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全国政协委员马进:让老年群体融入数字社会

徐金忠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徐金忠)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马进日前提出建议,要让老年群体融入数字社会。

  马进指出,随着社会数字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已经习惯了“一机在手,出门无忧”的掌上生活新模式,不仅给生活带来各种便利,也满足了精细化管理的各种需求。但对于部分老年群体来说,数字化生活非但没有给他们带来便利,反而造成了不便。

  例如本次疫情期间推出的健康码,部分老年人因为没有智能产品或不会使用,造成出门办事的不便;又例如电子支付普及后,部分商家不再接受现金支付,给只会使用现金的老年人造成困扰。而与此同时,城市正在加速老龄化进程,老年群体占的比重和社会需求将越来越大,若此类问题不能寻求一个长期有效的解决办法,未来将会有更多“新”的老年人无法适应新的技术发展的状况出现,进入老年群体始终无法融入数字社会的恶性循环。

  马进认为,老年群体融入数字社会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目前移动端电子产品的应用软件更新频繁,导致对硬件的需求越来越高,而若不更新应用软件,则大部分软件将无法正常使用,若更新这些软件,则需要定期更新手机、平板等移动端硬件设备,否则将造成运行速度非常缓慢甚至无法使用的情况。而老年群体的特点,一方面是对新的软件、硬件的学习能力较差,更新频繁造成很多老年人觉得太麻烦,从而不再使用;另一方面则源于退休后经济能力的问题,不舍得经常更换硬件产品,导致系统用起来非常缓慢,觉得不方便而放弃使用。

  其次,老年人多数存在老花、散光等视力障碍,移动端电子产品的应用界面通常功能版块较多,导致老年人很难从繁杂的界面中寻找自己需要使用的功能,尤其是一些对于年轻人来说能够熟练辨认的图标,对老年人而言难以看清并理解。

  第三,老年群体的社交范围比较狭窄,对于数字产品的了解、学习和使用的机会少,对于产品使用中潜在的风险意识不足或不清楚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担心造成损失,也是老年群体难以融入数字社会的壁垒之一。

  针对以上问题,马进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在老年大学、街道/区委/社区活动中心等场所开办老年手机应用培训班,征集志愿者授课,针对不同机型和操作系统开展多期培训,采用操作示范视频、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编写适合老年群体阅读理解的使用说明,并手把手指导老年人使用。

  二是鼓励应用程序开发企业针对与生活相关的常用应用开发相应的老年版,用以争取数量庞大的老年客户市场。老年版应用程序可仅保留最常用的少数功能版块,并采用大字、大图、色彩鲜明的界面,便于老年人使用。应用程序可自带视频教程,便于老年人直观地学习。老年版应用程序中,若涉及到一定金额或频次以上财产交易行为的,可提升相应的安全等级,弹出安全提示等。老年版应用程序应尽量降低更新频率,并在更新后尽量保持原有的界面和操作方式。

  三是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老年用户的电子账户建立智慧监管系统,从交易金额、对象、频次等角度设置报警规则,若出现可疑的交易操作,系统可暂时停止该操作并向工作人员发出警告,由工作人员(或智能语音系统)向该用户进行电话询问,确有问题的则进行人工干预。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