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11家上市铝企预计上半年利润同比翻倍 专家称业绩长虹要走绿色、高端路径

赵彬彬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赵彬彬

  2021年,中国铝行业迎来大丰收。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19日,15家披露中报业绩预告的上市铝企全部增长超过50%,其中11家实现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0%,中国铝业更是预计同比增长约83倍。

  “铝企上半年业绩高速增长主要是供需错配等因素拉动铝价上涨,进而带动铝企业绩攀升。”山东某私募机构研究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不过,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未来铝企要走绿色、高端的发展路径,才能不断获得发展的新动能,实现业绩长虹。

  铝价创十年新高

  “此次铝价上涨首先是需求带动的。”前述研究员表示,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间,需求低迷,铝价大跌;到了下半年,随着疫情缓解,复产复工带动消费显著改善,铝价进入了上升通道。今年上半年,国内铝价一度突破20000元/吨,创十年来新高,铝企利润也一度飙升至4000元/吨左右。

  五矿期货认为,2021年上半年的铝价上涨一方面得益于全球流动性充裕,主要经济体持续复苏的宏观背景;另一方面,“碳中和”“能耗双控”等政策对国内铝的供应产生了突发影响。比如,内蒙古受到“能耗双控”政策的影响,上半年总计减产约38万吨。云南受到电力错峰调控的影响,减产83万吨。

  铝价高企,铝企也纷纷抢抓市场机会,提升经营业绩。南山铝业表示,2021年上半年,虽大宗原辅料价格也有上涨,但铝锭价格持续走高推升了公司铝产品的利润空间。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4.16亿元到15.5亿元,特别是二季度实现净利润8.8亿元至10.1亿元,创单季度利润新高。中国铝业也表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把握铝价高位运行的市场机遇,狠抓降本增效,实现了成本有效控制,主营产品毛利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实现净利润30亿元。此外,云铝股份、神火股份上半年净利润也都超过10亿元。

  不过,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表示,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成因比较复杂。从总体上看,全球需求恢复快于供给,国内需求恢复快于国际,流动性释放快于实体经济恢复,价格上涨在相当程度上是供需错配、外部输入性影响和投机炒作等短期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而全球债务高企、贫富分化、人口老龄化等深层次矛盾决定了需求难以长期扩张,且供给明显收缩的可能性也比较小,难以形成“超级周期”。

  绿色、高端是发展方向

  谈及铝业未来发展趋势,绿色、高端已成行业共识。

  “铝企上半年业绩的高速成长,是受到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带动,但是涨价获得的业绩增长不具备可持续性。”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告诉《证券日报》,对于国内铝企而言,转型升级仍然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加大研发力度、向产业纵深发展,提高附加值是铝企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关键。

  此前,南山铝业相关人士就曾表示,公司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已在高端产品领域实现突破。2016年至2020年,南山铝业研发支出从4.5亿元增长到16.5亿元,发力汽车板、航天板材、高精度铝箔等高精尖、高附加值产品领域,并实现了技术突破。公司成为国内唯一批量供货汽车板的铝企,今年4月份汽车板单月销量首次突破1万吨。公司也是波音、空客、中国商飞等国内外主流飞机厂商的合格供应商并实现批量供货。此外,公司还成为宁德时代等国内外知名电池厂家的核心供应商。

  在绿色发展方面,沈萌表示,碳达峰、碳中和是国策,铝企必须接受这样的政策现实,不会为了铝企而开政策的口子,另一方面铝的需求也仍然是旺盛的,所以加快转型升级、减排提质,是铝企必须认真面对的课题。

  今年4月份,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葛红林曾透露,“国家有关部门研究了《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在征求行业协会和企业的意见。该《方案》初步提出,有色金属行业力争到2025年率先实现碳达峰,2040年力争实现减碳40%。这一计划比全国的碳达峰时间要至少提前五年。”

  加快绿色发展步伐,已成为铝业一个重要且紧迫的任务。从近几年的电解铝产能布局的改变中不难发现,电解铝产能已经在从我国北部和东部等依托火电的优势地区,向西南等依托水电等清洁能源的优势地区转移。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产能的转换不断加速,“水电铝”或成为未来电解铝产业发展的主流。

  而在铝合金领域,“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为铝产业增添了绿色发展的新标签。”北京特意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汽车轻量化对于铝合金发动机、铝合金车体、铝合金轮毂需求很大,此外锂电池电芯对铝也有很大需求。光伏行业,对于电池组件铝合金边框也是无法替代的刚性需求。今年全球光伏组件需求约150GW,若其中的70%由中国产品提供,加上光伏电站安装的铝合金支架需求,光伏行业对国内铝合金产品的需求将达100万吨以上。

  祁海珅表示,随着铝业矿山、电解铝企业的技术产业升级,铝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将更为清晰,也为下一步的“双碳”目标下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编辑 乔川川)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