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通股份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公司非常重视技术研发和产品研发推进,公司投入比较大,整体研发是公司统一管理的。在去年公司整体上也获得了30多项著作权,今年也有十多项获得著作权。未来主要的研发方向都是在大数据平台ARK上,另外围绕金融行业的解决方案,包括银行、保险、移动互联网、移动电商的解决方案,很多研发还在进行当中。公司后续也会更重视专利、著作权的获得。
中国证券报记者现场提出了两个问题。关于公司治理。博通股份原第一大股东为西安经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其持股比例为20.6%;而此前,公司的重组预案被股东大会否决,很大程度上源自中小股东的发声。此次交易完成后,中软国际(中国)将成第一大股东,且持股比例上升至72.18%,西安经发集团持股比例降至5.73%,形成一股独大的局面,公司将采取什么举措促进中小股东积极参与公司治理?
中国证券报记者高改芳提问
说明会上,投服中心赵柏松提出标的资产估值存在几大问题。就此问题,标的公司彭江表示,华为技术于2016年2月6日将其持有的中软国际科技40%的股权转让予中软国际(中国),转让价格为2亿元。这笔交易作价节点是去年8月底,距离现在差不多有一年时间。同时,两个交易标的不完全一样,之前中软国际科技进行了重组,有些资产被划入,还包括一些境外资产。华腾国际这笔交易比较特别,是同一控制人下的资产转移,因此采用净资产法,不具有可比性。
投服中心赵柏松提出了三大问题。第一个问题为,本次重组上市涉及海外上市公司分拆和回归,而目前证监会正在对在海外上市的红筹企业回到国内上市可能引起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相关政策尚未公布,公司管理层是否考虑过重组不确定性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如有重组失败有无进一步的措施。
说明会进入媒体提问环节,投服中心赵柏松代表中小投资者率先发问。
重组标的公司董事长陈宇红在重组说明会上表示,标的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助力西安打造中国的班加罗尔。
标的资产董事长陈宇红博士介绍说,公司未来发展具备三大红利,IT国产化、ITS国际化、大客户深度合作。同时,陈宇红表示,未来计划在全球六个地区建设中心,包括美国、匈牙利、俄罗斯、印度、马来西亚、墨西哥。
“过去投资中软国际的投资者都是赚钱的。过去十年中软国际复合成长率44%,我们已经稳定增长了12年。” 重组标的公司董事长陈宇红在重组说明会上表示。
独立董事邢鹏程先生对本次交易所聘请的评估机构的独立性、评估或者估值假设前提的合理性和交易定价的公允性发表意见。 他认为,本次交易有利于提高公司资产的完整性,有利于公司在人员、采购、生产、销售、知识产权等方面保持独立。
8月8日,博通股份重大资产重组媒体说明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召开,中国证券报等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参加本次说明会。独立财务顾问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黄平先生介绍了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方案。
中信建投黄平介绍重组方案
主持人独立财务顾问中信建投高级副总裁张铁
媒体说明会正式开始
中证报记者准备就绪
媒体说明会现场已经准备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