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多国发布“禁售燃油车”时间表 长城汽车为何专情内燃机研发?

赵学毅证券日报

   近年来,“禁售燃油车”已成为汽车行业的老话题,部分国家和地区甚至相继通过相关提议。其中,挪威四大主要政党在2016年曾联合宣布,最快将在2025年禁止销售新燃油车。荷兰、法国、英国、瑞士、比利时、瑞典等欧洲国家也纷纷提出禁售燃油车计划,计划在2025年到2040年间实现禁售燃油车。日本更是明确了禁售燃油车的具体时间,计划到2035年实现“销售的新车100%为电动化车辆。”

   随着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先后为“禁售燃油车”制定时间表,国内车企纷纷重金押码新能源技术发展路线,甚至宣布停止传统汽车发动机研发。

   然而,在大多数传统车企目标转向新能源车的趋势下,长城汽车仍在大力研发内燃机。这背后到底有何深意?

   内燃机仍有较长生命周期

   2000年5月份,蜂巢动力的前身保定长城内燃机制造有限公司成立。2018年,长城汽车旗下零部件蜂巢易创业务实现独立运营,业务涵盖动力系统、传统系统、电驱动系统和智能转向系统。

   蜂巢动力作为蜂巢易创旗下子公司,经过21年的发展,已实现发动机累计产销量1000万台,成为国内首个发动机销量达千万台量级的自主品牌。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传统汽车行业向新能源转型开始提速。在这样的背景下,长城汽车为何依旧在大力发展内燃机?

   长城汽车蜂巢动力研究院院长李健回复记者称,“我们现在确实面临行业转型的挑战,汽车动力系统正在进行深刻变革。但我们认为,内燃机依然有较长的生命周期,能够满足客户各种各样的使用场景。”

   全联并购工会信用管理专委会专家安光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内燃机产业的寿命,并不会因目前炒得火热的新能源汽车而迅速缩短。新能源汽车要想颠覆一个发展了一个多世纪、现已极其成熟的传统汽车行业并非易事。新能源汽车企业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还要面对安全性、稳定性、综合环保效果以及汽车文化的挑战。”

   “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短期内,不可能把所有传统汽车都替换成新能源汽车。”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表示。

   长城汽车蜂巢易创科技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陈晓亮表示:“未来车用动力将是多种形式。传统动力可能会越来越少,但发动机加电机的不同组合模式必将存在很长时间,发动机燃烧做功的方式并不会被替代,因此我们对动力的研究也不会中断。”

   研发重点聚焦混合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汽车及所在交通行业(航空业除外)尚未被纳入碳市场当中。公开数据显示,交通领域占我国总碳排放量的16%,虽然较国际能源署发布的交通部门占全球总体碳排放贡献率四分之一(2018年的数据)的数据更低,但自2012年以来,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年均增速一直保持在5%以上,已成为温室气体排放增速最快的领域之一。

   在经济低碳化的发展趋势下,作为汽车核心零部件的传统内燃机产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据2020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规划,到2035年,汽车产业要实现电动化转型,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全部转为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各占50%。

   张翔表示,“在此背景下,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必须要积极推动内燃机与电驱动技术的融合发展,推动内燃机产业转型升级,未来双动力的内燃机和混合动力的电机将成为主流。”

   李健指出,“面对汽车动力领域的转型升级压力,我们未来的研究将更多专注于混合动力,并深化替代能源的技术研发,推动替代能源的规模化应用,更好地满足客户的期望和要求。目前我们正在针对市场契合度做进一步的开发。

   实施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秘书长邢敏指出,内燃机作为热效率最高的动力机械,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动力装置,未来几十年仍将在移动式动力装置中占有支配地位。近年来,中国内燃机工业得到快速发展。未来,降低碳排放成为整个内燃机行业的首要课题与重要任务,高效、低碳、清洁和燃料多元化将成为内燃机行业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李健介绍称:“长城汽车蜂巢动力将持续聚焦低碳、性能、智能等三大核心,从常规、混动、碳中性燃料三个维度进行重点攻关,进行相应的产品升级迭代,囊括1.5L到3.0L的全部主流排量,实现从自吸到增压、从常规到混动、高低功率的全面覆盖。”

   陈晓亮透露,未来3年,长城汽车蜂巢动力将基于汽油、柴油、合成燃料、氢气等四种燃料形式,以及EG、EB、EC、EN、EZ、ED等六大产品平台,推出23款发动机产品,适用于N种使用场景,其中包括一款热效率达45%+的混动专用发动机。

   长城汽车方面表示,除了在发动机使用端上努力“减碳”外,公司还将实施涵盖原材料、零部件,从生产、运输、使用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重点协同推进绿电能源、生产能耗降低、固废削减、再生材料开发等,助推企业低碳化工作的落地,打造内燃机市场绿色生态。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