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经济发展核心在于提高潜在增长率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邓宇

  关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有一些视角不同的观点,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市场机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发展前景也有迥异的认识,这些不同的研究一方面印证了中国经济本身的发展具有复杂性,源于中国区域、城乡以及内部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性,另一方面国际环境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包括“逆全球化”、产业链重构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等,使得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较以往有了新的特征,这就衍生出了《读懂未来中国经济》所提出的对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的全方位探讨。

  聚焦经济顶层设计

  本书作者蔡昉是中国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人口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减贫等重要宏观领域均有长达数十年的深度研究,发表了诸多有影响力的学术专著,并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性的政策建议,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读懂未来中国经济》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主要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目标、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四个章节进行了整体论述;第二部分为变化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主要包括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势、中国经济的人口形势与发展阶段变化、中国经济面临的内部结构性问题等;第三部分从政策对策层面就如何提升潜在增长率、均衡发展模型、改革等举措提出前瞻性对策;第四部分则围绕创新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提出最新观点。

  本书四个部分环环相扣,聚焦中国经济的顶层设计、具体实践和国内外发展形势变化,就未来中国经济面临的重大挑战、结构性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并着重以自身长期研究的领域和关注的重点进行了实证分析。本书内容呈现出很强的系统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特征,同时很好地搭建了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与政策研究的生态闭环,为中国经济发展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提高劳动生产率

  中国经济的发展既有自身的演绎逻辑,也有国际经验和实证的普遍性,如何结合二者的比较优势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谋划对策是本书的重要落脚点。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从两大领域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对策建议,这些建议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切中了未来发展的要害。对此,笔者从理论和政策两个层面来分析。

  理论层面,中国经济的发展核心在于提高潜在增长率。

  一是提高和实现潜在增长率。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到全要素生产率不断走弱的阶段,埃德蒙·费尔普斯教授在《活力:创新源自什么又如何推动经济增长和国家繁荣》一书中指出,经济衰退的原因是创新在总量水平上的严重损失,主要是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下降。中国经济也不例外,经济增速的下降成为了现实,传统的增长动能逐步衰落,新的增长动能又需要加快培育,如何提高潜在增长率就变得尤为紧迫。蔡昉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前提,即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加资本投入和改善人力资本三种途径,其中全要素生产率是最可持续的贡献因素,关键在于优化资源配置和释放改革红利。

  二是均衡发展。区域发展战略是中国应对经济增长发展动能挑战的重要战略部署,包括确立的几大重点发展区域,以此打造引领核心区域增长、带动区域发展的几大增长极。蔡昉据此提出,创新打造东北版雁阵模型,发挥沿海地区“虎头豹尾”效应等,从而处理好聚集效应和合理规模的关系,促进区域发展平衡。

  三是改革红利。从人口红利过渡到改革红利,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正确找到市场与政府的最佳结合点。蔡昉认为,首先,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围绕该问题的改革既不会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其次,政府职能与市场作用的划分边界既不能鸠占鹊巢,也不能越俎代庖;最后,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既需要足够的历史耐心使其全面发展,也需要以时不我待的态度进行重点培育。

  创新经济与社会政策

  政策层面,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需要创新经济与社会政策。

  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主线。以人民为中心和以发展为导向是贯穿经济政策体系和工具创新过程的主线,也是改革始终坚持的方针。因此,蔡昉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应重点关注民生福祉领域,包括就业政策、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制度等,使得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二是社会政策对提高生产率的支撑。劳动生产率的提升需要营造创造性破坏的政策环境。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效率与公平问题就变得突出,再分配政策的实施应有所作为,在保持充分性竞争的同时防止企业扩张对竞争的阻碍。蔡昉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福利国家的建议,即建立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规范劳资关系和保护劳动者权益等。

  三是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现实看,中国的城乡居民、不同区域及行业群体等收入差距仍较大。对此,蔡昉指出,居民收入增长应与经济增长同步,应通过分配与再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并提出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即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结合。(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意见)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