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上海远洋四季华庭“退房潮” 一个月内被退92套
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原属江苏省苏州专区所辖,于1958年11月后划入上海市。
数位老上海人回忆起惠南,无一例外地用到这样一个词:乡村小镇。
而60年后,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这个沪上乡村小镇也摇身一变,成为寸土寸金之地。目前,惠南新楼盘的均价已超每平方米3万元。
然而,《国际金融报》记者查阅“网上房地产”(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主办官方服务网站)发现,在上海楼市严格限售限购的调控背景下,远洋地产在惠南镇的楼盘远洋四季华庭却集中出现了119套房屋撤销合同。不仅如此,这119次合同撤销中,有92次发生在最近一个月。
《国际金融报》记者向数位地产业内人士咨询并致电上海房地产交易中心确认,“合同撤销”即为“退房”。
这不禁令人疑惑,远洋四季华庭所交付房屋出于何种缘由,致使“被退房数量”在一个月之内高达92套?
“高退风波”
据了解,远洋四季华庭由上海远汇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共有三期,最早一期的开盘时间为2015年10月24日。
远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2016年报显示,上海远汇置业有限公司为远洋集团的附属公司。
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截至1月26日,远洋四季华庭(又称:远洋万和四季)共产生119套房屋撤销合同。
而与远洋四季华庭同处惠南板块的宣桥枫庭、海曲雅苑、民乐城康苑等楼盘,“合同撤销总次数”一栏均显示为“0”。
《国际金融报》记者调查发现,远洋四季华庭“高退房量”的根源在于其所建一期房屋曾批量出售给一家公司,总数量近160套。
该楼盘销售人员孙笑(化名)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远洋四季华庭的“合同撤销总次数”之所以在近一个月内有异常波动,是因为该盘曾有近160套房屋于2015年整售给了一家公司,而这家公司在今年年初更名了。
“一期我们有整售的,整售给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一口气买了近160套。但是以公司名义买房的话,无法贷款,只能全款购房。因此这家公司在2016年年底前,就已经把全部的购房款打入我们账户了。但是在今年(2018年),这家公司名称发生了变更。因此它以前那个公司名不能用了,我们只能把原先的合同撤销,再(在新合同上)写上它现在的新名字。”孙笑如是解释。
《国际金融报》记者试图询问该公司的名称,孙笑欲言又止,只是透露可能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家贸易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致使远洋配合该公司进行房屋合同的撤销还有另一层原因,即这家公司自付款后,并未办理房产证。
“房产证是需要公司集体去办的,但是这家公司没有办,事实上我们一期的产证早就下来了。”孙笑透露。
而对于《国际金融报》记者抛出的“为何该家公司不办理房产证”以及“该公司买百套住房的用途”等问题,孙笑避而不谈。
玄机暗藏?
远洋四季华庭一期到底有多少套房屋为整售?整售的对象是否为孙笑所透露的杭州贸易公司?
针对上述问题,远洋集团有关方面并未直接回复《国际金融报》记者,而仅表示,项目一直以来,均遵守市场秩序、遵守相关规定、依法合规开展销售工作。
一家公司一次性购买百余套住房目的何在?地产公司又为何乐意整售?
多位地产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这家公司有可能是将房子先买过去“养”一段时间,以待合适时机,再以二手房的形式出手。同时对于远洋集团来说,一次性卖出百余套住房迅速回笼资金,更是求之不得。
“目前在上海,很多开发商在是否拿预售证一事上陷入‘两难’境地。选择拿预售证,很有可能因为‘限价令’原因导致开盘价格达不到预期;而选择撑过‘限价期’不拿预售证,又会背负着资金回笼的压力。”一位不愿具名的地产业分析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上海限价效果较为明显,部分地区已出现新房价格低于二手房价格的现象。”
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远洋四季华庭于2017年9月24日(浦东新区房管(2017)预字号000000151号)开盘项目的备案价范围为每平方米2.7万至3.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