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工信部:持续推动民爆企业重组整合 生产企业数量将减少到50家以内

记者 杨洁 见习记者 李嫒嫒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12月3日,工信部发布《“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提出,持续推进企业重组整合,将生产企业数量减少到50家以内,排名前10家民爆企业行业生产总值占比大于60%。到2025年,产业集中度持续提高,企业数量进一步减少,形成3-5家具有较强行业带动力、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民爆一体化企业(集团)。 

  提升行业集中度

  工信部安全生产司副司长卞明尧表示,2020年我国工业炸药产能释放率为71%,工业雷管产能释放率为28%。产能过剩问题加剧了市场恶性竞争,造成行业亏损面扩大,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而且还有可能引发企业职工失业、安全风险加大等问题。

  卞明尧表示,近年来,通过提高安全准入门槛、推动重组整合、推广工业数码电子雷管等措施,大力化解过剩产能,目前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有所缓解。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我国民爆行业生产企业(集团)数量由145家减少至76家,排名前10家企业生产总值占比由41%提升至49%。淘汰关闭生产场点28个,拆除生产线89条,压减包装型工业炸药许可产能39万吨,企业现场混装炸药产能占比达到30%,工业数码电子雷管全面升级换代取得阶段性成果,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有所缓解。

  卞明尧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持续推动民爆行业重组整合,将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持续推进企业重组整合,将生产企业数量减少到50家以内。

  《规划》强调,到2025年,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产业集中度持续提高,企业数量进一步减少,形成3-5家具有较强行业带动力、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民爆一体化企业(集团)。产能布局更加合理,产品结构更加优化,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得到有效化解。

  《规划》表示,要调整产能布局。原则上不新增工业炸药、工业雷管等产能过剩的民爆物品许可产能。同时,鼓励各地引导企业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能布局,使区域市场供需趋于平衡。

  此外,优化产品结构。严格执行工业雷管减量置换为工业数码电子雷管政策,全面推广工业数码电子雷管,除保留少量产能用于出口或其它经许可的特殊用途外,2022年6月底前停止生产、8月底前停止销售除工业数码电子雷管外的其它工业雷管。继续压减包装型工业炸药许可产能,稳步提升企业(集团)现场混装炸药许可产能占比,比例由30%提高到35%。鼓励企业依据市场需求有序释放产能,引导过剩产能加快退出。

  中国兵器工业规划研究院工程设计所副所长晁光艳表示,此次《规划》还力图引导企业向科研、生产、爆破服务“一体化”方向转型。“这种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是世界通用的民爆企业发展模式,企业从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从卖产品向卖服务延伸,就能够提高整体的效益,进一步做大做强。”晁光艳说。

  深入推进智能制造

  晁光艳表示,增强民爆行业创新能力也是此次《规划》的重要任务。

  《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民爆行业技术创新机制进一步健全,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取得新进展,工艺及装备研发取得突破性成果,智能制造和数字技术与行业融合度有效提升,创新驱动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能力更加显著。

  工信部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民爆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由1.9%提高至2.8%。此次“十四五”规划提出,民爆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要进一步提高到3.5%。

  工信部强调,“十四五”期间要推动实施民爆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专项行动,深化工业互联网和安全生产融合应用,建设覆盖行业、企业和监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安全生产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和评估能力。

  《规划》提出,要深入推进智能制造,推广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在民爆行业应用,逐步提升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提升行动”,将围绕生产过程、设备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仓储物流等重点环节,探索形成一批“数字孪生+”“人工智能+”“扩展现实+”等智能场景,实现工艺流程优化、工序动态协同、资源高效配置和智慧决策支持。要求到2025年,民爆行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达3级及以上的企业超过2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5%;企业生产效率、能源资源利用率显著提升,产品工艺研发周期、企业运营成本明显降低。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