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医药外包服务今年首季毛利达42% 2023年行业规模有望达172亿美元

闫立良 郭冀川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闫立良 见习记者 郭冀川

  新药的诞生需要经历前期的研发,中期的生产,后期的销售三大环节,制药企业为了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会在每个环节接受不同的外包服务,尤其是在国内创新药热度持续走高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药企开始选择将一些非核心的研发环节外包,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研发风险,医药外包服务行业持续高增长。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2020年,医药外包服务行业平均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约74%,在2021年一季度增幅更是高达180%,销售毛利率约为42%。以医药外包服务行业市场关注度比较高的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康龙化成、昭衍新药、博腾股份5家公司的成绩单来看,一季度这5家公司归属净利润同比涨幅均超过50%,其中药明康德和昭衍新药同比涨幅更是超过300%。

  北京看懂研究院医疗研究员陈乔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近年来国内一系列利好创新药发展的政策推进,我国创新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这也给医药外包行业带来更多的机遇。

  陈乔姗说:“药品审评审批改革等系列举措正在不断加快新药在中国的上市速度,国内创新药产业处于高速成长时期,因此医药研发行业是最受益领域。中国的医药研发也有低成本优势,甚至全球的医药研发外包业务,正在从欧美国家往中国转移。”

  据国际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已由2016年的119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25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20.8%,中国医药外包服务市场渗透率也由2014年的27.4%增至2018年的35.8%。照此趋势,中国的医药外包服务渗透率预计将以高于全球增速的水平于2023年增至49.3%,市场规模将会达到172亿美元,占医药研发总规模约20%。

  中泰证券研报指出,2020年医药外包服务上市公司业务持续快速增长的背后逻辑,均围绕全球产业链转移、国内创新药研发外包渗透率持续提升以及一体化平台“前端导流+后端延伸”三条逻辑展开,随着逻辑加速兑现,未来行业中长期有望持续高景气。

  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科创板的推出,让资本积极投资创新型企业,持续带动包括生物医药企业在内的科创型企业进一步重视研发和创新,这些都在助力医药外包服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龚涛说:“随着近年来国内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通过科创板上市,创新药正逐步成为医药行业新的核心板块之一,无论是从上市公司数量还是市值体量上来看,重要性均在不断提升。对于这类研发型药企,可以关注研发的产品线以及药品的市场潜在规模,同时也不能忽视风险存在,如企业研发的综合实力,以及行业景气度提升会吸引更多参与者,从而加剧竞争等。”

  (编辑 白宝玉)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