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央行上海总部:预计2024年全年上海信贷仍将保持合理增长

黄一灵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黄一灵)1月31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举办2024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上海金融运行情况,并回答了相关问题。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调查统计研究部主任吕进中在会上表示,“2023年上海市信贷运行呈现‘总量合理增长、结构持续优化、价格稳中有降’的态势。2024年全年预计信贷仍将保持合理增长,且增速有望高于2023年。”

  上海存量首套房贷利率下调基本完成

  2023年全年,上海信贷规模平稳增长,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强。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末,上海市本外币贷款余额11.2万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6%,基本与上海经济增速和价格预期目标相匹配。

  对于7.3%这一增速,吕进中具体分析称,信贷增速比前几年略有放缓,但投放节奏更趋平稳。整体来说,贷款投向有减有增,资金从减的一面看,房地产贷款占比逐步回落。从增的一面看,企业中长期贷款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居民短期消费贷款助力消费能级跃升,基建贷款助力城市更新改造,科创绿色贷款助力经济转型升级,这些领域贷款的增量和占比都有明显上升。综合考虑“减”的一面和“增”的一面,虽然总量增长会慢一些,但质效是显著提升的。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存量首套房贷利率下调基本完成。截至去年12月31日,上海地区已认定的需要调整利率的存量首套住房贷款余额为2693亿元、27.19万笔;已调整的存量首套住房贷款余额为2692亿元、27.18万笔,占比均为99.96%,目前利率下调幅度约为54BP,合计为享受到利率下调的借款人每年节约14.5亿元利息。

  去年上海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达23万亿元

  上海市跨境人民币结算成绩单一直颇为亮眼。2023年,上海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合计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收付金额保持全国第一。人民币跨境收支占全部跨境收支的比重从年初的55.4%上升到61.6%。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跨境人民币业务部主任施琍娅表示,2023年,上海新增7478家企业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其中贸易结算项下的主体占99%,表明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选择本币结算来应对汇率波动风险、降低汇兑成本。且2023年人民币跨境结算量中,70%以上是与上海各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吸引境外投资者投资人民币资产有关。这充分说明人民币国际化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形成了强联动效应。

  施琍娅称,2024年,上海总部将继续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一是围绕重大国家战略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二是围绕重点领域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持续推进大宗商品贸易领域人民币计价结算。支持推动航运贸易领域跨境人民币使用。三是以RCEP、“一带一路”和东盟等为重点地区,提升人民币跨境使用。四是围绕重点企业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着力推动央国企跨境贸易投资活动中的人民币跨境使用。五是继续提升跨境贸易投资人民币使用的便利化程度。六是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强化对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风险管理。

  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发布了《关于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的通知》。在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外汇管理部副主任葛庆看来,该政策亮点主要包括“两个扩围、一个升级”。

  一是试点地域扩围,惠及更多市场主体。葛庆称,新政策积极回应市场主体需求,在吸收借鉴临港新片区高水平开放试点政策落地经验的基础上,将前期在上海市部分区域开展的试点政策范围扩大至上海市全辖。比如货物贸易超期限等特殊退汇免予登记、外商投资企业开展境内再投资免予登记、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赴境外上市可直接在银行办理相关登记等试点政策,范围由临港新片区扩围至上海市全辖。

  二是试点银行扩围,拓宽政策受益面。据葛庆介绍,本次试点降低了银行准入门槛,进一步拓宽政策受益面,有利于带动辖内更多诚信主体享受经常项目便利化政策。

  三是便利化内容升级,增强贸易创新活力。据悉,试点鼓励银行创新金融服务,自主办理优质企业真实合规的新型国际贸易外汇收支业务。支持优质企业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开展经常项目外汇收支轧差结算,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提升市场主体竞争力。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