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美欧通胀数据“爆表” 股票市场如临大敌 中国资产“避风港”优势凸显

周璐璐 张枕河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近日,欧美经济体通胀数据相继“爆表”,美联储高层释放加息信号,英国央行已率先加息。全球股市即将迎来加息“大考”。

  机构人士表示,在部分主要经济体央行政策预期趋紧的背景下,海外股市出现短期阵痛在所难免。中国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经济稳中向好叠加A股市场估值相对合理,中国资产有望成为资金“避风港”。

  美欧紧缩预期升温

  市场对美联储在3月份加息的预期正在持续升温。当地时间2月10日,美国劳工部公布数据显示,美国1月CPI同比上涨7.5%,高于预期的7.3%和前值7%,涨幅创1982年2月以来的40年新高;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美国1月核心CPI同比上涨6%,为1982年8月以来最大涨幅,预期值和前值分别为5.90%和5.50%。

  此外,美国劳工部当地时间2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非农就业新增46.7万人,显著高于市场预期的15万人,为去年10月以来的最大增幅。

  欧盟统计局于当地时间2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1月CPI同比上涨5.1%,远高于市场平均预期的上涨4.4%,创下历史最高增幅纪录。

  在通胀高企的压力下,欧美经济体央行相继收紧货币政策几乎已板上钉钉。美联储2022年1月份公布的2021年12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可能提前上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并启动资产负债表缩减进程。包括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内的部分传统“鸽派”高层对外释放了将转“鹰”的信号。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3月开启加息,最极端的情况甚至不排除一次加息50基点。根据最新报告,高盛集团和美国银行均预计美联储今年将加息7次。

  英国央行已在2021年12月将基准利率从0.1%的历史低位上调至0.25%;并在2月3日再度加息25基点至0.5%,为该行自2004年以来首次连续加息。即使是相对政策空间较小的欧洲央行也传递出了强硬的“鹰派”信号。上周,该行行长拉加德称,不排除今年加息的可能性。

  海外股市波动难免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部分主要经济体央行政策预期趋紧,海外股市将难免出现短期阵痛,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可能需要进行大规模调整。

  FXTM首席市场分析师陈忠汉指出,美国通胀已经高企,各大市场和资产类别将受到影响。美元料保持坚挺,只要市场认为美联储将采取更多措施抗击通胀,那么美元就会受益。随着利率上升,企业的借贷成本会变得更高,因此,依靠贷款支撑增长的公司的扩张速度或受限。当投资者对成长型公司的增长能力无法乐观时,通常会引发此类公司股票遭遇抛售。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市场策略师赵耀庭表示,随着美联储政策预期趋紧,以及消费者应对食品价格上涨和房租成本上涨,美国经济增长可能会显著放缓。在政策不确定的背景下,风险资产波动性将持续存在,回报将变得更加温和,股票指数的波动范围将变得更加极端。随着金融环境收紧,具有定价能力和更高收益可见度的优质企业可能会跑赢大市。

  与此同时,专家们更担心部分央行激进加息可能给股市带来风险。陈忠汉强调,市场现在担心,如果美联储为遏制通胀“收水”过快,反而可能损害美国经济。当利率和借贷成本上升时,经济生活中用于支出的资金就会减少,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赵耀庭也表示:“各方已经认识到,出现‘持续通胀’情景的可能性已经上升,即各国央行过于激进地收紧政策并阻碍经济增长。”

  资金青睐中国资产

  2022年开年以来,全球股市波动加剧。Wind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2月11日收盘,VIX指数(恐慌指数)今年以来累计涨近60%。在此背景下,中国资产已成为全球资金青睐的“避风港”。

  首先,A股估值目前处于偏低水平。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指出,沪深300指数估值目前处于过去十年中位数略高的水平,考虑市场对2022年上市公司盈利一致预期后的动态市盈率则处于20%分位的较低水平。

  其次,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为A股打下坚实基础。“中国经济增速或将超乎人们意料,加之互联网行业有触底反弹迹象,眼下正是建仓中国股票的好时机。”贝莱德全球新兴市场股票投资组合经理Lucy Liu直言。

  最后,市场增量资金有保障。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表示,年初基金发行遇冷一度引发市场关注,但近期已回暖,1月累计发行近900亿元,回归正常水平。近期基金自购规模显著增加,2021年12月偏股型基金自购5.23亿元,创2015年7月以来新高;2022年1月基金自购规模超4亿元。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秦培景预计,海外权益基金在A股配置依然偏低,北向资金会持续增配A股,预计2022年全年净流入约4000亿元。

  全球头号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已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中国资产的看好。1月底披露的信息显示,其在海外发行的中国基金资产总值突破340亿元,公司正进一步加码布局中国资产。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