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奔驰“全面电动”战略在华落地开启提速换挡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在‘梅赛德斯-EQ之年’中,我们看到了快速提升的市场需求。目前为止,电动车市场的竞争依然相对有限,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结合自身优势,专注打造自己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路径。我可以百分之百地肯定,随着新能源产品阵营的愈加丰富,在未来12个月之内,我们的竞争态势和格局将发生非常大的变化。”第十九届广州车展上,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杨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本届广州车展,梅赛德斯-奔驰(以下简称奔驰)携全品牌29款车型亮相,其中包括梅赛德斯-迈巴赫EQS概念车在内的3款中国首秀车,全新EQA纯电SUV、全新EQB纯电SUV在内的6款中国上市车型。

  值得注意的是,两款国产纯电SUV新车型的上市,也意味着奔驰“全面电动”战略在中国的落地开启提速换挡。据杨铭介绍,今年12月,奔驰会将全新EQS推向市场。2022年起,奔驰还将陆续带来EQE纯电轿车、EQS纯电SUV、EQE纯电SUV等多款纯电车型。

  将燃油车品质标准延续到新能源细分市场

  新能源车市场正处于加速扩张期。

  中汽协数据显示,1~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254.2万辆,同比增长176.6%,增速远超大盘。

  面对急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今年7月,奔驰宣布战略升级,公布由“电动为先”向“全面电动”转型的全面计划。奔驰方面表示,将为2030年前实现全面电动化做好准备,2025年起奔驰推出的所有新车型架构平台都将是纯电平台。

  事实上,奔驰的新能源“攻势”即将进入爆发期。“至2022年,除了现有的EQC、EQB、EQA纯电SUV 3款纯电车型和纯电续航超过100公里的E级轿车、E级运动轿车、GLE SUV、GLE轿跑SUV 4款插电混动版车型,我们还会带来4款纯电车型,以及至少6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随着新能源产品阵营的愈加丰富,这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在电动赛道上的表现。”杨铭表示。

  与此同时,奔驰在新能源产品上也将中国市场的独特性纳入考量。“我们希望在新能源产品打造的过程中,也有更多中国专属或适应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比如对后排乘坐的关注等等。我们希望把自己在燃油车领域的品质标准,延续到新能源细分市场中。与此同时,更多的国产车型也将提高我们的产销效率。”杨铭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面向新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奔驰品牌的燃油车型依旧保持着不错的销量表现。数据显示,尽管行业受到车用半导体短缺的不利影响,但前三季度奔驰在华依旧取得了约59.22万辆的销售成绩,同比增长4%。此外,尽管体量相较奔驰品牌较小,但今年前三季度梅赛德斯-AMG和G级车品牌均实现了超100%的同比增长,梅赛德斯-迈巴赫品牌实现超30%的增长,这些都是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矩阵的强势价值体现。

  梅赛德斯-迈巴赫EQS概念车中国首秀,在迈巴赫品牌百年诞辰之际开启拥抱纯电未来的品牌新篇

  面对可能延续的芯片短缺影响,杨铭表示,奔驰将从整个体系层面部署相关应对工作,确保整个生产体系具备灵活性。同时,品牌也将灵活调整车辆配置、包括选装配件等,以满足客户的用车需求。

  豪华本色不改

  车辆能源驱动形式转换的另一面,奔驰的品牌基调——豪华却不曾改变分毫。

  在杨铭看来,豪华定位同样适用于梅赛德斯-EQ品牌。“随着全新EQS在年底正式上市,我们将以全面关注驾乘安全、舒适、服务的优质体验,涵盖智能互联、自动驾驶、车辆设计的智能科技,以及远筹可持续电动豪华出行的品牌内涵,更加明确地向市场展示——我们对于豪华电动品牌的定义。”杨铭表示。

  事实上,在不断丰富新能源产品阵容的同时,梅赛德斯-EQ品牌的建设工作和经销商零售网络中新能源车型相关服务的完善工作也在同步开展。

  “我们的愿景很简单,就是打造与豪华产品相一致的服务和客户体验。也许听起来有些形而上,但这些正在落实到扎实的工作中。豪华体验是品牌整体性的组合,不仅有产品和品牌,还有‘心豪华主义’的服务体验。”杨铭表示。

  零售网络建设方面,据了解,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奔驰经销商网络通过认证,具备运营新能源品牌的资质。同时,针对新能源车型,奔驰也将安排专职工作人员为客户提供专属服务。

  在新能源用车体验上,奔驰为纯电车型客户提供星管家(家用智能充电墙盒)、星随行(公共充电桩)、星护航(道路救援充电服务)、星助理(城市热点地区代客充电服务)、星驿站(专属充电站)五“星”充电服务。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星驿站专属充电平台已覆盖全国超过380家经销商。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我们在不同细分市场为客户打造汽车梦想,每一个品牌的背后都有个性化的呈现。未来,我们希望继续通过品牌积累和‘心豪华主义’服务体验的优势,持续帮助用户实现他们的汽车梦想。”杨铭表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