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送钱送房送户口”各地打响“人才抢夺战”

南京日报

  原标题:各地打响“人才抢夺战”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3月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说了这样一段话。

  针对“第一资源”,2018年春节刚过,全国各大城市就掀起新一轮抢夺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各地纷纷出台引才政策,优待力度不断加码。因为,在这场大战中,谁吸引的人才多,谁就能引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各地纷纷出台引才政策

  打响“没有硝烟的战争”

  3月1日起,40岁以下本科生可以直接落户南京,先落户后就业!落户新政实施以来,市政服务中心户政办理窗口前一直处于“爆满”状态。据统计,仅业务受理头两日,就有超过1310人递交了落户申请。为了吸引更多人才,南京还宣布对外地应届毕业生来南京面试,给予一次性1000元面试补贴。这一举措赢得不少点赞。

  不仅是南京,从去年开始,中国多个城市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抢人才大战”,各项优惠政策层出不穷。

  郑州提出“每年吸引20万名高校毕业生”,武汉提出“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 成都大力实施“蓉漂”计划,鼓励青年人才前去创业就业……

  进入2018年,各地优惠政策继续“加码”,“战争”愈演愈烈。

  宁波开年就放出大招。不久前,宁波发布《2018年宁波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高端创业创新团队引进“3315计划”公告》,这已是两个月来,宁波发布的第三份重磅引才公告。

  杭州也毫不逊色。2月27日,杭州市召开的人才工作新闻恳谈会上,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杭州人才国际化的实施意见》,抛出最高1亿元资助的大礼包。

  连北京,也加入此次抢人才大战,最抢眼的举措就是,鼓励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未来五年,在新城、交通枢纽、产业园区等重点区域,推出1000公顷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建设满足多层次居住需求的租赁住房。准备以产业园区为重点,加大人才公租房筹集力度,由园区企业自持、统一配租,优先满足入园企业人才住房需求。

  此外,北京还提出,在人才落户方面,修订人才引进政策标准,大力引进优秀投资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

  “送钱送房送户口”

  优待力度不断加码

  2017年以来,各地招才揽贤的政策接连出台并不断升级,最具吸引力的政策大抵是送户口、建房子与发补贴这“三招”,住房政策更是成了标配。

  2018年伊始,南京完成了今年第一批全自持出租住宅地块出让,这五宗地块兼顾了“职住平衡”原则,分布在各个产业发展园区的周边,满足就业、创业人口的居住需求。

  此前,南京已出台安居落户政策吸引大学毕业生,对大学生给予租房补贴、创业补贴。

  西北政法大学2017届毕业生王镜雯表示,南京给研究生的福利是每个月补助800元左右,在2500元的房租基础上,打折之后加上补贴,每个月房租1300元左右 。

  去年10月,武汉发布了大学毕业生落户和安居保障政策,来自安徽马鞍山的张勇,2017年从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毕业,成了这一政策的首批受益者,住进了由政府提供的大学毕业生人才公寓。张勇说,里面的家具和电器一应俱全,每个月租金只有850元左右,而且还包括物业费。面积是40平方米,周围的小区同等地段、同等配置,他们的价格是在1500元左右,基本上打了六折到七折。租房补贴使张勇的生活成本明显降低。

  在宁波,购房补贴最高8万元;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以前给予50万至150万元安家补贴,人才新政实施后最高可补300万元。

  郑州市青年人才首次购房补贴标准为:博士每人10万元,硕士每人5万元,本科毕业生每人2万元。

  除了住房补贴,郑州是各种补贴齐上阵,对新引进落户的博士、35岁以下的硕士、本科和预备技师(技师),三年内按每人每月1500元、1000元、5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

  武汉出台了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专科生4万元、本科生5万元、硕士6万元、博士8万元,远高于武汉市最低工资标准1750元/月。

  成都的“蓉漂”计划则贴心地宣布,对来成都应聘的外地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可提供7天免费入住的青年人才驿站。

  落户门槛大幅调低

  抢夺人才,不仅仅局限在“塔尖”

  在梳理各地的“人才新政”时,还有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各地抢夺人才,不仅仅局限在“塔尖”的人才,也关注到了“塔基”的人才。

  3月1日起实施的《宁波市区户口迁移实施细则(试行)》大幅降低人才落户门槛,明确大专以上应届毕业生可先落户后就业,这项新政相对于宁波2003年推出的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可先落户后就业,又进了一大步。此外,宁波将技术工人纳入到人才落户范畴,凭技术职称和职业资格即可落户,为的是吸引广大专业基础人才、技能人才,支撑宁波作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产业发展所需。

  类似情况,在珠三角城市群中更加明显。

  2月2日,东莞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实施方案》。根据该方案,包括新生代农民工、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的人口等8类重点群体落户全面放宽。而“十三五”期间,东莞将努力实现50万左右非户籍人口落户。

  而且,东莞、中山均于不久前取消了积分入户政策,代之以门槛相对更低的核准入户,珠海也从2017年采取了类似措施。在这些城市居住并参加社保达到相应年限的普通劳动者,都被纳为了“争夺对象”。

  即便是人才济济的深圳,也俯下身子,放低身段。2017年,在人才入户之外,深圳市启动了积分入户政策,为长期在深圳稳定就业和居住的人员打开了一条新入户渠道。在一线城市普遍严控人口的背景下,深圳这一举措被认为给普通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入户机会。

  这些均为制造业发达的地方。在它们的进一步发展中,除了塔尖的人才,也需要身在“塔基”的人才。塔基稳了,塔尖才能不断往上延伸。这些地方不但需要高精尖人才引领行业发展,也需要成熟的技术工人将研发成果转化为优质的产品。这是一个缺一不可的闭环。

  而且,对一座城市而言,经济活力恰恰在于能够给不同层次的人提供机会。

  推进人才国际化

  抢人大战已蔓延到海外

  抢人大战不仅限于国内本土人才,也已蔓延到了海外。

  以杭州为例,目前杭州已“收割”了不少国际“大牛”。去年6月,亚马逊资深主任科学家,也是该公司高级别技术职称之一的任小枫入职阿里。去年9月,世界知名量子计算科学家、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施尧耘正式出任阿里云量子计算的首席科学家,负责组建阿里云量子计算实验室(AQL);去年年底,前Polycom(宝利通)声学设计和信号处理首席工程师冯津伟入职人工智能核心团队iDST,担任智能语音交互团队研究员,将负责语音交互设备端。此外来杭州的还包括硅谷华人圈里最年轻的顶级工程师之一何昌华等。抢人大战已经蔓延到了海外,美国硅谷、波士顿、西雅图,包括东欧的一些国家已成为企业或城市组团招聘的热门城市。

  近日,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杭州人才国际化的实施意见》,创新提出“全球聚才十条”“开放育才六条”等政策。

  “全球聚才十条”,重点对外国人才招引、创业创新支持等提出了政策意见。“开放育才六条”,重点对推进本土人才的国际化培养提出了意见。

  比如,杭州计划实施“杭州国际化人才培养工程”,主要是针对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教师、医务人员等系统开展国际化能力培养。

  据《浙江日报》《经济日报》央视财经等综合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