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 > 新三板 > 新三板头条

植保无人机商业模式确立 新三板公司盈利拐点或将到来

分享到微信2018-01-22 09:01 | 分享到: 作者:来源:证券时报

  植保无人机是无人机各细分领域里,除消费级无人机外,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随着市场培育“开花结果”,植保无人机市场景气度持续提高,2017年行业实现了翻倍增长。

  业内预计,在行业高速增长背景下,经过多年探索后的植保无人机企业,商业模式已经逐渐明朗,盈利拐点或将很快到来。

  硬件+服务趋势明显

  “2016年极飞植保无人机收入是4700万元,2017年是3亿多,增长几乎达到七八倍。”植保无人机企业极飞科技创始人、CEO彭斌告诉证券时报·新三板论坛记者。

  最近一周彭斌都和技术团队一起,在海口、三亚等地奔波,验证植保无人机对槟榔、菠萝、芒果等大型经济作物或者枝叶密集的农作物的作业效果。

  传统上极飞科技一直被认为是“只做植保服务,不卖硬件”的代表。2017年10月,极飞科技“P20 2017植保无人机”发布并对外销售,很多解读认为,极飞科技的商业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单纯的植保服务提供商,转向既提供服务又卖硬件。

  “这其实是一个误解。”彭斌介绍,2015年极飞发布植保无人机产品,当时之所以没有选择对外销售,是因为当时植保无人机在国内太过新鲜,农民不了解它的价值。

  让大家认识到植保无人机的价值,是植保无人机行业发展壮大的第一步。因此极飞科技组建了庞大的植保服务团队,来培育市场。彭斌介绍,极飞科技曾有800人的服务团队,在新疆、河南、东北等地区提供植保无人机服务。

  待大家接受植保无人机后,2016年8月,在经过调研后,极飞在服务的同时,开始硬件销售业务。因此在彭斌看来,极飞科技侧重服务或者硬件是市场发展阶段的问题。

  整体而言,2017年植保无人机企业商业模式的变化痕迹是明显的。

  “‘硬件+服务’是行业的趋势。”高科新农总经理助理吴义元对记者表示, 做植保服务要下沉到田间地头,早期相当一部分植保无人机企业选择了只卖硬件,这种模式带来的问题是,研发的飞机“很不接地气”。

  因此2017年很多植保无人机企业开始一边卖植保无人机硬件,一边提供植保服务及解决方案。新三板植保无人机企业全丰航空(839329),就是转变明显的企业之一。

  2017年半年报显示,全丰航空2017年上半年植保服务收入达到900万元,而2016年上半年这项收入为零。这一举带动全丰航空2017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95%,净利润增长60%。

  另一家新三板植保无人机企业韦加股份(837999),从2016年就开始大举扩张,投入销售和服务。2017年上半年,该公司无人机产品销售收入从2016年上半年的290万元,增长到1280万元;无人机服务收入从2016年上半年的96万元增长到310万元。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