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新春走基层丨摒弃资源依赖 推进产业转型 科技赋能助力大冶“绿色蝶变”

刘伟杰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寒冬时节,这座因“炉冶”而兴的千年古铜都——大冶市依然生机勃勃,山水相映生辉,人城和谐共融。历经多年高质量发展,这座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湖北省东南部的小城,彻底摆脱“一矿独大”,走出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绿色转型之路,凭借高新赛道跻身全国百强县市。

  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深入走访多家大冶市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产业集群化发展已初具成效,“浴火腾飞”般的干劲扑面而来,不断刷新大冶速度。

  跑出创新加速度

  有着4000多年采冶史的大冶,是我国六大铜矿生产基地和十大铁矿生产基地之一,地处武汉、鄂州、黄石、九江城市带之间和湖北“冶金走廊”腹地。作为湖北省辖县级市的大冶,目前由黄石市代管。

  近日,记者来到黄石大冶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走进湖北迪峰换热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湖北迪峰”),该公司系国内换热器工业领域的龙头企业。“我们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军工、航空航天、远洋船舶、铁路机车、冶金矿山等行业,就连白鹤滩水电站的换热器都是我们做的。”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说,换热器可以解决设备运行过热问题,还能节省能源消耗,目前公司进入许多龙头企业的供应链。

  “一是储能,二是低温热能利用,换热器将有广阔的应用场景。”该负责人认为,在新兴绿色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换热器行业的发展仅仅是个开始,市场对换热器设备需求将是一片蓝海。

  谈及近年来公司做对了哪些事情得以快速发展,该负责人表示,最近五年多,公司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一方面,通过组织和管理变革不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打破此前传统架构中的壁垒,让现代化的组织监督模式贯穿销售、技术、计划、生产和发货等一整套流程,从而有效地指挥信息流去驱动实物流。

  另一方面,公司搭建了“1+4”创新平台,不断推动产学研合作,以迪峰换热器为中心,组建LNG实验室、换热器热功理化分析实验室等工作平台,长期与高校合作,不断解决技术难题。

  智慧物流行业“新标兵”

  参观完湖北迪峰之后,记者来到普罗格智芯科技(湖北)有限公司(简称“智芯科技”),这是一家专门提供一站式物流智控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物流机器人、智能搬运、拣选和分拣设备等,该公司研发总监李正言告诉记者,从2019年公司成立,到如今做到高端物流装备行业全省第一、全国第四,这条路布满了“鲜花与荆棘”。

  李正言表示,公司产品主要应用在存储、搬运和分拣三大场景,首先通过物流机器人完成货物的存储和出入库的流程,然后再由搬运机器人进行地面与货架的搬运;到了拣选环节会用到指环扫码枪,扫码时会同步打开相应的货物订单格,直接丢进去就可以实现“零思考零差错”。

  对于为何离开上海选择来大冶创业,李正言坦言,一方面,看中大冶诱人的产业政策支持力度,这几年累计获得了超过2000万元的奖励和补贴,这笔钱帮我们渡过了很多难关;另一方面,看好大冶的产业规划和布局,以及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

  李正言对过去三年多来的成长仍历历在目,他无比清晰地回忆道,在公司刚开始创立的时候,政府提供场地,三年免租金,还有一系列的减税免税政策;当技术研发碰到了难点,政府又协调各大院校的教授专家,做技术指导合作;精密零部件购买运输困难,政府部门就大力招引相关配套产业到公司附近,现在90%的零部件就在周边生产。

  当前,该公司与唯品会、良品铺子、京东、格力、三一重工等多家知名企业产生业务合作,2023年全年营收破亿元,纳税约500万元。

  迈向“新能源、智慧化、数字化”

  紧接着,记者来到湖北金诚信矿业服务有限公司(简称“金诚信”),其在2022年被湖北省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公司所属的高新技术领域为矿山工程装备制造、新能源矿用运输设备的研发。

  “目前公司矿业装备的具体款式有17个类别20种产品。”金诚信相关负责人饶有兴致地介绍道,包括锂蓄电池铲运机、无人驾驶纯电动铲运机等,多年来经历了许多个国内从“0”到“1”的突破。

  近年来,该公司更是生产出了全国首台高原型内燃铲运机,记者来到这台约9米宽2米长的铲运机面前,仿佛看到这头“牦牛”般的钢铁巨兽在高原上驰骋,释放出强大的耐力和动力。

  “国内普通的铲运机到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之中,会和人类一样出现不同程度‘高原反应’。”上述人士介绍,为了打破设备依赖进口的尴尬局面,公司2019年组建了专门的研发小组,夜以继日地投入到研发当中,终于在2021年年底,首台承载着科研人员心血与希望的设备驶入高原。

  谈及未来矿山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该人士表示,以后都要向节能又环保的新能源方向看齐,未来会将各类燃油车型升级为纯电版。另外,目前也在做智慧无人驾驶远程遥控产品,坐在办公室里面就可遥控操作井下作业,从而大大降低安全生产风险。公司正全力向“新能源、智慧化、数字化”迈进。

  科技赋能提供澎湃动力

  这三家企业只是近年来大冶市主动摒弃资源依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冰山一角”。2023年,大冶连续8年获评中国工业百强县市,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排名第57位,较上年前进10位。

  具体来看,2023年大冶转型升级继续走深走实,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实现集群发展,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至75%。

  此外,根据大冶市统计局数据,预计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5%,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680家、科技型创新企业60家。

  曾几何时,“因矿而兴”的大冶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全市资源开采及关联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八成以上,税收亦占比超80%。2008年3月,大冶被列入全国首批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全市先后关停拆除“五小”企业超95%,同时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土地复垦的“绿满铜都”行动,推进“治山、治土、治水、治气”工程。

  从“矿竭城衰”到“绿色百强”,多年来大冶市久久为功,凝聚起“匠心图强,劲无止境”的大冶精神,在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披荆斩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不俗的成绩,“浴火腾飞”奔向未来。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