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专题 > 瞩目国资改革 > 各地国资改革动态

济南国资改革创新谋发展

分享到微信2014-09-30 09:55 | 评论 | 分享到: 作者:周福宝来源:济南日报

  深化企业改革在激发活力上实现更大作为

  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想实现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必须要先在活力上下功夫。为此,市国资委充分发挥国有产权“酵母”作用,通过国有股权“减少股份,增加股值”的方式,引增量,盘存量,不断放大国有资本,不断优化布局结构。

  作为济南传统装备国有制造企业,西电济南变压器股份有限公司已经走过了六十余年的历史。身为传统企业,它也难以避免地遭遇到行业产能过剩、需求降低、竞争日趋激烈,内部亟需调整等一系列难题,因此出现了经营业绩不佳,连年亏损等困难局面。

  在市国资委的主导下,济变股份与中国西电的战略重组,在引进5亿元资金的同时,企业资产、产品、市场结构得到优化提升,从制度和资金上解决了企业发展活力和后劲问题。目前,公司开始发挥在低电压、大电流,高电压、小容量,以及在牵引变、整流变、多脉波干式变压器、干式自动消弧接地系统、烧穿变组合系统等特种变的制造技术优势,进一步拓宽市场。不仅如此,在战略重组的过程中,虽然国资委持股由47.25%降至21.55%,但持有股值却从1.53亿元增加至1.98亿元,放大了国有资本。

  济变股份是市国资委在国企改制重组,发挥国有产权“酵母”作用的一个缩影。在激发企业活力上,市国资委注重贯彻落实市委市府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突破口,通过优化结构、开拓市场、强化管理等多路径的整合聚力,助推国资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目前已先后完成百货大观与长春欧亚集团、人民商场与振华集团、山东建设机械股份与山推股份等资产重组项目,引进投资14亿多元。大观园、人民商场等老字号企业和解历史债务近10亿元,不但甩掉了历史包袱,而且盘活了资产,获得了新生。

  在对传统企业深化改革激发活力的同时,市国资委还注重以新项目的建设,来带动国企产业发展的新活力。近年来,全系统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8个,投资总额43.23亿元,引进内资11.5亿元,吸引外资1.04亿美元。

  济变股份长清新厂区,二机床集团铸造平阴基地、提升重型机床制造能力技术改造和数字化研发中心,金钟衡器公司章丘工业园传感器搬迁改造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兴建及投产,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欧亚大观园公司的欧亚大观综合体、元首集团平阴十万锭精梳纺纱、齐鲁化纤集团的商河纺织化纤工业园等在建项目稳步推进,将有效发挥大项目的带动效用,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在不断激发企业活力的举措下,今年1-8月,市国资委监管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资产总额同比增长4.58%;所有者权益同比增长2.80%;累计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37%;累计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2.60%;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8.98%;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03%。

  加快创新步伐在科学发展上实现更大作为

  在国家“转方式、调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如何继续保持控制力和影响力?“加快创新驱动步伐,在科学发展上实现更大作为,继续抓好企业技术研发和科技项目的实施、储备、筹划工作,抓好企业研发机构的达标升级工作,不断推动企业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这是市国资委面对这一问题的答案。

  今年上半年,市属国企在创新领域喜讯频传:济南二机床的“pls4-6000-5000-2700单臂同步快速送料线的开发研制”项目和济南金钟衡器公司研发的“智能溯源计价秤”等项目相继完成。

  在坚持创新驱动的总体思路下,通过持续不断的科技投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打造高端产业体系初见成效:二机床集团先后承担了“大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数控大型多工位压力机”等7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攻克了35项关键技术难关,企业研发的单双臂高速送料线、大型多工位压力机、大型伺服压力机等冲压产品,始终与国际最新技术接轨,实现了同步开发。西电济变股份公司节能型干式变压器、重工的双进双出钢球(煤机、金钟电子数字传感器、元首针织公司新型环保小浴比溢流染色机等名牌产品,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均达到了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

  市国资委始终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实体经济,振兴国有企业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企业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等自主创新工作,引导企业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以发展壮大优势企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实施百项自主创新、百项人才培养引进“双百工程”,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引进培养力度,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

  在驱动创新的同时,还积极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引导企业围绕自身主导产品、支柱产业,大力推进技术装备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联合创新、新技术推广等重点工作,强化技术攻关和产业化,争创更多的创新型企业。目前,全系统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企业技术中心已达12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7个,市级3个。累计完成科技开发项目145项,累计研发投入14.8亿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全系统拥有国家名牌产品4个,省名牌产品7个,市属国企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市场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

网友评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金融市场
理财导航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