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这样挑选银行售卖的理财产品

张玉洁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1年1月1日起,六大国有银行发行的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个人大额存单、定期存款等产品,计息方式由靠档计息调整为按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此前,多家平台陆续下架了具有“相对高息、绝对保本”特点的互联网存款产品。在此背景下,稳健型投资者如何通过购买银行销售或代销的不同产品实现不错的收益呢?

  某大银行北京分行个金部资深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仅靠存款产品是无法跑赢通胀的。投资者在判断好自身具体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后,不妨考虑将家庭现金资产分为三份,通过配置不同的产品进行理财。

  首先,活钱管理。活钱主要用于日常开支。这笔钱的管理要具有安全、灵活的特点,保证随时可用。因此适合购买流动性较高、风险低、收益比活期存款好一些的产品,比如货币基金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目前各家银行基本都提供这类产品,可直接在银行APP或线下网点购买。

  其次,重大保障。这类投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对未知风险的抵御能力,可以考虑购买健康险等保险产品,这些保险产品也能通过银行渠道购买。不过,在购买保险产品时,需要明确相关产品能否满足自身人身、财产等保障需求,避免盲目地把保险产品当做投资工具。

  第三,谋求投资收益。不同客户对投资收益的预期不同。客户可在首次购买理财产品之前完成风险测评问卷,根据自身风险评估结果,购买相应的理财产品。那些稳健理财的客户可以选择固收理财产品、纯债基产品、“固收+”理财产品和银保合作类产品。这类产品收益波动较小,预期收益往往高于大额存单等存款产品。那些追求更高收益的客户,则可以通过银行购买公募混合型基金、证券类基金、股债结合类理财产品等。这些产品风险等级较高,在预期收益较高的同时存在本金损失的可能性。

  此外,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对潜在收益会产生较大影响。比如,银行理财产品或通过银行代销的不少公募基金等都有产品募集期,募集期内投资者的资金一般只能获得活期存款利息。与募集期类似的还有清算期,投资者应提前关注,避免资金计划外“站岗”。为避免买到假理财,投资者可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前,通过中国理财网或银行官方渠道查询产品信息。银行在营业场所销售理财产品时,必须进行“双录”,即录像和录音。若无“双录”,投资者应谨慎购买。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