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建邦股份董事长钟永铎:汽车后市场整合集中是必然趋势

崔小粟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建邦股份董事长、总经理钟永铎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汽车后市场企业众多且较为分散,未来行业整合和产业集中是必然发展趋势。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部分实力较弱的中小型企业因无法满足客户对产品种类、品质、响应速度等方面的要求,将会逐渐被市场淘汰,未来会出现一批大中型汽配企业,市场资源向优势企业聚集。

  汽车后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建邦股份成立于2004年,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汽车后市场非易损零部件的开发设计与销售,同时为客户提供整套完善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制动系统、传动系统、电子电气系统、转向系统,发动系统,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品覆盖。

  公司立足于汽车后市场行业。钟永铎表示,汽车后市场规模与汽车保有量及车龄紧密相关,汽车保有量越大、车龄时间越长,汽车后市场的需求量就越大。在经济增长期,新车销量较多,导致汽车保有量增加;在经济衰退期,新车销量较少,但汽车更新速度也因此下降,正在使用车辆的平均年龄增加。两种情况均导致汽车后市场需求增加,因此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受经济周期性波动影响较小。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提升以及车龄的增加,未来汽车后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根据麦肯锡分析,到2030年,全球汽车后市场规模将达1.2万亿欧元。

  钟永铎表示,就国内后市场行业而言,虽然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但自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超越美国后,中国已连续十年蝉联全球汽车产销第一,近几年每年超2000万辆的新车销量,也使中国汽车保有量保持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随着中国汽车制造业逐渐走向成熟,汽车质量的改善也不断延长了车辆的平均生命周期,“车龄+保有量”双效驱动汽车后市场高速发展,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会不断扩大。

  钟永铎表示,建邦股份立足于国内完善的工业体系,积极整合国内外各类型零部件生产商,实现对产品的快速、高质供应。凭借在物流、商流、信息流方面的整合能力,依托供应链整合、信息化系统与资源共享,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公司拥有的覆盖全球主要区域的汽配供应链管理及交付能力,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统筹及协同生产,从而满足全球不同区域、不同客户的个性化产品需求。这种能力使得建邦股份在汽车后市场行业拥有独特的难以替代的地位。

  “我们采取柔性化的市场需求导向型模式,将重点放在市场调研、工程设计、模具开发、产品验证上,生产环节委托外部厂商进行,公司主要负责对其关键技术把控及指导,并进行质量管理。”钟永铎说,公司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高要求的供货特点,同时拥有10多年的汽车售后市场非易损零部件行业经验,建立了多条市场调研渠道,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

  将打破原厂零件垄断格局

  2020年受全球疫情影响,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放缓,公司经营也受到一定影响。钟永铎表示,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优化产品和客户结构,持续开发新产品,开展降本增效,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把影响降到最低。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3.74亿元,同比下降1.87%,主要是因为2020年年末国外疫情加重,海运船只紧张,港口大量货物积压,无法发出。

  公司表示,未来将加强内部风险管理,推行低成本运营,并强化控制体系建设,有效控制公司在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开发新产品,实行存量客户不断增加新品,同时继续开发新客户的双轮驱动增长。

  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钟永铎表示,公司2020年主要研发项目有EPS电控转向器、链条式分动箱和AGS主动进气格栅,目前这些产品在全球的售后市场是由原厂零件垄断。为了打破这一局面,进一步降低车主的养车成本,满足客户的需求,公司立项了上述几个产品线。目前三个项目首款产品均已经上市销售,并受到客户的广泛好评,公司正在协调各方资源,加快项目的研发进度,争取在未来两年内完成产品系列化型号的开发和上市。

  在市场开拓方面,目前公司国内业务发展迅猛,已和三头六臂、途虎、康众汽配展开全面业务合作,未来将进一步提升国内业务收入。欧洲市场是除中美以外的第三大汽车市场,随着德国子公司的设立完毕并运营,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拓展欧洲市场。

  公司于2020年10月完成经营范围的变更,新增加摩托车零配件研发销售、机械设备研发、销售、船舶设计,前述业务和汽车零配件具有高度相似性。公司将利用强大的研发设计能力及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不断拓展新业务。

  建邦股份于2016年5月9日挂牌新三板。自挂牌新三板之后,公司依托新三板的影响力引进了北汽集团旗下深圳市安鹏股权投资基金企业(有限合伙)和胶州市国资委下属的青岛金胶州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作为公司股东,为公司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