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利剑高悬,产业创新考验互联网平台的智慧

温婷 上海证券报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昨起施行,安全合规成“滴滴们”的经营底线

  从傲慢上市到黯然裁员,滴滴市值蒸发七成的同时,业务已迎来全面调整。

  橙心优选闭店,网约车整改下架,司机转投别家,全线业务裁员——曾经备受追捧的资本宠儿,也因资本的裹挟终受反噬,不禁令人深思。

  然而,互联网平台规范整治之下,滴滴之困并非孤案。

  2月15日,由国家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正式施行。同时,交通运输部等8部门针对网约车的整顿和监管仍在持续。

  随着反垄断以及数据安全等系列法规的出台,昔日资本无序扩张的野蛮生长之路在诸多互联网平台已行不通。未来“滴滴们”能否真正闯出一条自己的路,仍有待观察。

  在经历了种种变革之后,平台企业亟须回归到专注主业、投资硬科技的良性发展轨道;在告别996、取消大小周之后,如何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创新力,成为平台企业未来生存的核心要义。

  资本裹挟终受反噬

  网约车难再一家独大

  成也资本,败也资本。资本裹挟之下仓促上市的滴滴,迎来了业务、业绩的全面下滑。

  据《财经》旗下的自媒体晚点LatePost 报道,滴滴全线业务正面临裁员,已从创新事业部R-Lab开始。近日,滴滴网约车、货运等出行业务都收到了裁员通知。但国际化部门、自动驾驶业务尚未受到影响。涉及部门的裁员比例约为20%。截至上海证券报记者发稿前,滴滴对裁员消息没有进行官方回应。记者采访多位滴滴公司内部人士均表示,对此尚不知情。

  有熟悉滴滴的互联网业内人士表示,此前已听说滴滴裁员情况,但20%的比例并未超预期。互联网公司的正常人员流动一般都不止10%,末尾淘汰比例通常在10%至20%区间。

  但滴滴的情况又有所不同。

  据业内人士表示,自去年以来,滴滴每天DAU(日活跃用户数)都在衰减,这对于平台类互联网公司是致命的。在此期间,高德、曹操等其他打车平台趁机扩大市场占有率,对滴滴形成了不小的分流和威胁。

  2月15日,记者暗访了解到,在滴滴下架整顿期间,已有不少快车司机转投美团等其他平台。就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美团打车为了“争抢司机资源”也给予了相应的补贴。受到疫情和平台整顿的双重影响,已经有不少快车司机选择退出网约车经营。在上海,部分专车司机的收入减少了四至五成。

  上述人士表示,滴滴的扩张过程体现了资本逐利的弊端,所以国家有关部门适时在网约车领域加大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监管及执法力度,防范资本在交通运输新业态领域无序扩张,依法严厉查处低价倾销、“大数据杀熟”、诱导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

  反观滴滴自身,从闪电上市到被责令下架,再到如今传出裁员消息,已面临数轮调整。

  目前,滴滴的网约车业务已明显转攻为守。

  数据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滴滴国内出行的总单量规模为23.56亿单,订单量环比下跌8.32%;总收入为427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11.48%,其中滴滴出行的中国业务收入为390亿元,环比下降12.94%。

  记者近日体验滴滴快车发现,不少司机重新装上了多台手机,同时在几个平台之间变换接单。而这一情形在网约车发展的前中期较为常见,当时多家平台为了争夺网约车资源而竞相补贴。

  而在网约车市场监管的持续影响下,滴滴此前多元发展的国际业务(国际出行和外卖等业务)和货运、自动驾驶业务也起色不大;与此同时,滴滴在社区团购“橙心优选”上加速“撤退”。

  从2021年第三季度开始,橙心优选已关闭了20多个省份的仓库,并结束了相关运营。财报显示,主要受对橙心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影响,滴滴在2021年第三季度确认了208亿元净投资亏损。受此影响,滴滴2021年第三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306亿元。

  资本无序扩张的病

  不能仅靠裁员来医

  值得一提的是,滴滴裁撤中的橙心优选曾经也是被资本簇拥前行的代表,成为拼多多、阿里、美团大力布局的板块。

  如今,各大平台对于社区团购业务的布局更显谨慎。“转攻为守不只是在网约车领域,对于滴滴来说,此前缺课的合规、社会责任等板块必须要补齐。”有不愿具名的市场人士坦言。

  面对多重监管,滴滴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互联网平台企业利用资本无序扩张的时代已经结束。

  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2月15日施行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明确将证监会纳入网络安全审查工作机制成员单位,将数据安全风险增加为国家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因素,将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网络平台运营者国外上市列为网络安全审查的重要场景。

  2021年12月,滴滴宣布董事会支持公司从纽交所退市,已批准公司进行相关工作,董事会也授权公司启动在港股主板上市的准备工作。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以及掌握巨量数据的网络平台运营者而言,安全合规已成为“利剑高悬”的底线。

  然而,对于滴滴等互联网平台企业来说,前期资本无序扩张引发的病,不能仅靠“裁员”来医治。

  自去年底以来,多家科技互联网企业被传出裁员计划。其中,电商平台蘑菇街被曝出计划裁员30%;快手裁员覆盖电商、算法、国际化、商业化、游戏等多个业务部门,个别团队裁员比例达到30%。此外,字节跳动、爱奇艺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业务裁员。

  在经历了种种变革之后,平台急须回归到专注主业、投资硬科技的良性发展轨道上来。

  有从业近20年的互联网平台高管向记者坦言,已明显感觉到互联网模式创新的降温。在他的“朋友圈”,消费互联网的红利已经被产业互联网的春天取代,互联网平台大厂的骨干力量们,要么开始回归汽车、制造等传统行业,主要负责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工作;另一部分开始投身于硬科技的创新,而他本人也正谋划着面向2B(企业端)互联网服务的第三次创业。

  来自脉脉人才智库的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新经济的不少领域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变化:上半年,字节跳动还是引才王者;下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强势崛起。纯互联网行业(在线信息、服务与娱乐)正在为新能源和新零售等行业持续输送人才。而对于互联网平台来说,如何激发核心员工的归属感、创新力成为未来生存的核心要义。

  截至记者发稿前,滴滴美股最近一个交易日(2月14日)的收盘价为4.28美元,总市值约为202亿美元。按14美元/股的发行价计算,市值缩水了近七成。以市值为学费,换一条合规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对于即将满10岁的滴滴来说,也不失为一条正路。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