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我国邮轮产业步入复苏新航道

彭扬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原标题:完善政策体系 优化制度环境

  我国邮轮产业步入复苏新航道

新华社图片

  5月22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多位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邮轮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对推动扩大内需、释放消费潜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国邮轮产业逐步恢复、持续向好。随着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国邮轮旅游市场和邮轮经济会取得更快发展。

  为邮轮经济复苏“保驾护航”

  近日《国际邮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靠港补给的规定》已公开发布。

  司法部副部长王振江介绍,《规定》主要明确了适用范围,开展补给活动的工作要求,药品、医疗器械、免税烟草制品等各类物资供船渠道和制度规范,通关便利化措施,以及各类经营主体的守法义务等。“随着《规定》的生效实施,我们将继续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及时完善邮轮经济发展配套制度政策和服务体系,有力促进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壮大。”王振江说。

  海关总署口岸监管司负责人刘洋表示,近年来,海关积极促进包括邮轮产业在内的新业态发展,在邮轮监管方面,主要对进出境邮轮实施风险管理,根据邮轮的不同风险状况开展登临检查,优化出入境查验、监督管理等工作,着力提升口岸监管效能,为邮轮经济复苏“保驾护航”。在邮轮靠港补给方面,前期已实现进出境船舶监管领域的无纸化作业,支持企业向海关提交电子数据就可以办理邮轮进出境的申报以及物料添加等手续,便利邮轮进出境靠港补给作业。

  刘洋进一步介绍,《规定》出台后海关主要从三方面做好工作,包括帮助企业更好享受通关便利、为国际邮轮靠港补给物资仓储和配送提供便利、优化国际邮轮靠港补给物资供船的方式等。

  邮轮旅游市场逐步回升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国邮轮产业逐步恢复、持续向好。”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负责人霍福鹏表示,设计建造方面,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已成功运营30多个航次,第二艘大型邮轮4月进入了下坞总装阶段,标志着我国形成了大型邮轮自主建造能力。

  霍福鹏表示,当前邮轮旅游市场正继续逐步回升。去年9月国际邮轮复航后,2023年全年中外旅客运输量达10.7万余人次,今年仅一季度就已超19万人次,呈现快速恢复和增长态势。值得一提的是,3月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高峰时出现中外邮轮“四船同靠”的景象。据邮轮游艇行业协会预测,今明两年我国邮轮旅游市场将全面恢复,进入产业发展新阶段。

  与此同时,当前,邮轮旅游市场加快恢复,全球旅游市场都在迅速恢复,我国邮轮产业发展迎来新的重要发展机遇。霍福鹏表示,邮轮产业融合高端制造、现代服务、特色旅游、跨境消费等多领域多业态,既是当前消费热点,也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领域。优化完善邮轮产业体系,对于提升船舶工业发展质量、挖掘消费市场潜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等都具有积极意义。

  霍福鹏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在邮轮运营管理、装备制造、配套建设、旅游消费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从邮轮旅游市场供给和需求两端协同发力,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制度环境,全产业链系统推进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在运营管理方面,打造一流服务体系。对标国际一流邮轮运营公司,大力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邮轮运营企业。在配套建设方面,完善港口布局建设。在旅游消费方面,鼓励企业创新和丰富邮轮旅游产品,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航线开发、旅游服务中,增强对全球旅客吸引力。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