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信银理财副总裁贺晋:科技创新强化协同 银行系资管大有可为

黄一灵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在黄浦江畔,信银理财迎来了批筹一周年。

  公开资料显示,信银理财自2019年12月4日获批筹建,2020年6月,获得银保监会批复同意开业;7月10日,信银理财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这也是在上海落户的第一家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

  信银理财副总裁贺晋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信银理财的产品转型已“胜利在望”,将持续加快创新投入为业务发展赋能,用科技创新强化集团协同。若顺利完成转型,银行系资管未来必将在我国大资管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产品结构明显优化

  中国证券报:信银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进展如何?

  贺晋:信银理财坚定落实监管要求,稳步推进理财产品转型。目前我们理财业务总规模接近1.2万亿元,其中产品结构明显优化。2019年初,新产品与老产品的比例大约为1:9,新产品比例较低;今年年初,这一比例变成3:7;预计到年底会出现“反转”,新、老产品比例会变成7:3,按照这个趋势来看,信银理财的转型可以说“胜利在望”。

  到明年年底过渡期结束,我们会按照要求把老产品关闭,全部转成新产品。对于周期较长、较难处理的资产,政策也有预留空间。结合监管政策和自身发展态势来看,我们资产整改虽有压力,但明年非常有信心能够圆满解决。

  中国证券报:接下来对权益类产品有何规划?

  贺晋:权益类产品需要符合银行客户的心理曲线,匹配客户对应的风险承担能力和意愿。具体来看,银行客户风险偏好不高,允许产品净值曲线的波动幅度较小,所以信银理财主推固收打底、小比例配置权益资产的组合产品,另通过量化策略和管理工具对冲风险,控制回撤,通过定增、打新以及中性策略增加稳定收益来源。

  目前,信银理财权益类投资大约占新产品规模的5%左右。我们已建立专业的权益相关投研队伍,具体有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的团队紧密配合,用量化控制总体风险,坚守正确理念进行基础配置,同时充分发挥投资范围较广等优势紧跟制度红利、套利机会等,力争为投资人带来性价比更高的收益。

  充分保证金融科技投入

  中国证券报:金融科技将成为未来银行理财子公司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能否透露科技相关投入的业务成本比重?

  贺晋:信银理财今年7月正式开业,现在科技投入还无法核算金额,因为以前的系统开发投入都是由中信银行承担。但我们目前正在自建技术团队,规模预计百人,占信银理财整体人员的比例约为三分之一。接下来,我们将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推动各条产品业务线发展,构建投融双生态圈,用科技创新强化集团协同。

  中国证券报:信银理财金融科技平台建设如何?核心技术系统是自研还是外采?

  贺晋:信银理财秉持“科技赋能业务”理念,在自主掌控的前提下与专业厂商合作建设一体化“数智理财平台”。目前已初步搭建了直销、分销、风控、资管、交易、报送、数据等较为全面的业务支撑体系。

  未来,我们将充分保证科技投入,深入挖掘金融科技的应用场景,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推动资金和资产两端业务全面触达客户,推动开放式生态体系构建,“以客户为中心”切实提升投资者服务能力。

  强化协同 走差异化路线

  中国证券报:信银理财如何和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信托之间做好协同效应?

  贺晋:中信集团金融牌照较全,中信证券、中信信托等在各自的领域都是行业标杆。对中信集团来说,信银理财生逢其时,是一个具备协同属性的平台,既可以服务好银行客户,又能同时在资产端借助证券、基金、信托等合作伙伴,提供多样化的资产和投资品。

  中国证券报:资管行业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理财子公司如何做好与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的竞争与合作,走出差异化路线?

  贺晋:首先要加强向先进资管机构学习,加快弥补在投研实力、产品研发、科技系统等方面的短板;其次,需要依托于母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客户群体和销售渠道优势,充分发挥在品牌、客户、渠道、稳健经营文化和产品丰富度等方面优势。最后,利用大数据资源,为理财客户创新研发个性化理财产品,为融资客户提供专业化投融资解决方案,提高产品销售能力、资产获取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另外,由于客群不同,未来理财子公司之间的竞争一定会呈现差异化趋势。

  中国证券报:大资管行业格局未来将如何演化?

  贺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居民财富积累推动理财需求持续增长。长期来看,部分领域有望形成蓝海市场,资管行业有望获得更多期限较长、风格稳健的机构资金。我们判断,银行系资管未来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从国际角度来看,世界前二十大资管公司,有半数属于银行系。银行资管具有客户、渠道、信息、技术等天然优势,若顺利完成转型,必将在未来我国大资管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未来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将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企业并购融资、PE融资也将迎来大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前景广阔,必将为银行提供获取高收益资产、降低资本消耗、提高利润增长的战略机遇。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