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构建高效能源体系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 邓伟萍

  书名:《中国能源转型:走向碳中和》

  作者: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为履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历史担当,我国正式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这一目标也正推动着我国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绿色转型,这也是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实现能源转型备受关注。

  《中国能源转型:走向碳中和》一书从能源消费侧的转型和供给侧的转型两方面进行全面论述,探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并针对新能源产业补贴政策和新贸易保护对能源产业的影响进行分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益参考。书中指出,要实现2060年之前碳中和的目标,需要大力发展碳中和技术体系,包括工业能源碳中和技术、交通能源碳中和技术、建筑能源碳中和技术、农业分布式和移动能源技术。

  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通过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提高生产要素投入效率,需要加快发展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综合效益高、成长潜力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以及和制造业相匹配的现代服务业。非常关键的是,要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强化能源改革势在必行。因此,要建立并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打造经济发展、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减排二氧化碳协同治理和多方共赢格局。

  当前,全球能源格局和治理体系加快重塑,清洁低碳发展成为大势所趋。有专家预测未来能源发展将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在能源生产形式上,能源生产将从集中到分散,核心是去中心化;二是在生产和消费形式上,将从生产者、消费者各自独立,向消费者和生产者双重角色统一转变,每一栋楼房都转变成独立的能源产消者;三是在未来能源利用上,将会从高碳到低碳,再到零碳,实现电力零碳化和燃料零碳化,可再生能源将实现从补充能源到主流能源角色的转变。

  目前国内能源行业转型稳步推进,其中智慧能源体系加速构建,氢能等新技术面临全面突破,电动汽车等产业与电力系统跨界融合,电力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对于未来国内能源行业的转型发展,该书指出,当前能源转型工作的重点应该包括:推动天然气和醇醚燃料等低碳清洁化石能源对煤炭、石油等高碳且环境影响巨大的能源的替代,实现绿色醇醚燃料的商业化;加快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建设,提升其在总能源消费和电力消费中的比重;加强对氢能的基础研究和工业化技术研究,尽快掌握核心科技,实现氢能技术商业化利用;加强对储能材料和储能技术的研究与商业化应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降低对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高耗能产品的需求;加强楼宇建筑的节能和绿色供暖工作;加强生物质能源利用。

  众所周知,能源行业改革与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切入点,其中电力是主力军,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是关键。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有助于确保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因此,应提高非碳能源和碳中和能源(二氧化碳制绿色醇醚燃料)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碳达峰时,非碳能源和碳中和能源应占总能源消费的50%以上。为此,书中建议加快推进以下几项工作:加快建设风电,在碳达峰时风电占总发电比例争取达到30%;适度发展核电,使在建核电项目按期投产;实现氢能技术、储能技术的商业化利用,制氢选址最好在大型发电基地附近,合理使用弃风、弃光、弃水等不能并网的电力制氢;实现绿色醇醚燃料的商业化,即通过捕集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并通过绿色电力制取醇醚燃料,这是最有效的碳中和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碳基能源的最终二氧化碳排放。

  为实现新能源的良性有序发展,在不影响能源电力体系安全供给,不明显增加经济成本的约束下按计划逐步实现双碳目标,本书给出四方面建议:一是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发展碳中和产业技术体系,争取2025年左右实现碳达峰。二是发展新能源与碳中和技术产业体系。三是切实推动能源转型,为新能源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四是出台相关政策保障措施,扫清能源转型的机制障碍。

  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在持续推进,碳排放量在一段时间内仍会有所增加,碳减排可能对经济运行带来压力和挑战,但在清洁低碳发展大背景下,必须加快培育节约能源和使用绿色能源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面对压力和挑战的过程中,需要各方更多地找到转型过程中的发展机遇,突破改革瓶颈,在能源领域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强国家能源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多元化多层次能源科技创新平台,持续为能源转型提供更多发展良策,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