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低硫燃料油期货上市一周年稳健运行 服务实体功能初步显现

林倩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林倩)6月21日,距离低硫燃料油期货上市已经过去一年时间。2020年6月22日,低硫燃料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下称上期能源)正式挂牌交易。这是上期所第三个国际化期货品种,也是我国第五个国际化期货品种。2020年是全球行业的变革元年,IMO低硫新规正式实施,我国作为贸易、航运大国,迎来更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低硫燃料油期货及时为航运产业变革提供了避险工具,充分发挥了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 

  市场稳健运行 期货功能初步发挥

  上市以来,境内外产业机构和投资者积极参与。截至2021年6月21日,低硫燃料油期货累计成交1814.65万手,累计交易金额4999.26亿元,日均成交7.50万手,日均持仓12.94万手,最高日成交量和持仓量分别达到16.48万手和21.78万手,法人和境外客户成交占比分别达到60%和20%。期货价格与新加坡纸货报价和上海原油期货价格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9、0.98。与现货市场价格走势、国际能源价格走势保持紧密联动,价格风向标功能逐步显现。航运、船燃相关产业客户积极利用套期保值功能进行风险管理和库存管理。上市以来累计交割21.11万吨,累计交割金额6.23亿元,避险功能有效发挥。

  同时,燃料油期货、低硫燃料油期货形成了有效联动和互补。根据期货业协会(FIA)2020年数据,燃料油期货已成为全球商品类衍生品合约成交量第二大品种。2021年1-5月,累计成交1.35亿手,累计成交金额3.19万亿元,日均持仓量41.33万手。自2018年燃料油期货合约标的修改以来市场发展迅速,投资者结构不断优化,价格有效性持续提升,已经成为亚洲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高硫燃料油价格参考基准。

  依托长三角和浙江自贸区保税船用燃料油的加注优势,上期能源持续推进期货保税交割创新试点工作,引入集团厂库保税交割。今年1月,多方合力完成了首单“境内交割+境外提货”的跨境交收业务探索,产融结合助力我国期货市场双向开放。后续,上期能源还将继续推动与青岛海关的监管创新工作,引入更多集团贸易商厂库,扩大境外提货范围,提升市场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产业广泛关注 国际影响持续提升

  低硫燃料油期货的稳健运行受到境内外产业客户的广泛关注,生产企业、船供企业以及船东等产业链条的深度参与者都对低硫燃料油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价格有效性给予正面评价。一些企业已经在现货贸易合同谈判签订中将低硫燃料油期货价格作为部分参考因素。近日,上期能源联合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推出了“中国舟山保税低硫燃料油船供价格”,该报价以低硫燃料油期货每日结算价升贴水形式发布,由舟山当地主要船供企业报价后经计算形成,旨在打造以低硫燃料油期货结算价为参考基准、具有区域代表性的现货贸易参考价格。该报价得到了低硫燃料油期货产业客户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上期能源也将同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一同持续优化报价机制,不断完善报价平台功能。

  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燃料油期货、低硫燃料油期货自上市以来,成交量和市场影响力逐渐提升,尤其是低硫燃料油期货的上市为中国保税低硫船燃市场提供了新的定价基准,为提升中国船用燃料油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燃料油期货、低硫燃料油期货为现货贸易商和生产企业在定价参考、实物交割、现货保值对冲风险等各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风险管理和期现交易的可能,同时也提升了中国船燃市场的国际影响力。未来,舟山低硫燃料油保税船供报价机制的施行,将提供更为贴近现货市场的价格基准,更加真实地反映船加油市场的即期价格变动,这对于提高我国在国际船加油市场地位,形成中国价格和中国声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自燃料油、低硫燃料油期货上市以来,中国船燃一直在关注期货价格走势,期货已成为现货企业重要的价格参考。未来,中国船燃将与上期所共同推进锚地船供现货报价工作,为船东企业提供更多的价格参考和选择,促进我国保税船供行业稳健发展。

  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低硫元年”以来,中国船供油市场进一步释放产能潜力和发展活力,2020年市场总量逆势强劲增长36%。低硫燃料油期货的成功上市,对中国燃料油市场意义非凡,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价格发现、规避风险的重要工具。中国石化燃料油公司将充分发挥中国石化一体化优势,持续做好优质低硫清洁船燃供应,同时也将利用好低硫燃料油期货市场,建立中国保税低硫船燃定价体系,推动保税船供油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国际船供油市场的影响力。

  下一步,上期能源将扎实推进低硫燃料油期货功能发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提升期货价格有效性,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扩大跨境交收辐射范围,提升期货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夯实低硫燃料油期货双向对外开放基础;持续完善规则制度,做精做细做优品种;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