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降温”择校热: 海淀区实行多校划片 全市取消特长生
多校划片难以降温学区房热
靴子终于落地。
事实上,海淀区2019年1月1日以后实行多校划片早在2018年4月就已公布,只不过,北京市最早公布多校划片政策的朝阳区在政策第一年并未实质落地,让一些人对海淀区产生了观望态度。
朝阳区政策被称为“630”新政,即2017年6月30日后,取得的不动产权证书所对应的实际居住地址不再对应一所学校。
但朝阳区教委工作人员2018年5月告诉记者,并不是所有2017年6月30日以后拿到房产证的房主子女都必须多校划片,而是“所购房屋此前6年内已有学生占用了对口学校的上学名额,新购房房主子女才参加多校划片”。而参加多校划片,也是在单校划片的对口学校学位不够时,再向其他学校统筹。
“海淀区和朝阳区不一样。”中原地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朝阳区某个片区内可能只有一所好学校,但海淀区学校质量相对均衡。”
张大伟同时认为,多校划片政策对海淀区学区房市场影响不大。“政策可能会对个别极好的学校的学区房产生影响,拉平与其他学区房的价格差,但由于海淀区的学校比其他区的要好,如果不买学区房,还是进不了海淀区上学。”
张大伟自己的孩子也是通过学区房在海淀区读书,在他看来,只要教育资源存在不均衡,就会产生对学区房的追捧。
“为什么要实行多校划片?是因为一个地区在短期内没法达到让每所学校都一样好,如果达到了,那么实行单校划片就可以了。在这种情况下实行多校划片,可以让更多的孩子有上好学校的机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记者。
海淀区内部教育资源也不均衡,比如北部地区相对薄弱。主管部门正在通过集团化办学形式加快追赶。2018年4月25日,海淀区教委委托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承办海淀区清河一小。9月,首师大附中北校区开始招收新生。12月20日,海淀区教委委托清华附中承办上庄二中。12月27日,北大附中西三旗学校成立。这些学校全部位于北部地区。
一份在网络流传、尚未被官方证实的文件显示,朝阳区将在2年内重构中小学布局,涉及全区15个学区中的14个,力度之大可谓前所未有。更多学校被并入集团化办学学校,将是其突出特点。
然而,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讲师娄元元认为,多校划片只是扩大了学区房的范围,增加了学区房的不确定性,但是多校划片并未改变区域内教育质量,好学校和差学校同样存在,当择校的收益大于择校的成本,家长就有择校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