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北斗星通逐梦“中国芯” 为世界做出更多北斗贡献

于 琦证券日报

  2020年,30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部署完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开启了服务全球的新篇章。这距2000年我国“北斗一号”第一颗卫星发射升空,正好过去了20年。

  伴“北斗”成长,与北斗导航系统一样20岁的还有北斗星通。

  “北斗系统的建成,相当于我国建立了一套时空战略基础设施。”北斗星通董事长周儒欣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比如通讯系统授时,无人飞机导航定位,无人驾驶等都依赖于卫星导航,这些都涉及国家的战略安全,必须要用自己的系统。”

  从最初的想象,到北斗系统组网建设完成应用落地,周儒欣以实际行动助力国家北斗产业的发展。在他看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卫星导航应用延展了想象力的边界。

  技术人逐梦“中国芯”

  南开大学数学系本科、计算机与系统科学系硕士毕业,在这样的学业知识背景下,周儒欣的脑中已经形成了多种技术体系和科研思路,这也为他“北斗事业”的创立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就是芯片,它相当于导航设备的大脑,每一台导航设备想要实现定位,都要依靠这个大脑来进行计算和处理。”周儒欣坦言:“如果没有芯片,即使花了几千亿元建设北斗系统,还是不可靠的。所以,我们下决心自己来做芯片。”

  近日,由北斗星通自主研发的国产新一代北斗高精度定位22nm芯片在北京亮相。“当时这颗芯片从工厂生产回来的时候是凌晨,我带领技术团队马上进行测试,确认芯片定位的速度、精度、可靠性,当然测试的结果是好的,完全符合国家的标准,并且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谈及最新的定位芯片,周儒欣脸上浮现出自豪的神情,“我们历时十多年,从90nm到55nm、再到40nm、28nm,到今天的22nm,应该说是在卫星导航领域全球最先进的一颗芯片了。”

  据周儒欣介绍,这款芯片尺寸是上一代的四分之一,功耗是上一代的五分之一,定位误差控制在一个厘米以内。“这款芯片可广泛应用于测量测绘、无人机、自动驾驶、形变监测等高精度导航定位领域,为北斗高精度应用打下技术基础。”周儒欣透露,这款最新22nm定位芯片将于今年年底发布,2021年上半年有望实现量产。

  在周儒欣的积极带领之下,20年时间,从推动北斗向民用开放,到首个北斗民用牌照揭牌;从卫星导航技术在港口码头的开创性应用,到首个北斗民用规模化应用;从成为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到历次自主北斗芯片发布;北斗星通实现了从艰苦创业、转型升级到规模化发展。

  2000年创业热潮悄然兴起,北斗星通也跟着这波热潮而涌入。然而周儒欣的创业之路并非顺利,“我们一没有人才,二没有钱。”回顾一路走来,周儒欣不免有些感慨。

  “创新关乎企业能不能长期发展,能不能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我觉得公司必须要有技术创新的人才。”周儒欣告诉记者,“2007年,我们成功地上市,打开了融资通道,同时通过股权激励等机制,公司吸纳、凝聚了更多国内外的优秀人才。”

  彼时,成功上市的喜悦并没有让周儒欣一直沉浸其中,在他看来,上市只是公司的一个新起点,在技术研发和创新上仍不能有丝毫放松。

  北斗星通2020年上半年的财报数据,印证了周儒欣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财报披露,2020年上半年北斗星通研发投入1.51亿元,占营业收入9.45%,同比增长16.04%,新申请并取得软件著作权6件,取得授权1项。

  实现产业应用的“报国心”

  “应用是北斗系统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周儒欣一直把这句话当作公司发展的口号,随着北斗系统的建成,应用模式的拓展,周儒欣坚信北斗系统一定会更加深入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一定也会为世界做出更多的北斗贡献。

  周儒欣告诉记者,北斗星通研发的定位芯片已经被应用在许多产品上,包括导航仪、共享单车、无人机、汽车、船舶等。“比如在船舶上的应用。”在北斗星通研发的终端机上,记者能够看到从系统里已经有4万多条渔船入网,其中包括十多万个手机用户。周儒欣解释称:“用户的家人,包括管理机关,都能够看到渔船确切在什么位置,同时渔船还可以发送短报文信息。”

  此外,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北斗星通在抗震救灾中同样有着优异的表现。“灾区通信网络中断,上千前台能接收北斗卫星信号的终端被紧急送往灾区,利用北斗卫星短报文的功能,灾区与外界才能得以联络。”周儒欣回忆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很多行业受到冲击。而北斗星通在上半年却实现业绩逆势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6.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42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8%。

  而这一切的成绩都离不开周儒欣的努力。疫情期间,他带领科研团队开展科技研发,多项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与产品方案,为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技术保障。

  “比如‘两山’医院的建设,就大量使用了我们所提供的卫星导航接收核心部件,做测量、测绘,最后才把房子盖了起来。”周儒欣举例,“此外,我们还提供了医疗版手持终端设备,可以对患者的检查住院等提供跟踪与保障;提供了高精度定位配套方案的各类无人机,它们在中国各地承担着消毒防疫、指挥监控等任务。”周儒欣直言,北斗星通多项技术与产品正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5G为代表的“新基建”推进迅速,智能化时代已经到来。在5G网络建设过程中,北斗星通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目前,北斗星通5G通信领域的主要研发产品集中在5G通信基站用陶瓷介质滤波器和5G通信用LTCC射频元器件,对应5G基站建设和5G终端制造,部分规格产品已通过客户测试验证并进入批量交付阶段。

  此外,作为最具规模前景的下游产业之一汽车领域,北斗星通也已布局多年。目前正在顺应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等发展趋势,大力开发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DA)、数字液晶仪表、智能座舱、车载智能联网及终端产品(T-BOX)等,助力汽车产业技术和产品升级。

  “最后一颗北斗卫星的发射预示着这个产业已经进入了新的黄金十年。”周儒欣的眼神坚定,“我相信中国一定会缔造出国际上领先的卫星导航系统。”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