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促进乡村振兴

高佳晨 杨洁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加大乡村产业人才培养力度、优化融资政策、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直播……今年两会期间,乡村振兴的话题备受代表委员关注,纷纷建言献策。

  加强人才培育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目前,农村及农业企业人才短板问题突出,既懂技术又善经营的人才短缺,尤其是能适应新需求、懂金融、会电商的人才更为稀缺。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崔贵海建议,加大乡村产业人才培养力度,由国家层面牵头组织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尤其是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的培育。“比如,优化涉农院校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实用性人才。鼓励地方出台城市人才下乡服务乡村振兴的激励政策。强化人才培养,引导农业企业依托信息、科技、品牌、资金等优势,带动农民创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崔贵海表示。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建议,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注重培养农村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大养老服务、托育服务等紧缺领域学科建设,鼓励互联网企业参与建设乡村人才实践基地,实施就业帮扶;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覆盖农村教育资源的数字平台,提升农村青少年的归属感。

  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昕表示,应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经理人、农民合作社经理人和家庭农场主,鼓励引导企业员工、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科技人员在农村创新创业。

  全国人大代表、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爱莲认为,应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完善培育机制,加快构建“专门机构+多方资源+市场主体”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注入动力。

  加大金融支持

  农业企业融资难是热点话题之一。相对而言,农业企业规模较小,利润率较低,资金使用周期较长,融资成本较高。

  “应进一步优化融资程序,适当降低融资门槛,支持有实力有特色的农业企业上市融资。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并优化农业保险政策,不断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支持具备地方特色的农产品险种。”崔贵海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天府银行行长黄毅建议,中小银行积极把握机遇,服务乡村振兴,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围绕便民缴费、社保发放、医保支付、农业补助、粮食收储等环节,提供发卡和支付结算服务,满足农村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同时,以政府在农村的基础设施投入为突破口,加大对重点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助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黄毅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告诉记者,银行业将围绕促进大豆和油料增产、“菜篮子”产品供给,持续加大信贷服务供给;加大对产粮大县的信贷投入,抓住种子和耕地两大核心。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孔发龙介绍,目前从事涉农金融业务的银行类型虽然多,但专属性、系统性、协同性并不强。“为进一步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效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切实增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建议加强顶层设计,设立中国乡村振兴银行。”孔发龙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表示,将金融服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要从金融机构和服务对象两个方面精准施策,逐步建立分层分类、功能互补的支持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体系”。

  加快产业振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特别是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

  全国人大代表、龙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宫明杰建议,加快落实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用地政策,加大扶持和服务指导力度,打造一批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田园综合体,并积极开展“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农户建立新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业升级、农民稳定增收。

  “过去一年,我们镇上扩大了金蕾中草药基地规模,将金银花种植面积提升至全国第六名。但农民不懂营销,也缺少对接市场的高效通路。”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新合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洪亮为此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直播等新业态的培育和支持力度,拓展“网货下乡、农品进城”双向通路,完善“新农人”的培训体系,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免费培训、送课下乡等行动,带动农民共同富裕。

  产业兴旺,乡亲们的收入才能稳定增长。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孙斌鸿源农业开发集团总经理孙斌建议,坚持“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规划,科学布局,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发展,培育农村土特产产品,形成竞争力强的优势农特产品产业带,促进农民增收,振兴农村经济。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