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东方物产熊万龙:提升大宗商品贸易资源配置能力

林倩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第十九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简称“上衍论坛”)将于8月26日举行,拟参会嘉宾东方集团物产有限公司(简称“东方物产”)总裁熊万龙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期货市场的交易品种越来越多,对社会经济的服务能力越来越强,特别是在促进大宗商品行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一家专业经营大宗商品国内贸易的企业,熊万龙表示,东方物产将不断提升大宗商品贸易资源配置能力,以高质量的产品、规范标准的操作流程及安全灵活的交易模式,为产业链客户提供更加优质、更加高效的增值服务。

  运用期货工具成为“肌肉记忆”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从事大宗商品贸易及期货交易的专业人士,熊万龙从业三十余年,始终专注于大宗商品领域,涉足大宗商品的贸易、交易、投资、生产等多方面,曾就职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青海铝厂,1992年起开始涉足期货交易,同年出任青海铝厂驻上海期货交易所出市代表,成为上期所第一批“红马甲”。

  回忆起刚接触期货之时,熊万龙感慨万千:“最初,公司派我来上期所学习,连多空都未能分清。经过几个月的培训,明白了多空、价格形成、套期保值等基础理论知识,才算正式开始接触期货市场。彼时无论是‘红马甲’,还是‘黄马甲’,都在进行初步学习。”

  从产业公司角度来看,熊万龙指出,当时的企业并不了解期货市场,不少产业公司纷纷派人来上期所学习,上期所也在逐步引导企业学会如何套期保值。在交易初期,不少企业经历了比较痛苦的过程,商品价格波动较大的时候,往往单边买或者单边卖,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盈利或亏损,导致市场和企业生产出现脱节。而且,彼时企业内部往往是没有关于套保的完备制度,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从交易量来看,也比较小。

  “后来随着交易所的监督管理制度逐步成熟,企业内部的套期保值制度也开始陆续出台,并不断完善,进而促进了交易者行为的不断成熟。成熟的参与者造就成熟的市场,如此形成良性的发展趋势,可以说,中国的期货市场近年来已摸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优势。”熊万龙表示。

  在30年的从业经历中,熊万龙对期货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在他看来,期货现在已经变成了冶炼厂和终端下游的保值工具,每一个做有色金属的人都很清楚地知道:“我买了这个货,要么就卖出一个合同,要么就卖出一个头寸,在上期所进行保值。这在有色金属行业中,对上下游参与交易的人来说,已经变成了‘肌肉记忆’。”

  针对不少上市公司涉足期货市场的情况,熊万龙有自己的理解。他提醒,巧用期货工具,可以帮助产业公司达到避险的目的,但上市公司不要去介入到与公司经营产品没有关系的期货品种上面来,因为缺乏了解,可能导致风险管控的缺失。

  为产业链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作为东方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东方物产注册在上海普陀区,是一家专业经营大宗商品国内贸易的企业。自成立以来,公司树立了务实、诚信的市场口碑,在全国有色金属核心消费区域拥有大量优质客户,以高质量的产品、规范标准的操作流程及安全灵活的交易模式为产业链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已迅速成长为国内知名贸易商。

  具体来看,东方物产是大宗商品贸易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及见证者,积累了丰富的客户服务经验,可以帮助客户实现无忧签约,能够精准对接原产地与终端消费市场,以出色的能力将资源引向集中消费区,为产业客户提供专业、周到的服务以及安全可靠的产品,从而促进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

  熊万龙表示,目前公司服务的终端加工厂有千余家,公司会帮助这些工厂做合同管理、提供保值方案,也会把一些市场供求关系的信息传导给这些工厂,以期支持实体企业长期稳健发展,合作双方实现共赢。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