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北汽蓝谷55亿元定增获批 高端化转型战略持续推进

证券日报

  北汽蓝谷高端化转型战略又迈进一步。1月20日,北汽蓝谷公告称,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获证监会审核通过。

  根据公告,公司拟向包括北汽集团及其控制的关联方北汽广州、渤海汽车在内的不超过35名(含35名) 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55亿元人民币,发行数量不超过本次非公开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即不超过10.48亿股(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投向ARCFOX品牌高端车型开发及网络建设项目、5G智能网联系统提升项目、换电业务系统开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ARCFOX品牌
  预计2021年新开店60家
  北汽蓝谷是我国首家独立运营、首个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成为国内少数掌握纯电动汽车三电核心技术、集成匹配控制技术,同时兼具资产规模大、产业链完整、产品线丰富、产品市场应用广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2020年8月份,北汽蓝谷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北汽蓝谷表示,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拥有整车、核心零部件研发、产品验证、中高端制造、市场销售,产业链协同完整的运营体系。同时公司高度重视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不断加大,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持续增长,资金需求显著增加,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将增强公司资本实力,巩固行业优势地位、提升综合竞争力。
  北汽蓝谷方面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在此次募投项目中,ARCFOX品牌是北汽蓝谷推动公司整体实现高端化转型的项目之一,今年,公司将加大渠道推广力度。1月16日,北京国贸CBD、中关村燕莎、酷车小镇三个ARCFOX极狐中心同时落成;按北汽蓝谷规划,2021年ARCFOX极狐将在全国开60家店,次年再开150家店。
  电动汽车相关技术
  受国际认可
  1月13日,北汽蓝谷还公告了一则重磅消息,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北汽新能源拟就其基于BE21纯电动汽车产品平台所开发的ARCFOX(极狐)αT车型的电子电气E/E架构相关知识产权,与斯太尔美国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技术许可协议》,许可斯太尔美国使用E/E架构知识产权。据悉,斯太尔美国是麦格纳国际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本次技术许可费的固定价款为1.92亿元人民币。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知识产权技术许可,标志着北汽新能源电动汽车相关技术得到了国际先进制造企业的认可。另一方面,这也有助于北汽蓝谷在技术研发领域的国际化进程推进,利于企业在国际范围内的知识产权共享及深化发展。“国内车企向国外巨头输出技术,北汽蓝谷属头一家,从侧面也说明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日渐成熟”。一位长期跟踪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说。
  据北汽蓝谷方面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整车电子电气E/E架构是整车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旨在为实现车辆功能提供系统级解决方案,北汽新能源依托11年电动汽车发展经验及技术积累,打造出以高安全、强智联、高效能为技术特点具备行业领先水平的整车电子电气E/E架构,构建了三横两纵六层的开发系统和模块化设计平台,并已在北汽蓝谷高端车型ARCFOXαT上得到了充分验证。
  按照北汽新能源公司对电子电气EE架构的技术路线规划,研发团队对整车电子电气EE架构进行持续迭代开发,以“软硬件解耦、功能软件集中、功能扩展到服务、端管云打通支撑服务”为核心在智能车控、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及智能互联形成面向服务的“软件+服务”的产品。
  “对北汽蓝谷来说,此次E/E架构技术输出海外有利于提高知识产权使用效率,实现技术创新的收益转化,改善公司经营效益;有利于拓展公司技术的国际间交流,提升公司产品技术的市场竞争力,并且不会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北汽蓝谷方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新能源产业链
  利好频出
  近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频频传出利好消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要求,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需达到25%。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汽车市场累计销量达到2531.1万辆,同比下降1.9%。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创历史新高。
  “根据规划,对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率的要求是很高的,目前国家和各地方对新能源汽车大力扶持,包括部分地方取消限购政策,免购置税等,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无疑是极大利好,所以也会利好相关板块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从销量上来看,2021年新能源汽车显然仍会上涨。”工信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专家智库成员张翔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作为长期增长趋势明确的产业赛道,在A股投资者眼中一直是名副其实的香饽饽。自去年三季度开始,新能源汽车相关个股股价屡创新高。一位资本市场投资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核心三要素为“智能”、“电”以及“车”,其中价值大、竞争优势明显的细分行业和公司,将在2021年全球电动化同频共振的背景下,跟随产业链进入新一轮成长。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