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港股之辨:价值洼地还是估值陷阱

周璐璐 张枕河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对于身在香港的李先生而言,“炒港股赚首付”是他入市的目标。

  被称为全球市场估值洼地的港股自去年四季度开始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随着资金不断涌入,恒生指数今年2月创出了2018年以来新高。但回调也随之而来。港股市场掉头向下的走势令许多“慕名而去”的投资者措手不及。

  炒股买房是否可行

  香港的高房价一直闻名全球。来自内地的李先生已经在香港工作两年,从事大学研究助理工作,其月收入也从最开始的2万港元升至当前的4万港元。目前租住在红磡的一个9平方米小房间,月租金将近6000港元。对于多数时间在学校工作的他,本来不觉得很辛苦,只是晚上睡个觉。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来临使得这种情况出现变数,全天待在小空间中无法外出使得李先生考虑换房。

  同等地段的20平方米一居室月租金高达15000港元,租房的“不划算”使得李先生萌生了在香港买房的想法。从2020年10月开始看房,李先生意识到他低估了香港的房价。不论是地点较远的新房,还是附近的二手“唐楼”(类似内地被称为“老破小”的旧楼),价格均高得惊人,而且非香港永久居民还要交高额的印花税。如此算下来,即使将其内地的房产卖出,也无法支付首付费用。

  他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由于工作原因,我接触了不少内地的港股投资专家。从2020年前10个月的表现看,港股走势弱于A股、美股等市场。于是,很多人说港股可能处于低位,未来潜力比较大,特别是一些内地赴香港上市的新经济、高科技股票。我当时反正也购房无望,索性就关注一下香港股市,没准能够多赚一些首付。”

  如其所言,从去年12月开始,李先生陆续将约一半积蓄投入了港股之中,而且主要集中于几只大型科技股和新经济类股票。在去年12月,整体收益比较平稳。从今年1月到2月中旬,其持有的全部股票均明显上涨,加之来自内地和香港的各路专家当时都看好港股,“资金南下买港股”成为资本市场上的热门话题。李先生一时觉得自己买对了,购房也在望。

  低估值“馅饼”还是“陷阱”

  突如其来的回调,让不少投资者和机构措手不及。

  Wind数据显示,衡量港股市场大型科技股表现的恒生科技指数从去年12月初的8019.36点一路上涨至今年2月18日的11001.78点高位,随后开始持续下跌,3月25日创下年内低位7642.57点,累计跌幅超30%。

  2月以来,与恒生科技指数走势类似,李先生的持仓收益也直线下滑。“与刚入场时相比,大概亏了10%,还好没有在高位追涨。”李先生说。

  事实上,不仅散户投资者在港股震荡中“受伤”,一些买方机构也难独善其身。

  拥有超过16年港股投资经验的榕树投资董事长翟敬勇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坦言,近期香港市场的波动对其管理的基金净值“产生了一定影响”。作为专业投资人,翟敬勇通过仓位控制和适度分散投资来减少波动,所以整体影响较小。

  港股市场的波动对券商的港股通业务也产生了一定冲击。“受震荡行情影响,2月下旬以来公司港股通开户数较前期高峰下降约50%,但仍明显高于去年12月水平,目前公司港股通业务开展平稳。”中信建投证券港股通业务负责人姜宇昊表示。记者在此前采访中了解到,2021年开年至1月18日,中信建投证券港股通业务新增客户数量较2020年同期增长了166.7%。

  在如此大幅度的回调之下,港股的低估值“馅饼”成了“陷阱”?

  “估值高低不能一概而论”,翟敬勇称,“港股市场虽然整体估值相较于全球市场偏低,但仍存在结构性分化。香港的传统产业如银行、地产、公共事业等板块的估值较低,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新兴行业在全球市场中处于估值高位。”

  辨识能力至关重要

  金融市场向来风云变幻,提升辨识能力必不可少。

  对于未来,李先生还是比较乐观和理性的。“不能因为最近亏了,就说港股不好,其中还是有不少优质标的。作为中西方的纽带,内地和欧美的利好因素都将提振港股。但希望靠港股赚首付买房的朋友们谨慎而为,‘首付钱包’也有缩水的可能,港股的优势也是劣势,海内外的风险因素同样都可能影响港股,不仅包括宏观经济和政策方面的,也包括行业方面的。”李先生说。

  翟敬勇直言:“香港市场是一个充分开放的市场,也是一个十分残酷的市场。”他认为,港股上市公司众多、鱼龙混杂,一些基本面有问题的公司出现极为夸张的跌幅并不罕见。同时,一批中概股和新经济公司陆续登陆港股市场,可选择的优质投资标的不断增加,港股未来蕴含着较大的投资机会,这需要投资者有很强的辨识能力。

  据了解,不少券商也在加强投资者教育,助力投资者提升投资能力。姜宇昊说:“在市场情绪高涨时,公司通过不同媒体形式持续进行港股通投资者教育与风险提示。根据客户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专业程度及对港股市场了解程度进行划分,引导客户通过港股通渠道直接参与,或购买港股投向的公募基金、ETF等产品间接参与港股市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