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百度Apollo智云产品升级 将自动驾驶研发周期从7年缩短至6个月

金一丹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金一丹)4月19日,第十九届上海国际车展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会上,百度Apollo乐高式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全面亮相,其中,智驾与智云两大产品迎来重磅升级。智云产品能支持车企快速构建智能化能力,将原本需要至少7年才能完成的自动驾驶研发周期,缩短至6个月。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总经理李震宇还透露,2021年下半年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将迎来量产高峰,每个月都会有一款新车上市。

  李震宇现场宣布,百度L4级自动驾驶累积测试里程数突破1000万公里,由L4级自动驾驶技术打造的车型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开启量产自动驾驶真体验“城市任我行”征程。今年年内,百度Apollo智驾区域将会覆盖20个城市的城市道路与高速道路,2023年前完成100城覆盖。

  据介绍,Apollo乐高式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包含高品质、领先、开放、可组装的"智驾、智舱、智图、智云"四大系列产品,可以根据车企不同层级的智能化量产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助力车企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汽车。此次上海车展,百度Apollo展出的乐高式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核心产品之一Apollo智驾,正是基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打造,是全球最强的自动驾驶量产引擎。

  具体来看,百度Apollo的全球最强自动驾驶量产引擎具备几大优势。首先,该引擎具备了全域驾驶自由能力。引擎包含全球首个基于L4级自动驾驶能力的行车域解决方案ANP与全球首个已量产的L4级自动驾驶泊车域解决方案AVP,“双A方案”能让用户在城市道路场景和泊车场景实现驾驶自由。

  其次,该引擎中的ANP方案(全称:Apollo Navigation Pilot)采用纯视觉方案,与百度Apollo L4级自动驾驶来自同一技术架构,数据共生共享,能最大程度地保证L4技术降维释放的体验。与市面的激光雷达的方案相比,ANP具备低成本、可量产、自学习等特点。

  与此同时,Apollo坚持以开放的方式与车企合作。目前Apollo的AVP产品已经在威马W6车型上量产上市。据了解,2021下半年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将迎来量产高峰,每月会有一款新车上市,未来3-5年内预计前装量产搭载量达到100万台。车展当天,百度Apollo的一批老朋友威马、广汽埃安、北汽新能源、福特等车企也给予了Apollo智驾产品极大支持。

  除智驾之外,百度 Apollo乐高式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另一大拳头产品——智云也迎来重磅升级,开启“三朵云”模式,包括自动驾驶云、大数据云、汽车安全云。通过智云产品,Apollo能够支持车企快速构建智能化能力。比如将原本需要至少7年才能完成的自动驾驶研发周期,缩短至6个月,让智能转化为产品,推动自动驾驶技术进入量产高速通道。

  在自动驾驶云领域,Apollo能够助力合作伙伴快搭建AI智能产线,形成自学习系统,让车企快速具备自动驾驶技术能力“造好车”;在大数据云领域,Apollo将联手车企实现智能座舱自学习闭环,让OEM更懂车更懂用户“卖好车”,为用户提供千人千面的驾乘体验;在汽车安全云领域,Apollo将利用多年安全技术积累帮助车企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拥有更加坚实的防御盾牌“用好车”,让智能汽车持续进化的同时拥有高度安全、无惧攻击。

  基于“三朵云”,车展现场百度Apollo与奇瑞汽车联合宣布达成以云为核心的全新战略合作,未来双方将致力于为奇瑞汽车用户提供更加安全的智能汽车服务。

  据了解,当下,百度Apollo汽车智能化业务已经建立起了全球最活跃的智能汽车产品生态圈,乐高式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已成为全球车企智能化技术量产的首选。车展当天,百度Apollo还与现代汽车就智能车联实现合作全面升级,未来现代起亚在华销售的全部车型及进口车型都将搭载小度车载OS的能力。据百度介绍,截至目前,百度Apollo与全球70+汽车品牌建立起合作关系,600多款车型搭载Apollo汽车智能化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Apollo将继续加大在自动驾驶与汽车智能化领域的投入。Apollo今年会持续招募顶尖大牛,年内团队将大规模扩招,其中90%的新增人员都将致力于技术研发,这将加速百度Robotaxi业务Apollo GO的规模化部署,及乐高式汽车智能化技术前装量产大规模落地以更好地应对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