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3M公司的创新奥秘在哪里

郑渝川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书名:《3M的脑神经管理》
作者:[日]大久保孝俊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美国明尼苏达矿务及制造业公司(通常简称“3M公司”),以敏于创新、产品繁多而著称。在许多产品品类中,3M品牌已成为品质可靠的代名词,比如医用口罩、护目镜、空气净化器等。今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后,3M公司向武汉市捐赠了部分医用、防护口罩和护目镜。国内一些网友也投桃报李,特地通过3M电商旗舰店选购商品,他们惊奇地发现这家公司的产品包罗万象,几乎延伸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的创新奥秘在哪里?

  3M的“15%文化”

  在谈到3M公司的创新奥秘和创新活力时,人们总会提到该公司的“15%文化”,即3M公司允许员工将15%的工作时间花费在自己感兴趣的创新方向、领域和产品上。尽管“15%文化”显示出公司与员工之间的高度互信,但在3M公司、谷歌公司之外的其他多数企业却鲜有成功案例。

  3M公司的日本分支机构日本3M的执行董事大久保孝俊在其所著的《3M的脑神经管理》一书中指出,15%这一数据并非严密的数值,也就是说,只要在不影响公司分配工作完成的情况下,员工分配在自己感兴趣事情的时间甚至可以提高到20%以上。

  为什么要赋予员工在工作时间内自由支配时间的权利?作者称在3M公司的产品中,便利贴、防尘口罩等都十分常见,其它许多产品之所以会让人们觉得熟悉,就是因为这家公司长期以来在美国、日本、中国等市场都力求产品贴近客户,不断探求已知和潜在的客户需求。换句话说,3M公司的创新奥秘在于,通过赋予员工自由支配时间的权利,让员工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外,积极主动地贴近市场,倾听用户需求,再利用自由时间来开发创意产品。这意味着,“15%文化”并不是简单地划分出员工完成本职工作、自我驱动创新的时间安排,而是确保创新、创意与执行的有效结合,而这一过程自始至终都没有脱离员工对客户需求的把握。

  作者强调,创新并不等同于技术革新。3M公司的例子更是说明了,在显著的技术革新之外,通过有效的技术应用、改良和管理调整等手段,可以促成新的创新成果。而这种渐进式、局部性、功能性的创新,与显著的技术革新具有互补性。

  尽管渐进式、局部性、功能性创新的难度大大低于技术革新,但同样需要试错。且工作时间内的微创新,其成果属于公司。“15%文化”、贴近客户需求的创新,主要受益者是公司,这必定需要很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允许犯错 给予试错

  《3M的脑神经管理》介绍了3M公司在创新管理、创新人才激励等方面的制度化经验,对于日本、中国等国家的广大企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3M公司为了促进创新、发挥员工自主性,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创新文化和制度体系,企业为员工创新提供充沛的技术和资源支持。

  3M公司内部将技术纳入到研磨材料、成形加工等46个技术平台,分为材料、工序、机能、应用四个大类,公布在内网上,技术人员可自由查询使用。3M公司鼓励员工灵活运用、模仿公司已有技术,将已有技术与新开发技术进行重组。该公司员工在调用内部技术、征询公司内部其他专家意见方面,具有空前的自由度。3M公司最知名的产品便利贴,就是受惠于上述机制的创新成果。

  推动创新、发挥员工自主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赋予员工(不仅仅是管理岗位员工)试错的空间和机会,员工在创新过程中可以不受职务上的上级的干涉。因此,3M公司员工才会在走访客户的过程中,注重观察技术应用场景,致力于找出潜在需求。

  这本书之所以定名为《3M的脑神经管理》,指的就是3M公司的管理并不是简单地建立在科学、绩效基础上的管理,而是充分尊重人的情感、遵循人的思维特性和行为特点,甚至在管理中主动引入了脑科学。

  举例来说,3M公司希望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心态从“必须(Must)”转变为“想要(Want)”,他们注意到“必须(Must)”往往带来压力,让执行者大脑中心区域感到紧张;而“想要(Want)”是大脑边缘系统的活跃,是从压力中解放出来的内心状态,这一状态容易刺激创意,也更容易调动兴趣。而立足于脑科学,要让企业设定的指标从“必须(Must)”转变为“想要(Want)”,要经过三个阶段:延伸性的目标设定;给予包括精神层面在内的各种支持;合理的评价和回报。

  延伸性的目标设定,要比简单的目标更难达成,更可能让人受挫。所以,要设定这类目标,要防止目标数值过于偏离实际,要通过反复探寻和磋商以后科学设定。但要促成员工成长,这类目标更可能激发斗志,尤其是其目标与客户需求或“痛点”相关时。在这一过程中,领导者要注重向员工解释为何要设定这样的目标,要在节奏紧张的工作状态中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促进员工创新,企业往往会陷入一种不知道如何产生新创意的僵局。作者称脑科学研究的经验认为,产生创意的源泉是实际经验,可以通过技术论坛、团队交流、模拟赛事等方式来释放相关的无意识记忆。作者指出,许多创新创业企业的创始人、技术研发团队成员往往疲于奔命,睡眠时间不足,这其实违反了大脑神经组织的活动规律。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