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专家:质量是品牌建设的基础 钢企应以提高产品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

张军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张军)日前,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办、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承办的“创新引领 铸就品牌”为主题的中国品牌发展大会钢铁行业会议上,与会专家表示,品牌是钢企重要的资产,是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资源。而质量是品牌建设的基础,提升产品质量就是打造产品品牌,因此钢企要以提高产品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行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近年来,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粗钢产能产量双控取得积极进展,钢材供需基本保持平稳,行业兼并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集中度逐步提升,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司司长卢卫生在会上表示,钢铁行业是我国最具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特别是近年来钢铁行业超低排放及数智化改造速度加快。记者了解到,我国钢铁行业目前已有约50%的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截至目前,累计58家钢企4.4亿吨产能参与行业极致能效培育。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冯超介绍,我国钢铁行业智能化方面将智能制造作为降本增效、节能降耗、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每年投资300亿元用于数字化改造升级。

  品牌建设仍需发力

  品牌是企业、行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培育一批品牌管理科学规范、竞争力不断提升的一流品牌企业,形成一批影响力大、带动作用强的产业品牌、区域品牌。

  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支柱型产业,“十四五”以来深入推进品牌建设。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说,“中国钢铁”品牌可以从六个维度进行阐述,包括全球影响力大、世界级企业强、产业链图谱全、产品和服务优、绿色可持续性发展及生产数智化发展快。宝钢形成汽车板X-GPa®等产品品牌,市场辨识度高;鞍钢得到世界五大造船企业认可;兴澄特钢轴承钢、太钢不锈钢等品牌同样享誉国内外。

  虽然中国钢铁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闪亮名片,但冯超同时提出,“中国钢铁品牌在国际市场中没有真正树立起与钢铁大国、强国匹配的品牌大国形象。”

  因而如何提升中国钢铁品牌成为本次会议的“焦点”议题。卢卫生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不断完善政策举措,持续高水平办好中国品牌日活动,为广大企业搭建交流展示平台。”

  冯超提出,首先是抓好质量基石。质量是品牌建设的基础,提升产品质量就是打造产品品牌。钢铁企业要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工作,通过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在长期积淀中打造出钢铁精品,形成好品牌。

  其次是点燃创新引擎。品牌运营必须植根于创新,钢企要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推进核心技术创新、绿色转型、产品服务模式创新,引领下游用户实现消费升级;通过创新增强品牌吸引力与感召力,实现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最后是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培育和创造优秀品牌,需要先进标准引领。“支持具有知名品牌的企业主导标准的制定,为行业树立标杆。”

  “品牌不仅影响钢铁产品的市场定位和价格,还深刻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技术创新、国际化进程以及社会和环境责任的履行,是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冯超说。张龙强也表示,品牌是钢企重要的资产,是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资源。

  记者了解到,今年是中国品牌发展大会首次设立钢铁行业会议,旨在加快推进钢铁行业品牌培育,进一步扩大钢铁行业品牌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