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独一代“压力山大?共享护士上门 助力万亿养老市场

第一财经

  83岁的北京市西城区独居老人张士荣在自己家里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

  这位满面笑容、身穿白色护士服的年轻女孩来自上门护理服务平台APP“金牌护士”。她用随身携带的检测设备为张士荣做了包括血压、血脂、心电图等在内的17项检查,并给他做了健康指导。护士上门来到了自己家,这让因为腰疼长期不能出门的张士荣分外高兴。

  护士上门送医,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是一项极大的便利。图为张世荣老人接受医疗服务。摄影/第一财经王羚

  在北京,随着上门护理服务业的发展,共享护士正在走进更多家庭,参与老人健康管理,为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个养老助力方案。

  老人护理需求巨大

  这次护士上门是张士荣的孙子张秋伦帮助预约的。张秋伦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偶然在手机上看到金牌护士APP应用程序,发现他们有护士上门服务,想到爷爷因为腰病已经两年没有出门,就赶紧预约了一次服务。

  张秋伦和父亲都是独生子。张士荣老人生活尚能自理,但走路不便,每天只能待在家里。张秋伦同情爷爷的孤独,但是也没有办法。父母在大兴有门面需要打理,只能周末来看看;他也只能下班后来陪伴爷爷。

  “以前只要爷爷生病上医院,我就得请假。现在好了,有了共享护士,至少可以分担一些,能上门的就不必去医院了。”张秋伦说。

  共享护士进入百姓家,呼应了中国老龄化和少子化人口背景下的养老需求。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数据,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和城镇化进展,中国人的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呈增加的趋势,到2020年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

  根据国务院公布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国将逐渐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从现实看,居家养老未来必然还是养老的主要模式。无论是国家还是各省(市、自治区)层面的养老服务体系计划中,居家养老都是绝对的主体,90%以上的老人以居家养老的方式度过余生。

  如何能为高达数亿人的老年群体提供适宜的居家养老服务,是中国正在面对的一个挑战。更加严峻的是,中国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堪忧。

  根据国家卫计委的统计,目前我国2.22亿老年人中近1.5亿患有慢性病,91.2%的已故老人死于慢性病;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患者至少为700多万人;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近4000万,完全失能老年人近1000万人,预计2050年失能老人将达到9750万。此外,三分之一以上的老人患有不同的心理疾病。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巨大,家庭照料负担严重。

  中国老人的健康状况加剧了养老的压力,同时也为护理服务进家门提供了巨大的空间。金牌护士联合创始人、CEO丁少磊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们之所以建立这样一个综合上门护理服务平台,也正是看到了老年人家庭护理照料的需求。

  “我们做了认真的调研,发现这些需要长期护理的人群,他们的家人甚至他们请的保姆、护工并没有专业的护理能力,而医院里的医护专业人士又出不来。如果能够提供一个供需结合的平台,对于居家养老的护理工作将会很有帮助,我们也相信会有很多人愿意为这样的服务买单。”丁少磊说。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