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资本市场优化服务 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昝秀丽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5月23日,在2024年金融街论坛系列活动——“资本市场赋能新质生产力”主题交流活动上,多位参会人士表示,资本市场在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科技创新聚集,畅通科技、产业、资本良性循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正赋能新质生产力发挥更大作用。与会嘉宾建议,资本市场应持续优化服务,增强对新质生产力的包容性、适应性,加强政策协同,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加大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数据显示,截至5月23日,今年以来A股市场IPO募资额270.66亿元。其中,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IPO募资额分别为66.83亿元、64.50亿元和18.87亿元,合计占募资总规模的比例为55.49%。

  “创新型企业具有研发投入大、风险高、人才依赖性强等特点,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交易所,能够解决资金供给、价格发现和人才激励机制问题,在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科技创新聚集,畅通科技、产业、资本良性循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北交所总经理隋强说。

  华泰联合证券董事长江禹表示,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大力支持。

  根据统计,2023年,沪深交易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共披露并购重组交易1100多单,交易金额超3600亿元。

  私募创投、公司债券等也在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权威数据显示,注册制改革以来,近九成科创板上市公司和六成创业板上市公司获得过私募基金支持。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资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重点科技创新领域项目约10万个,在投本金约4.3万亿元。大力支持科技型企业债券融资,鼓励政策性机构和市场机构为民营科技型企业发行科创债券融资提供增信支持。交易所市场累计发行科创债券约7000亿元。

  加强政策协同

  专家认为,资本市场更好赋能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企业、机构、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协同支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办公厅主任高东升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把培育优质企业、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任务。

  他建议,要强化产业、科技、财税、金融等政策协同,推动科技产业与金融资源一体化配置,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技术、资本、人才、资源支持。要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规律,根据企业所处领域、发展阶段等,提供多层次、多品种、差异化的金融资本服务。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