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推进“藏粮于技” 加快破解农业科技“卡脖子”难题

王建 刘彤 姚湜经济参考报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多个粮食主产区调查发现,随着“藏粮于技”战略的不断推进,农业科技不断夯实我国粮食安全基石。不过,与国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粮食作物单产水平仍有待提高,在高端农机、育种研发等方面的“卡脖子”技术亟待破解。

  “藏粮于技”成效显著

  黑龙江省垦区红卫农场种植户韩双栋去年种了300多亩水稻,采用无人驾驶智能收获机来收割。“过去小镰刀,秋收要持续近一个月,现在几天就能完事。”韩双栋说,借助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无人驾驶收获机提高了收获精度,减少了收割过程中的粮食损失。

  这是近年来我国实施“藏粮于技”的一个缩影。“藏粮于技”不仅降低了种田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解放了劳动力,还使得粮食丰产、农民丰收更有保障。

  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赵建兴说,近年来,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技术优势和逐渐建立的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陕西提出了以“改土、改品种、改生产方式”和绿色防控技术为保障的玉米“三改一防”高产栽培技术,亩产提高100多斤。

  针对种地成本高、科技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近年来,中化集团提出MAP(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模式,这是一个以技术为核心、线上线下结合的为农服务平台。去年春耕期间,因为疫情,农资储运面临困难,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积极组织服务主体与中化集团MAP技术服务中心对接。兰西县兰河乡瑞丰玉米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杜亚东说,MAP服务中心保障农资品质的同时,实现集中调运,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每吨化肥成本降低了百元左右”。

  经过三年探索,中化集团已在全国建设运行近300个MAP技术服务中心,并构建县乡两级农业服务体系,开发挂牌800多家MAP乡村服务站。吉林省梨树县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当地的MAP乡村服务站,合作社理事长卢伟说,近年来,在中化农业提供技术服务支持下,推行“节肥减药”行动,并实施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取得明显成效,黑土地有机质含量增加,由瘦变肥。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罗小锋说,“十三五”以来,随着农业科技投入不断加大,我国在品种选育、粮食单产等方面水平不断提高;随着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加大,我国粮食生产抗灾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科技正在成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仍存一批“卡脖子”技术

  基层农技干部、农业主管部门负责人、涉农高校专家等认为,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逐步提升,但与国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些“卡脖子”技术,制约“藏粮于技”进一步推进。

  高端农机研发能力不足。专家表示,国产高端农机往往在某个关键细节上败给国外农机,“能用、爱坏、常修”成了国产农机具的通病,还面临着整体研发能力较弱、核心技术有待突破、关键零部件依靠进口、基础材料和配套机具质量不过关等问题,成为影响农机化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制约。如国产300马力以上的高性能CVT拖拉机和喂入量在12公斤/秒以上的大型高效谷物联合收获机还比较薄弱,无法满足大规模高效农业生产的需要。

  受访专家表示,一台农机整机产品往往由成百上千个零部件组成,目前国产农机技术升级受困于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配套。如采棉机的采棉头,打捆机的打结器,拖拉机、收割机的液压无级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多数都得从国外进口。

  科研机构和企业缺乏有效协作,部分品种育种研发水平低,甚至存在空白。黑龙江种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黄春峰说,国外种子研发多是在大公司,种质资源的收集源于百年积累,起步早、科研投入大。而我国商业化的农作物种业科研体制尚未建立,投入有限、基础薄弱,缺乏有效协作;技术、资源、人才向企业流动不畅。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研究员张慧说,黑龙江种植的胡萝卜、菠菜、长日照洋葱等基本上都是洋种子,这些品种的国产种子研发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专家表示,目前我国部分种子对外依赖度高,粮食作物单产水平进入徘徊期,生物安全事件频发,一些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耕地重金属污染严重。畜禽良种国产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智能农机装备研发等重大领域共性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仍有待突破,迫切需要相应的农业科技人才。

  强化科技攻关 掌握核心技术

  专家认为,未来应通过做大科技创业平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等,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下大力气解决科技支农力度不足的困境。

  在农业科技核心关键领域和“卡脖子”技术上下功夫。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罗小锋、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等表示,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基础研究上下功夫,形成源源不断的原始创新科技源头;要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疏通从原始创新转化到关键核心技术的渠道,把我国建设成农业科技强国。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优化科研院所和科技创新基地布局。专家建议,应加大科研院所改革创新发展力度,进一步落实科研院所自主权,提升科研平台建设、产业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等能力。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邬晓东等建议,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应提高公益性科研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水平,扩大院所自主权,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鼓励科研人员技术转化,完善成果转化收入分配机制。

  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力度。专家表示,人才已成为涉农科研院所的短板,建议将人才培养使用与重大科研布局、重大科技任务实施、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等统筹谋划、整体布局。同时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选派重点领域科研和管理人员到世界一流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研究和学习交流,加快提升国际化水平。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