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外资“鲶鱼”搅动活水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渐入佳境

证券时报

  近日,中国证监会已对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摩根大通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受让5家内资股东所持股权,成为摩根大通证券(中国)唯一股东的事项准予备案。摩根大通证券(中国)将成为中国首家外资全资控股的证券公司。从更大范围看,外资控股券商目前已增至9家,包括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有限公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汇丰前海证券等知名外资机构。不仅如此,富达国际、贝莱德等国际巨头也获准在我国境内设立独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下,证券、基金、期货三大机构的外资控股比限制已全面放开,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没有因疫情放缓,而是进一步加快。

  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外资对中国市场前景的看好,多家外资金融机构加速布局中国市场。这既可以优化A股投资者结构,推动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还能通过开放引入竞争,借鉴国际实践经验,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进而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成为了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常态化路径。过去一段时间,证监会陆续出台相关规则,规范上市公司停复牌操作,确保信息披露及时、公平,市场效率有了显著提升,沪深港通渠道的通畅进一步向全球投资者开放内地市场,这些进展均得到了国际投资者的认可,中国市场已成为外资机构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支柱,资本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然而,“鲶鱼”来了,也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挑战。由于外资金融机构所在市场的制度和监管较为完备,外资券商的投行业务和私人财富管理业务相对国内券商更具竞争优势,或将吸引高净值客户群转向外资机构。国内机构只有提升自身竞争力,推动行业结构优化调整,在专业化道路上越走越远,才能在与外资机构的同台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迎来外资入场的同时,也需统筹好开放与防范风险的关系,防范外资大进大出,严格管控热钱给市场带来的大幅波动,完善制度,避免引发可能的系统性风险。

  开放的姿态,多方欢迎;开放的行动,多方受益。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已渐入佳境,随着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更多务实的开放举措陆续推出,资本市场必将迎来高质量的发展。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