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美团无人机:搭建城市低空物流网络

杨洁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美团无人机智能制造中心 本报记者 王科 摄

  美团推进城市低空物流网络的梦想逐渐走进现实。近日,美团无人机业务负责人毛一年接受了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解析搭建城市低空物流网络的美团方案。

  在美团,无人机业务直接向CEO王兴汇报,从2017年业务成立,到2021年场景落地,如今已常态化运营25条无人机航线。

  业内人士表示,万亿低空经济新蓝海正拉开序幕,美团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值得关注。

  外卖从天而降

  “快!”这是多名消费者对无人机送外卖的最大感受。来自IT企业的潘先生对记者表示,同样是下单深圳星河World商家的午餐,无人机配送比外卖员配送节省一半时间。

  使用空中通道,不需要等红绿灯,无人机配送的时效性比地面交通方式高很多。记者了解到,截至2023年的12月,美团在深圳等城市的11个商圈开通了25条航线,累计订单量超过22万单。通过无人机方式,订单平均配送时长约20分钟,较传统模式效率提升近四成。

  “除了高效,在遭遇地形挑战、地面物流不容易触达时,无人机可以充分发挥作用。此外,当人力资源比较稀缺的时候,比如夜间,无人机可以成为有效补充。”毛一年认为,无人机具有诸多优势,在物流配送领域应用空间广阔。

  “无人机其实是一种特殊的空中机器人,在一些场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未来,机器人规模应用是趋势。”正是基于这一逻辑,2018年毛一年带领自己的无人机创业团队加入了美团。彼时,无人机B端应用刚刚开始。

  为何让无人机送外卖?毛一年说,在美团的所有场景里,外卖是最大的业务,顺理成章地先把外卖做起来。美团最新财报显示,2023年美团即时配送订单达219亿笔,同比增长24%。

  实际上,无人机可以送的不只是外卖。“这两年我们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场景。比如,与美团买药合作,在广州开展无人机在医疗场景的内测,把待检测的样品送到生物岛上的医学检测实验室,无人机提供配送服务,可以大大提升效率。”毛一年介绍。

  2023年2月,美团无人机团队的城市低空物流解决方案通过民航局审定,并获得《特定类无人机试运行批准函》和《通用航空企业经营许可证》。这意味着美团无人机成为一家城市级货运航空公司,可以开启城市低空物流网络的商业化运营等工作。

  城市高楼林立、人口密集、环境复杂,这是即时零售配送的重要场景。“不论是商业场景,还是应急场景,长期看城市低空物流网络都可以发挥很大价值。”毛一年认为,构建低空物流网络将是一个渐进过程。“先构建区域小网络,再把小网络连起来,逐渐让网络更加密集、互联互通,整个过程可能要花5年到10年”。

  坚定走自研之路

  2023年9月,美团在深圳市龙华区投运了自己的无人机智能制造中心。该中心承担美团自研无人机及配套智能模组等装备的研发验证、试制、量产及维修等工作,具备年产超万台智能装备的能力。自此,美团无人机实现了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到运维服务等全链条环节的打通。

  一家互联网公司投入重资产的制造领域,开启无人机的自研之路。毛一年坦承,的确非常艰难。“我们的物流无人机标配降落伞,用了整整18个月才把降落伞和整机协调得足够好。另外,4G模块、5G模块,一般的民用无人机也不是标配。我们采用广域网通信,当时只能自研,把技术做扎实。”

  坚定走自研之路,让美团无人机在一些设计和产品理念上实现了引领。毛一年透露,美团第四代无人机即将上线投入运行。与前代机型相比,第四代无人机升级了环境适应能力,可在“零下20度至50度”的中雨、中雪、6级风、弱光等环境中稳定飞行,能够适应97%以上国内城市的自然环境要求。

  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高效率运行,除了飞机端足够安全可靠,还需要云端调度系统足够智慧、精准。毛一年介绍,美团自研的智能调度系统支撑这些无人机飞行任务和航线管理,融合了AI、大数据以及时空四维间隔等技术,可确保每平方公里几十甚至数百台无人机同时精确起降、飞行。

  研发这套智能调度系统的难点在哪里?毛一年解释,四维时空调度的理念在纸面上一直存在,而美团将其应用到实际场景。“在相对较小的区域,100台、200台无人机同时升空飞行,这种精细化的调度、高频次的起降能力,很多企业包括学术界并不具备。”

  另外,太阳的周期性爆发活动,对电离层有影响,从而会对无人机的卫星导航定位产生影响。毛一年表示,智能调度系统应对这些复杂外部因素耦合的能力,需要在实际环境中反复测试验证。

  2024年以来,低空经济火热。“但真正能飞的城市和区域并不多,要让无人机飞起来,进一步开放空域。”毛一年表示。

  美团无人机外卖业务落地经历过波折,也让美团无人机团队学到了很多。毛一年认为,推广科技新事物,需要政策环境支撑,包括更顺畅的沟通渠道。未来,随着规模化运营,生产制造成本下降,用户会更容易接受新技术的服务,低空经济对生产生活的赋能才刚刚开始。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