论、比较”的分析框架,本书剖析和解释不合理现象、分析问题背后的逻辑,为未来决策提供参考。从历史的角度,只有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历史成因,理解事物的演变发展是遵循路径依赖的,才能更好地解释当前的现象和各种看起来的“不合理”。从理论的高度,借助成熟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对所见所闻进行更深刻的剖析,抓住其本质规律。而比较的方法,强调需要关注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社会环境的影响,提醒要结合中国特有的国情和发展经历,结合中国实际环境对成熟理论和规律的内在机制进行识别,进而对中国金融科技未来的演变趋势有所洞见。基于此,本书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比分析了中国和美国金融科技差异的深层次驱动因素,以及中国头部金融机构的软预算约束、逆向软预算约束和感召型权威等典型特征,提出了金融科技创新在中国落地时需要考虑的各种主要因素及各种选择的优劣。

  二是回顾了从人工智能到金融科技的发展历史,解释了人工智能和金融科技在近年获得快速发展的多方面驱动因素,从数据的角度阐述了人工智能的核心逻辑和能力边界,强调对待具体问题必须具体分析,金融科技才能取得成功和高效的应用效果。

  三是对金融数据的科技应用和价值更深入地挖掘,并从数据集中共享的角度,对金融机构“对内”的数据中台和“对外”的数据共享进行剖析。数据是金融科技的“燃料”,随着数据明确界定为是和资本、劳动力等并列的生产要素,本书还从政策和监管视角,对数据要素的资产定价模型做了初步探讨。

  四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分析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需求,介绍了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简要历史,根据历史规律和路径,对开放银行、数字化转型和场景化金融中存在的矛盾悖论和潜在突破方向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金融科技创新方法论和分析框架,从而帮助读者理解为什么和怎么发展到当前的阶段,也能以此为基础对未来的前进方向有更加合理的判断。

  五是将金融科技在金融安全、支付清算、普惠金融、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数字货币、智能营销、智能客服等多个细分领域的应用进行了逐一分析。对每一个细分领域,使用金融学、经济学、统计学、社会组织学、个体心理学、计算机学等多个成熟的专业理论作为分析基础,回顾并考虑了中国经济改革和金融体系建设历史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以金融科技在国内外的行业实践为依据,用本书所建立的分析框架,深入分析金融科技在以上各个金融细分领域内应用的业务逻辑、科技落地、实际困难、深层的本质驱动力,并提出金融科技在细分领域内进一步突破的方向和建议,为金融科技给金融机构赋能提供从理论到业务再到实践全流程较为深刻的分析。

  六是从金融科技团队建设和系统规划方法论、工程研发方法论和模型中台方法论三个维度对中国金融机构进行金融科技实践提出了工程技术层面切实可行的总结和实践指南。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